十一年前的今天,我国的光学之父在北京病逝,谨以此文致敬这位科学家!
近期就业形势严峻,很多应届毕业生都纷纷选择继续深造,可是却有这样一个人,放弃即将到手的博士学位到工厂当工人,他就是我国的光学泰斗——王大珩。
王大珩,光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我国近代光学工程的主要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
王大珩1915年2月26日生于江苏吴县, 他自幼聪明,成绩优异,17岁就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后来出国留学,进入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物理系应用光学专业深造。
应用光学听起来很深奥,现在常见的单反相机、微单,甚至几乎人手一部的手机,拍摄影像使用的就是光学玻璃。
但曾经我们国家在这方面是空白,如果没有他,中国可能连一块光学玻璃都造不出来,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影像采集就无从谈起。
二战期间的欧洲因为战争而动荡,军工产品需求量很大,光学玻璃工厂也是求贤若渴。
1941年的伦敦隔三差五遭到德国的轰炸,正在求学的王大珩觉得只有实验室理论知识不够,还缺乏实际的工作能力, 为了学到真本领,王大珩自愿放弃了即将拿到的博士学位,进入了蔡司玻璃制造公司(摄影爱好者对“蔡司”镜头的玻璃镜片就相当熟悉和喜爱)做一个普通的试验员。
由于他不是英国人,为了保密英国工厂不让他进入核心区域,只允许他做最基层的工作。
王大珩虚心好学,又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做基础,凭借中国人勤劳刻苦、任劳任怨的特质,不断地进行技术改造和发明,很快获得了厂方的信任和重用。
在这里,他不但学到了很多保密性很强的光学玻璃研制技术,而且还发明了一种精密折射仪, 他也当之无愧地获得了英国科学仪器协会"第一届青年仪器发展奖" ,这个仪器后来被广泛应用到光学玻璃制造行业。
此时的祖国也是战火纷飞,为了实现科技救国的梦想,王大珩回国了。
回到中国后,王大珩来到了东北长春,筹建中国科学院仪器馆,在他的带领下研制的光学玻璃成为了仪器馆成立初期的重要科研成果。
建国之初,国家还一穷二白,他们研究经费很紧张。
当时无论是仪器、材料还是经费都比较匮乏,他丝毫没有抱怨,精神饱满地带领大家从零做起,全身心投入到光学玻璃的研制工作中。
1953年底, 中国第一炉光学玻璃成功诞生,结束了中国没有光学玻璃制造能力的历史,新中国的光学事业就此翻开崭新的一页。
1959年,苏联撤回所有援助专家,撕毁了合同,并带走了全部机要图纸,造成许多援建项目下马和许多半截子工程。国家提出号召:我们不但要接着建设,而且还要做得更好。
王大珩被赋予了修复的使命,被秘密送到了导弹实验基地。
茫茫戈壁滩上,王大珩带领其他工作人员一起,克服艰苦的工作条件,沉得下心,耐得住寂寞,一点点地摸索和研究,不厌其烦地把机器设备拆了装,装了拆,不断地进行调试,历时近半年终于收拾好烂摊子,设备又能重新投入使用了。
在随后近六年的时间里,王大珩团队为“两弹一星”提供了好几百个关联产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们研制的用来测量导弹轨道参数的我国第一台大型靶场观测设备,用来记录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火球威力的高速摄影仪,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在国家十分需要大型精密光学仪器时,即便当时的技术条件水平比较落后,王大珩还是亲自指导,参与研究,超指标地研制成功。
1980年王大珩团队研制的光学设备在中国发射远程运载火箭中得到运用,这也让他的研究在国防光学工程方面更加深入。
2011年7月21日,王大珩在北京病逝,享年96岁。
正如王大珩所说:"光阴流逝,岁月峥嵘七十。多少事,有志愿参驰,为祖国振兴。"在他生命的几十年里,他全身心投入到祖国的光学科研中, 贡献出了毕生的时间与精力,但是他从来没有退缩与抱怨,反而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不断钻研和实践,不断取得进步,只有像王大珩这样专注的科学家,才会使专业的发展前程似锦。
参考资料:
网易:光学泰斗王大珩:从不迷信“造不如买”,坚持仪器中国自己造
中国科学院:科学家的故事——王大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