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物竞天择》的实验

          湘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物竞天择》

        可能是很久没有做过实验,也可能这一次我没有做下水实验,就在刚刚我带学生做的一个实验效果并不是很好,因为它无法验证身体颜色与环境相似是动物适应环境的一种方式。

        实验是这样的

图片发自App

      因为我们这里没有书上的这些实验器材,而且细线到底需要多少根也没有说明。 所以我将它改进了一下

材料改进:所需的细线用毛线代替,毛线有土黄、橙色、绿色、红色四色,每色共十根。  所需桌布用桌面代替。

图片发自App


实验操作改进:

1.将所有毛线平均放于桌上。

2.每组四人,每人吃一次,一次任选一只吃。

3.从第一个人到第四个人依次排队吃。

注意:每位学生需要据节奏“吃”昆虫(毛线模拟)

    拍:学生拍手

    拿:学生吃虫

    放:把虫放到角落里去。

4.每个人可以吃五次。

      做这样的改进,我考虑到了很多因素,因为我觉得这个实验人的主观因素占的比重很大,就是说有的学生他可能会反套路,专门拿那种颜色与桌面相近的毛线,所以我让他们据节奏吃昆虫,这样就没有多余的时间思考。即使我这样设计,最后出来的实验记录,土黄色(与桌面颜色相近)毛线的数量还是比其他颜色的多,这意味着这个实验无法证明有的动物会通过身体颜色与环境相似的方式来躲避天敌这一结论。

        我对于这个实验还有很多疑问,比如到底需要多少根毛线来做实验?如果毛线少了,学生一分钟内全部拿完就得不出实验结论。学生拿毛线的规则到底是什么?一次拿几根?或是如何操作的?如没有规则,实验可能不会像书上说的那样。可是我制定了规则,这个实验还是没有像书上说的那样。

图片发自App

        思来想去,我觉得造成这次实验与书上不符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方面:

      1.材料不规范

        桌子比较光滑,导致毛线放在桌上有影子,学生一下就能看见,用桌布的话影子范围就会比较小, 因为我是叫学生自己带毛线过来,所以桌子和毛线始终是有色差的,没有像大自然中的动物一样隐身于环境中的效果。毛线准备太少,但我又不知道应该要准备多少根?

        2.实验设计太死板,太幼稚。

        整个课堂虽然学生玩得挺开心,但实验操作还是太程式化了,没有自由。 尤其是按节奏吃虫太耗时间,后来我发现根本不需要让他们拍手,只要一个接一个快速拿毛线就可以了。另外我设计的按节奏吃虫对于六年级的某些学生来说太过幼稚,课后听其他学生反应个别学生不愿意参加。在我做这个实验前学生已经知道身体颜色与环境相似是动物适应环境的一种方式,这样反而增加了反套路发生的机率。书上的设计是先做实验再得出结论,我的顺序是先得出结论再实验验证结论,会不会是这里出了问题呢?

        3.我怀疑教科书上实验的合理性

        因为我觉得不管怎么样会有一些学生反套路的,这里面人的思想意识决定实验结果的比重很大,但我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实验器材严格的按照书上的要求再叫学生做一次,所以我还不能确定教科书上的实验是否是合理的?我后续找个机会在做一做这个实验吧!

        这节课结束了之后,在以后在改进实验或挑选实验时,要多考虑学生的年龄层,不要设计一些幼稚难度低的实验。有句话说“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我要根据学生的情况来选择适合的教学资源,教科书也是一种教学资源,当它的某一部分不适合时我应该要及时舍去,而不是觉得这个实验与教材相关或是容易做就盲目的带进课堂。

      如果再给我一个机会上这一课的话,我会先严格准备好实验器材每组绿色桌布1张  红绿白黑四色缝衣服的细线,每色50根共两百根,其次在课程设置上先做实验再得出结论,实验时组内四人抓虫,顺序不分先后,一次只能抓一只,谁一分钟内吃得最多。看我下次的实验结果吧!试一试总没错。

        写到这里我还是很渴望有某个人来给我解答一下书上的实验到底要怎么操作才是对的。在课堂上这个实验验证不了结论时我很崩溃,感觉实验垮掉了,我失手了。不过现在想来这节课还是很有意义的,至少让我想明白了许多。

        我现在又有点怀疑自己是不是想太多了?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记《物竞天择》的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