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暴只有第一次和无数次,这句话初听时让人感觉过于绝对,让人感觉这个观点偏激了;有不少人其实是会改正的,这话也否定了一个人做出改变。
但其实这句话中,表达的意思更多的是一种惯性,行为逻辑上重复性。其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家暴并不是孤立性的事件,经研究发现:家庭暴力存在明显的循环体系。家暴往往是具有周期性的,我们将其分为四个阶段:
1、不安累积:两人一开始可能有细小的冲突,受害者开始感到不安、焦虑和害怕,觉得自己需要讨好施暴者。
2、暴力事件:后来暴力发生,包括情绪或者身体上的虐待,发怒、指责、恐吓等等。
3、后悔道歉:暴力发生之后施暴者往往会进行道歉,找借口,例如:“我都是因为太在乎你了,太害怕你离开了,才忍不住打了你”,甚至是责怪受害者,“如果不是你打烂了那个碗,我也不会一下子控制不住”,然后为自己辩解,说自己其实并没有那么坏,动手只是个意外。
4、 “蜜月期”:再之后,施暴者会表现得特别温柔,制造很多浪漫的假象,讨好受害者,“原谅我好不好?我保证不会再打你了”,两人的关系好像又回到了热恋的时候。在这个时候受害者往往又会心软,帮对方找借口,觉得“这个男/女人还是爱我的,是因为太爱我了才一下子没控制住,以后不会再发生类似的事情了”。
这四个阶段会循环往复,我们都知道家暴并不是简单地动手动脚,更多的代表的是夫妻间处理矛盾的一种行为模式。
往往当矛盾爆发时,施暴者更易采用武力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正确性。这种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是完全失去理智的,当事后他自己回想起来,也知道自己该这么做,这么做事不对、不理智。但当他面对事件的时候,情绪就会上头,导致行为失控,发生家暴行为。
当然还有一种更可恶的人,在他实施家暴行为时,其是完全清醒的。他知道这么做事不好的、不对的,但他还是想继续这么做,因为在实施暴力的过程中其会体会到极大地愉悦。
一次还是一百次?
但那个亲爱的人,做出这么过分的举动的时候,我们还能相信他是爱我们的吗?
对爱的怀疑,婚姻关系的重新考虑;会让我们做出改变,重新去定义夫妻关系。但我们这样的举动,其实会更近一步的激发他性格中暴力因素。一旦吵架情绪有所失控,他就会继续采取暴力的措施来解决问题;之后又是一副懊悔的样子,来恳请我们的原谅。
说了这么多,不是在鼓励大家面对第一次家暴时,就果断的选择离婚。而是提醒大家,如果其对你实施了家暴,那么他在处理夫妻矛盾时,更易采取暴力的方式。
根据你们夫妻间实际的情况,再决定是否要给他改变的机会。但一定要牢记,改变的机会可以给,但不能一次又一次的给。给一两次机会他还是不改变,说明他改变的可能性就已经很低了。不要傻兮兮的,想着他突然就会变回来,还一次次的给他机会伤害你。
保护好我们自己,面对家暴的行为,一定要提出抗议。现在社会治安发达,面对他家暴的举动,我们可以采取报警的方式处理,避免他继续伤害我们。
如果他死不悔改,离开是我们最好的选择,这不仅仅是保护了我们自己,也保护了我们的孩子。
希望我们国家关于家暴的法律制度能更加的完善,也希望大家一起共同抵制家暴行为,加强家暴行为的思想教育;最大程度上的遏制家暴的发生。
不要让家暴只有一次和无数次,变成一句真实社会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