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04【周易的预断原理】59-70

【周易的预断原理】(59) 豐卦为什么“勿憂,宜日中”?

  ——周易预断事例之五十五

豐卦辞讲“王假之,勿憂,宜日中。”这个“王”是谁?他“憂”在何处?为什么“宜日中”?这是本文要探讨的一些问题。

我们先看看豐卦中的“王”是谁。“王”字的初筮告是坤卦三爻的“或从王事”,它表明坤三不是“王”,但有可能担当起“王”赋予的任务,这个任务就是支撑卦体。从师卦的“王三锡命”和比卦的“王用三驱”我们知道了周易中的“王”有两个,一个是天元甲,他的权威主要表现在原筮卦;另一个是地元己,他的权威主要表现在复筮卦。“王”没有固定的爻位,他可能在初位,也可能在二、三、四、五、上位,但两个“王”一定处在对立的位置。再从家人卦的“王假有家”和萃卦、涣卦的“王假有庙”我们知道了甲在二、四并且为阳的时候叫“王假有庙”,在五爻的时候为“王假有家”。豐卦是个原筮卦,豐卦中的“王”就是天元甲,甲在二位,不说“王假有庙”,只说“王假之”,这没有别的原因,就因为这个爻是个阴爻。

我们再看看什么是“日中”,“日”字的初筮告是乾三,乾三讲“君子终日乾乾”,这表明三为“终日”,也就是“日”接近终结,是“夕”,而二爻则是“日中”,即“日”在当中。在卦体上,居于中心的爻有两个,一个是二,另一个是四,它们的区别是一个为可见,一个不可见,因为这个不可见的爻在卦体的背面,现在我们也就不难明白为什么豐卦的二与四都讲“日中見斗”,豐二虽处在可见的位置,但却是个阴爻,豐四虽然是个阳爻,但却处在不可见的位置,这就好比“日食”,大白天看见了星斗。

豐二为“王”为“日中”,爻辞说它是“往得疑疾”,“疑”为疑虑,“疾”为疾患,这是为什么呢?这只有结合卦体与易道才能搞清楚。豐卦是个整体失衡卦,豐卦的天道是丁甲丙己戊乙,由于初爻至五是个“天地皆合”,所以豐卦还是一个动态失衡卦。初爻一方面受到三爻的压迫,另一方面又受到四爻的压迫,我们先看看初爻与三爻的关系。

初爻与三爻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一是豐三为丙,初为丁,三爻至初是个“天地皆合”,三爻至初的趋势,爻辞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就是“折其右肱”,它就象是折断的胳臂一样会垂落下来,经文上把这种“天地皆合”的情况就叫做“律”,这是一个客观的规律。二是对丁而言,丙是自己的供养者、接济者,从这个意义上说三爻丙是初爻丁的“配主”,而靠初爻丁接济的五爻戊则是初爻丁的“夷主”。三是三爻至初或初爻至五,包括这样两种情形,一是爻做整体运动,二是爻位不动,只是数在运动。现在我们看到,豐三至初虽有非常好的形势,但站在初爻丁的立场上,丙却是个其时已过,初爻的“遇其配主,雖旬無咎”,就是因为三爻错过了时机。至于三爻为什么不把握时机,我们可以从谦卦得到启示,谦卦的天道与豐卦是一样的,谦三更容易取代初爻,但后果将是变成篡位的“小人”,只有坚持至四,才是“君子有终”,显然这里是人道在起作用。豐初如果连同爻位一起至五,那么这也是一个“用涉大川”,但从五爻的“來章,有慶譽”可知,豐初的爻位并没有动,只是给五爻送去了天数,五爻一旦变阳,三与五就处于平衡状态,三对初的威胁就会解除,这就是五爻“有慶譽”的原因。

初爻与四爻的关系,也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是四爻有压迫初爻之势,但由四己至初丁其间隔着八个时间单位,因此四对初的威胁并没有现实性,这种情况与震卦是一样的,震卦的天道也是丁甲丙己戊乙,所以震初讲“震來虩虩,後笑言啞啞,吉。”二是也不排除这样一种情况,那就是二爻甲发动至上,这样一来,就等于拉动初爻至二,推动四爻至初,这是一种爻位的变换,在这种情况下,四爻对初的威胁就成了现实的威胁。不是没有这种可能,所以震二才讲“勿逐”。当然也不排除这样一种情况,那就是在初爻非常稳固的情况下,二爻也可以发动,比如说革卦,革卦的天道与豐卦也相同,唯一不同的就是革五为阳,豐五为阴,革卦三五互衡,拱卫着初爻,所以革初是“鞏用黃牛之革。”革二则是“征吉,無咎。” 豐初没有“鞏用黃牛之革。”所以二爻也就不宜发动。

现在我们也就可以明白豐卦为什么要讲“勿憂,宜日中”了。豐卦的忧虑就是担心四爻取代初爻的趋势变成现实,“宜日中”就是二爻保持不动,二爻的“往得疑疾”不是没有道理。

豐卦的未来寄希望于四爻的变化,豐二的“有孚發若,吉”就是指的四爻的发动与变化,豐二的“有孚”是四爻,这一点同革卦的“己日乃孚”是一样的,四爻己本来是终结阶段,但它可以“改命”,一旦由“只入不出”变成“只出不入”,那么由四至五就成了“天人合一”,在豐卦还是一个“阴阳和合”,这是四爻说“吉”的原因。对豐二来说,这预示着将有一个光明的未来,所以爻辞也判断为“吉”。

【周易的预断原理】(60)  旅卦上爻的“喪牛于易,兇”是怎么回事?

  ——周易预断事例之五十六

旅卦上爻辞讲“鳥焚其巢,旅人先笑後號咷;喪牛于易,兇。”“喪牛于易”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旅上要讲“喪牛于易,兇”?这是本文要探讨的一些问题。

旅卦是个整体失衡卦,旅卦的天道是癸庚己壬甲辛。旅卦的一个特点就是用场所的变更来展现诸爻的关系,即随着场所的变化,视角也在不断变化。从卦体的态势上看,是初爻与四爻构成了旅卦的主要矛盾,而四爻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四爻的行止,决定着旅卦的命运。

单就字面来看,“喪牛于易”就是牛丢失于草场,“易”就是“场”,那么“牛”这个象具体是指的是哪个爻呢?“牛”的初筮告是無妄卦。無妄三讲“無妄之災,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災。”我们说無妄卦中的“牛”指的是四爻丙,丙的行止会对三爻产生影响。“牛”的再次告是大畜卦,大畜四讲“童牛之牿”,这个“牛”指的是三爻壬,由此我们得到的启示是,“牛”这个象的依据就是丙或壬,丙壬是同一个爻位,但代表着不同的时间段,运行的方向则相反。旅卦中四爻为壬,因此所谓的“牛”也就是说的四爻。

在经文中,与“喪牛于易”句式相似的还有一句话叫“喪羊于易”,“喪羊于易”一辞出自大壮卦,大壮五讲“喪羊于易,無悔。”大壮卦是个局部失衡卦,大壮的天道是辛甲壬己庚癸,五爻为庚,“羊”这个象的依据就是戊和庚。为什么大壮五“喪羊于易”是“無悔”,而旅卦“喪牛于易”就是“兇”呢?难道说是“牛”的价值比“羊”大?丢失了以后损失也大?不是的,这里实际上说的是对卦体的影响。在大壮卦中,主要矛盾是初与三,三爻的行止决定着大壮卦的命运,但是五爻行止对卦体的稳定也有一定的影响,一是大壮卦四爻至五是个“天人合一”,也是一个“阴阳和合”,这可以理解为五爻有着强大的后盾;二是五爻如果坚持按照天道运行,虽然这是个阴爻,但也能平衡三爻的力量,因此爻辞断为“無悔”,表明它还能发挥作用。旅四至初是个“天地皆合”,因此既有接济初爻的一面,也有侵占初位的可能。假定是四爻侵占初位,那么势必造成特殊卦变,这种变化对四爻来说形同豫卦四爻的“大有得”,但对上爻来说,非但不能阻止,还有协助之嫌,结局是失去君位,所以爻辞断为“兇”。旅卦的天道与豫卦是一样的,不同的是豫四是豫卦中唯一的一个阳爻,它能做到“朋盍簪”,结局是豫四变随初,也就是“官有渝”;旅卦除了四爻以外,还有两个阳爻,很难做到“朋盍簪”,因此也就没有引起特殊卦变,但不能说没有这种危险。

为了进一步说明是四爻的行止,决定着旅卦的命运,这里我们不妨把旅卦与艮卦再做个比较,旅卦与艮卦的天道是一样的,唯一不同的就是艮四为阴,旅四为阳。在艮卦中,由于二四互衡,初爻感受不到四爻的压力,因此也就没有“旅瑣瑣,斯其所取災”的问题,而是“利永貞”。艮初保持稳定,其它爻也很难运动,所以艮卦描述的基本上是一种静态,传统上说“艮,止也”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旅卦明显地是说运动,这个动因就是四爻,其运动方向则是初爻。

以上我们说了四爻有侵占初位的危险,但四爻也还有不占初位,而是接济初爻的一面,具体说就是通过数的流动,使得初爻变强。从旅卦变巽卦来看,正是旅三“旅焚其次,喪其童仆”,由阳变阴,成了巽四;旅二则“懷其資,得童仆”由阴变阳,成了巽五;旅四未变,只是成了巽三;旅初、五由阴变阳,分别成了巽上和巽二;旅上则“鳥焚其巢”,由阳变阴,变成了巽初,虽然没有失去君位,但实力却大大减损。

旅卦的“喪牛于易”给我们的启示是,一是要确定取象的依据,“牛”这个象的依据是丙或壬,不是《说卦传》讲的什么“乾為馬,坤為牛”,旅卦按照八卦的说法是内卦为艮,外卦为离,怎么也跟坤卦扯不上边,如果不知道“牛”这个象的具体所指,那就只能是胡编乱造。二是一个爻的取象可以有多种,比如丙壬这个爻位,也就不限于是“牛”,例如在艮卦中,四爻壬的象就是“身”、“人”,在旅卦中壬位的象还可以叫“處”,如此等等,说明周易的取象也不是绝对固定的。周易的取象尽管纷纷复杂,但也不是没有规则,这个规则就是不离卦体与易道,象可以万变,但“宗”是卦体与易道,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就是任何象都不离卦体与易道,卦体与易道是通过象来表现、来反映的,只有透过象才能认识和理解卦体与易道,如果只是停留在象上,认识与理解不了卦体与易道,那就是舍本求末了。

【周易的预断原理】(61)  巽五为什么“先庚三日,後庚三日,吉”?

  ——周易预断事例之五十七

巽卦五爻讲“貞吉,悔亡,無不利,無初有終;先庚三日,後庚三日,吉。”为什么巽五要讲“先庚三日,後庚三日,吉”?这是本文要探讨的一个问题。

前面在《蛊卦的“先甲三日,後甲三日”是怎么回事?》一文中,我们曾经谈到,从蛊卦辞的“先甲三日,後甲三日”可以得到一个非常明确的启示,那就是易作者运用了天干,天干不仅用于表示时间,表示先后、终始,它们还表示方位。但是对于易作者是如何运用的天干,却是一个千古之谜。蛊卦的“先甲三日,後甲三日”是提示卦变的,在卦体上,辛与丁是同一个爻位,但表示的是不同的时间段,当着辛经过六个时间单位变成丁以后,这个丁就来到的了位,成了临卦的初爻,这就是“先甲三日,後甲三日”的实际意义。巽五的“先庚三日,後庚三日”又是什么意思呢?这只有结合巽卦的卦体与易道才能弄明白。

巽卦是个局部失衡卦,巽卦的天道是丁甲丙己戊乙。从这里不难看出,强大的巽二有压迫初爻之势,或者说有进入初位的可能,在这一点上,巽和蛊的形势是一样的,巽初其实也可以说是“干父之蛊”,不同的是甲在蛊卦中是终结阶段,没有活力,而在巽卦中,二爻甲是开始阶段,有着强大的喷发能力,但却是“三道分途”,依照天道当至上,依照地道当至初,依照人道是至三。这种三道分途的局面,一方面是巽二有着多种选择,另一方面又是艰难的选择,巽二辞讲“用史、巫紛若”,就是因为每一个选择都要权衡利弊,比如说二爻要进入初位,这也就是爻辞上说的“巽在床下”,单从二爻本身来说这没有什么灾难,一是合乎地道,二是初弱二强,三是由二至初只隔三个时间单位,这就是说二爻不是没有进入初位的可能,关键是由此引发的后果,这就是正与人道相悖的问题,要说二爻进入初位,没有哪一个卦比师二的形势更好,师二至初是个“天地皆合”,但结局是师二没有进入初位,只是引发了一场特殊卦变。现在如果巽二开创一个进入初位的先例,那么所有强大的二爻也可以仿效,比如说巽二真的进入初位,那么就会推动初爻至四、四爻至上,拉动上爻至二,这样巽卦就变成了“需卦”,当然这个“需卦”与真正的需卦在天道上是不一样的,真正的需卦的天道是乙己丙甲戊丁,巽卦变成的“需卦”其天道将是甲癸壬辛庚己,二爻癸至初爻甲就成了“天地皆合”,在这样的情况下,又会引发新的二爻进入初位的问题,这就是巽上辞讲的“巽在床下”。假定新的二爻真的进入初位,那么卦体就会变成“革卦”,当然这个“革卦”与真正的革卦在天道上也是不一样的,真正的革卦的天道是丁甲丙己五乙,现在的这个“革卦”其天道将是乙己丙甲戊丁。这时强大的四爻还会凭借天道与地道侵占初位,在这样的动荡情况下,巽上乙就会失去接济与进攻的能力,这就是爻辞上说的“喪其資斧”。

我们知道,原筮卦的初位是“君位”,居于这个位上的爻就是“大君”,“大君”就是执政,随意更换“大君”,难免就会引起社会的动乱,巽初虽然是个弱爻,但与蛊初的情况还是不一样的,蛊初难以支撑卦体,不得已让位于“子”,巽初能有一搏,所以爻辞讲“利武人之貞”,这就是说,巽初如果坚守初位,为了政权不惜一战,也还是能保全社稷的。

巽卦的主要矛盾是初与二,其性质如果用社会现象做比拟就是夺权与反夺权,在这场夺权与反夺权的斗争中,有两个爻置身局外,这两个爻一个是三,另一个就是五。三爻也不是没有侵占初位的企图,只是有五爻制衡,除了在天时上占有一些优势外,没有别的优势可言,所以爻辞说“頻巽,吝”。五爻至初正与天道相悖,所以从根本上也就没有进入初位的企图,但这是一个形势极佳的爻,一是巽卦中任何爻也不能伤害到这个爻,二是这个爻有很好的前程,按照天道五当至四,虽然这正与人道相悖,但对四爻来说也是一种接济、支持;按照人道五当至上,虽然五上之间隔着七个时间单位,但可以等待。这就是说,五爻可止可行,可依照天道而行,也可依照人道而行,对于这种情况,爻辞判断为“貞吉,悔亡,無不利”。“無初有終”一辞的初筮告是睽卦三爻,睽卦的天道是辛甲壬己庚癸,四爻己是开始阶段,二爻甲是终结阶段,三爻居于二四之间,如果按照人道顺序,二为已经发生,四为还没有发生,那么三爻就是“無初有終”。又睽卦是一个面临特殊变化的卦,睽四变成了蹇初,从天道上看是终结阶段,睽二变成了蹇上,从天道上看是开始阶段,睽三变成了蹇二,处在初上之间,还是一个“無初有終”,所以“無初有終”既是对睽三的一个现状判断,也是一个预断。巽卦六爻的爻位与睽卦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天道正好相反。巽卦天道上的开始阶段是二爻,终结阶段是四爻,人道上的终结阶段是上爻,五爻位居四爻之后,上爻之前,所以无论从人道上看还是从天道上,五爻的现状都是“無初有終”。

到底巽五为什么要说“先庚三日,後庚三日,吉”呢?原来“先庚三日”是一个现状判断,“後庚三日”是一个预断。上面谈到,在初与二的矛盾发展存在着变数的情况下,五爻是一个置身局外的爻,这个置身局外的爻因此也就成了不变的坐标,“先庚三日”是丁,丁是巽卦的初爻,“后庚三日”是癸,巽卦中没有癸,它表明癸行将变成下一个卦的初爻,所以“先庚三日”是现状判断,“后庚三日”是预断,巽卦虽然有发生特殊卦变的危险,但其实并没有发生特殊卦变,这是和蛊卦、睽卦不同的地方。

【周易的预断原理】(62)  兑四的“介疾有喜”是怎么回事?

  ——周易预断事例之五十八

“介疾有喜”是兑卦四爻的爻辞,全句为“商兌未寧,介疾有喜。”什么是“介疾”呢?“疾”为疾患,“介”字一说为纤介,意为小为轻;一说为大为重,综观辞义,似以大、重为确,如果是小病、轻病,痊愈自然是个好事,但未必拟诸形容,只有大病痊愈,才称得上是件喜事。我们的问题是,兑四究竟得的是什么病?为什么又有喜事?这就只有结合卦体与易道才能弄明白。

兑卦是个局部失衡卦,兑卦的天道是癸庚己壬甲辛。从这里不难看出,兑四处在“天人相左”当中,依照天道当至初,依照人道当至四。由于二四互衡,上爻很难至四,四爻也很难至初;由于四五之间隔着两个时间单位,再加上五爻也是一个阳爻,所以四爻也难至五。这就是说,四爻既得不到接济,也很难行动,这就是四爻的“疾”,打个比方,一个人没有足够的营养,行动起来也很困难,这就是病态,尽管这是一个阳爻,也不能说是健康。

但是,上面的分析只是按照一般的常规,即从爻与爻的关系上去分析,兑卦不只是讲爻与爻的一般关系,更是讲爻内所包含的数的周流与交换,因此当我们说二四互衡的时候,只是说的大体上的平衡,不一定就是完全的或者说绝对的平衡,假定二爻包含着八个天数,四爻包含着四个天数,从爻的性质上说它们都是阳爻,但从爻量的角度看它们的差别又很大。“兑”字不是什么喜悦、说话,而是交换,只有通过数的周流与交换,才能实现卦体的均衡与宁静。

数的周流与交换就是物质或能量的周流与交换,这有许多方式,剥夺、侵伐等等从数的角度看就是周流与交换,“和兑”、“孚兌”、“商兌”、“引兌”等等也是说的数的周流与交换。当然周流与交换也不是没有条件,大体说来,首先,周流与交换有一个方向性,比如兑卦三爻讲“來兌,兇”,这是因为二三之间是个“天人相悖”,如果是二爻依照人道至三,三爻就面临凶险。如果是二爻依照天道上行,那就是“孚兌,吉。”兑二不能至三,三爻是否可以至二呢?这要看具体情况,归妹卦的天道与兑卦是一样的,归妹三的爻辞是“歸妹以須,反歸以娣。”这个“反歸以娣”说的就是三爻至二,这是讲周流的方向性。其次是由上至下容易周流,由下至上不易周流,比如说兑二上行是“孚兌”,但这也需上爻“引兑”,没有上爻的牵引,二爻也难上行。再次是以阳临阴容易周流,以阳临阳或以阴临阴比较难以周流,如果是以阴临阳就很难周流,这些都可以看作是周流与交换的条件。依据上述条件,我们再来看看兑四,从方向上说,四爻的天道走向是初,人道走向是五,可以说是处在歧路当中。由于二爻的上行,四爻多了一些向下的趋势,四爻至初至五都是以阳临阳,综合这些条件,可以看出四爻是没有出路,也没有什么主动权,只能是被动地处在动荡不宁当中。那么它又是喜从何来呢?原来这只能等待形势的变化,四爻为壬,两个时间单位以后就是甲,甲一旦被激活,整个天道就会反过来,介时四爻壬就变成了丙,上爻就变成了丁,前有甲乙两个阳爻做后盾,后面是个阴爻,这时四爻不仅有了接济,也有了前程,有了一个阴阳和合的机会,所以说是有喜。

天道的运行好比是“风”,一时东风,一时西风。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正是在西风与东风的交替当中,数由周流变成了交换。兑四由“疾”变“喜”,就是因为“风向”发生了变化。

易有“四喜”,一是否上的“先否后喜”,二是无妄五的“勿药有喜”,三是损卦四爻的“使遄有喜”,四就是兑四的“介疾有喜”。这“四喜”的情况是不一样的,但它们共同的地方就是通达与变化。先否后喜的原因是因为“倾否”之后,在否卦三爻与四爻之间出现了一个“天人合一”和“阴阳和合”,这可以叫“洞房花烛夜”;勿药有喜是因为无妄五没有办法至上,而返回初爻却是一个“天地皆合”,这可以叫“他乡遇故知”;使遄有喜是损四支持初爻,使得卦体呈现动态平衡局面,这可以叫“金榜题名时”;介疾有喜则是兑四有可能随着时间的变化实现与上爻的通达,这可以叫“久旱逢甘雨”。通达是“喜”的基本原因,也是变化的前提,没有通达,也就没有变化。爻的变化,包括爻质、爻位与爻时的变化,所谓爻质就是阴阳,这一点传统易学讲得很多,但如果不了解爻位与爻时的变化,则阴与阳的变化也没有办法说清楚。比如在这“四喜”当中,除了否上的爻质没有发生变化外,其它“三喜”的爻质都发生了变化,无妄五经过大畜之后由阳变阴成了颐五;损四经过益卦之后由阴变阳成了夬四;兑四由阳变阴成了涣三,所以变化也是“喜”的一个重要原因或内容。祖国医学认为:人有喜怒忧思悲恐惊的情志变化,亦称“七情”。“喜”为七情之首,所以对什么是“喜”以及因何而喜的探讨,也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卦爻的运动中,通达与变化是绝对的、普遍的,所以“喜”事也是很多的,上述几个卦或爻的“有喜”不过是一些范例。

【周易的预断原理】(63)  涣四为什么说“匪夷所思”?

  ——周易预断事例之五十九

人们都知道“匪夷所思”是个成语,意思是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但未必知道这是周易当中的一句爻辞。即便知道“匪夷所思”是涣卦四爻的一句爻辞,也未必能讲出涣四为什么要说“匪夷所思”,到底涣四遇到了什么离奇古怪的事情了呢?这是本文要探讨的一个问题。

涣卦的“涣”字,有的解释为涣散,有的解释为盛大、扩张,如涣涣然,其实“涣”字的本义应当是洪水,从涣卦的辞意可以得到证明,如“渙王居”,这既不是涣散“王”的居处,也不是扩张“王”的居处,而是洪水冲向的“王”的居处。当然在涣卦的卦辞与爻辞当中,也有一些与洪水没有关系的取象,比如说“王假有廟”、“用拯馬壯”等,但总的来看,涣卦所描述的是一场洪水,而在这场洪水当中,展现的是诸爻所面对的处境以及应对的措施。

要了解涣卦诸爻的处境及其应对措施,首先也必须了解涣卦的卦体与易道。涣卦是一个整体失衡卦,涣卦的天道是丁甲丙己戊乙。从这里可以看出,涣卦二五两个强爻给初爻以压力。但是由于初五之间是个“天地相悖”,所以单就三五来看还是个动态平衡;由于二爻至初为不合时宜,所以二四之间是个静态失衡。涣卦的开端是二爻,终结是四爻,除了四爻至五是个“天人相悖”以外,其它每个爻都可以说处在“三道分途”当中,比如初爻的天道走向是五,地道走向是三或四,人道走向是二;二爻的天道走向是上,地道走向是初,人道走向是三;三爻的天道走向是初,地道走向是上,人道走向是四;五爻的天道走向是四,地道走向是初,人道走向是上;上爻的天道走向是三,地道走向是二或五,人道走向是“反身”,至五。“三道分途”的好处是选择面大,不利的方面是哪一个选择是最佳选择不易确定。如果说涣卦有什么特点,这种选择面既宽又难可以算是一个。

涣卦的辞句可分两类,一类是“初筮告”,也就是在经文中第一次出现的辞句,比如“渙奔其機”、“渙其躬”、“渙其群”、“渙有丘”、“渙王居”等等,另一类就是“复筮告”或“再三告”,也就是在前面的经文中出现过的辞句,比如“王假有廟”、“利涉大川”、“用拯馬壯”等等。“初筮告”我们曾经叫做“主星”,“复筮告”或“再三告”我们就叫“伴星”,“主星”与“伴星”一定有相似的地方,但也一定有不同的地方。从“主星”入手,这是我们解析经文的一个重要方法。

“王假有廟”一辞最先见于萃卦,萃四为甲为天元,是个阳爻,甲的一个取象是“王”,四爻居卦体之中,由此我们得到的启示是如果甲居卦体之中并且为阳,那就是“王假有廟”。涣卦也说“王假有廟”,与萃相似的地方就是甲爻为阳,不同的地方就是甲在萃为四,在涣为二,二爻也在卦体的中央。按照这个标准,在六十四卦中,“王假有廟”的卦有许多,比如临卦、巽卦等等,特意指出“王假有廟”也有一个不宜侵占初位的意思,比如萃四至初是个“天地皆合”,但是四爻并没有侵占初位,巽卦二爻甲有进入初位的倾向,所以虽然是“王”,但不说“王假有廟”,由此可知涣二也没有选择至初的意图。

“利涉大川”一辞最先见于需卦,以后又多次出现,我们说“利涉大川”的意思就是“抄近道”,如由初直接至五、由三直接至上等等,就涣卦而言,由上直接至三或由初直接至五,这都可以叫“涉大川”。

“用拯馬壯”一辞先见于明夷卦,明夷二讲“用拯馬壯”,这两个“用拯馬壯”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区别呢?原来明夷卦六爻的爻位与涣卦是一样的,不同的就是天道的运行与涣卦正好相反,明夷的天道是辛甲壬己庚癸。由贲卦四爻的“白马翰如”得知辛是一匹白马,明夷初为辛,明夷二为甲,由辛至甲需要三个时间单位,正是这个时间上的间隔,使得初爻有可能依照天道至三,这就是“用拯馬壯”,也就是促使初爻这个马抖擞精神。又辛的方位代表“南”,所以明颐三讲“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貞。”焕卦的初爻为丁,丁与辛是同一个爻位,所以也是一匹白马,与明夷不同的是,涣初这个马的走向不是三而是五,或者说明夷初是自南向东,涣初则是自南向西。当然还有阴阳的不同,但目的都是为了消除隐患,保持卦体的稳定。

涣卦中有两个“王”,一个是居于“廟”的天元甲,另一个是居于四爻的地元己,己这个爻也是“元”,只不过它居住的地方不叫“廟”,而叫“王居”,在困卦中也叫“宫”。两个“王”的势力范围有一个界限,这个界限就是丁或辛,因此我们把丁辛也叫“天心”。卦爻的运动能不能恒久,就看能不能通过“天心”。现在我们看到,涣卦天元甲的势力圈内有两个阳爻,即二甲与上乙,地元己的势力圈内只有一个阳爻,即五爻戊,从平衡的角度上看,天元甲的势力向地元己的势力范围扩张或过渡也是一个大势所趋。所谓“渙其群”也就是促使天元甲的群体涣散。

掌握了涣卦的总体态势,我们再来看看“匪夷所思”是怎么回事。前面我们曾经探讨过什么是明夷,指出明夷是一种主管光明的东方神鸟,但却又是一只受了伤的鸟,它或者就是人们传说的“太阳鸟”。后世人们知道“夷”字有“东方”、“受伤”、“消灭”、“使平”等义,惟独把“鸟”给丢弃了。涣卦的“匪夷所思”可以解释为不是东方人们所想象的那样,也可以解释为不是平常所想象的那样。为什么“匪夷所思”呢?原因就是“渙有丘”,这个“丘”就是指的五爻,五强四弱,如果是五爻依照天道至四,那就是“渙汗其大號,渙王居。”站在四爻的角度上看,五爻这个“洪峰”恰便似山丘,非平常所想见。又戊的方位是西,涣卦的三爻为丙为东,涣卦是一个“东方不亮西方亮”,所以也可以说不是东方人们想见的那样。

【周易的预断原理】(64)  節卦二爻为什么说“不出門庭,兇”?

  ——周易预断事例之六十

節卦初爻讲“不出戶庭,無咎。”二爻讲“不出門庭,兇。”为什么初爻“不出戶庭”没有灾难,二爻“不出門庭”就凶险呢?本文就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要弄清什么是“戶庭”,什么是“門庭”。“門”字的初筮告是同人卦,同人初讲“同人于门”,我们说这个“门”是指三爻,同人初为丁,三为丙,初与三结盟,没有灾难。“门”字的再筮告是随卦,随初讲“出門交有功”,我们说这是指的初与四交,三为门,四就是“出门”。“門庭”的初筮告是明夷卦,明夷四讲“于出門庭”。有了这几处提示,我们就可以断定,六爻当中有这样的一个取象,那就是三为“门”。初二为门内,四爻以后为门外。这个取象与八卦没有关系,例如同人的内卦为离,随卦的内卦为震,明夷卦的内卦为离,節卦的内卦为兑,这说明“门”字的取象,与离、震、兑没有任何关系,既不是根据离来确定“门”,也不是根据震、兑确定“门”,只是把三爻确定为“门”。既然三为“门”,则二便是“门庭”,初就成了“户庭”。

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户庭”,什么是“门庭”,但要说節卦为什么初爻“不出戶庭”没有灾难,二爻“不出門庭”就凶险,还必须了解節卦的卦体与易道。節卦是个整体失衡卦,節卦的天道是癸庚己壬甲辛。卦体与易道的现状告诉我们,初爻虽然承受着二爻与五爻的压力,但是二爻至初需要三个时间单位,且正有人道犯顶;五爻至初正与天道犯顶,有着这两个“犯顶”,所以初爻没有灾难。二爻是个三道分途的爻,依照天道当至上,依照地道当至初,依照人道当至三。说是“三道”,其实真正可选择的也就是一道,因为至初正与人道犯顶,至三正与天道犯顶,只有至上一条出路,但又不合人道与地道。所谓“不出門庭”就是二爻保持不动,而保持不动,也就意味着失去“资斧”,即失去接济,也失去进攻的能力。二爻保持不动,也等于封住三爻在天道上的“出口”,使得上爻也失去接济,節卦之所以谓“節”,就是二爻是个“关节”、“闸门”。一个失去“资斧”的爻,当然也就面临凶险。

或问初爻也可以看做是个失去“资斧”的爻,为什么它就没有凶险呢?的确,接济初爻癸的爻是四爻壬,但四爻是个阴爻,四爻的人道走向是五,地道走向是上,在“三道分途”的情况下,不可能给初爻以支持。初爻的人道走向是二,但由初至二需要七个时间单位,这可以看作不通;初爻的天道走向是五,但这与地道犯顶,这也可以说是此路不通。在某种意义上说,節初也是一个“入于坎窞”的爻,这里我们不妨把節卦与坎卦做个比较,单从阴阳的角度看,除了節初为阳,坎初为阴以外,其它各爻都相同,进一步的研究使我们知道,節卦六爻的爻位与坎卦也完全相同,不同的就是天道正好相反。坎卦的天道是乙戊己丙甲丁,坎五至初是个“天地皆合”,所以坎五讲“坎不盈,祗既平”;坎二至三是个“天人合一”,所以坎二讲“坎有險,求小得”;坎初则是“習坎,入于坎窞,兇。”这里说的“兇”就是在人道上没有出路,如果是换成天道,初爻至四就是个“天地皆合”,这就是坎卦辞讲的“維心亨,行有尚”,当然也可以说是“出门”,但这不利于卦体的稳定,与随卦的“出門交有功”是不同的。既然節初也是一个“入于坎窞”的爻,为什么坎初凶险而節初“無咎”呢?这除了節初是个阳爻以外,更主要的是天道相反。初爻为阳,表示基础坚实没有动而失位的危险。節初为癸,两个时间单位以后就变成乙,那时再要“出门”,也就成了“維心亨,行有尚”。但是節卦的主旨不是描述初爻,而是说二爻的节制所造成的影响,比如说封闭了初爻在人道上的出路和三爻在天道上的出路,当然最受害的还是上爻,卦辞上说的“苦節不可貞”和上爻辞讲的“苦節,貞兇”就是说的二爻“不出门庭”的后果。当然也有对二爻的封闭持欢迎态度的,比如说五爻讲“甘節,吉,往有尚。”这是说二爻如不至上,五爻可以等待时机依照人道至上;四爻讲“安節,亨。”这也是说安静的等待,三个时间单位以后,将与初爻有一个阴阳和合的机会。

節卦指出了封闭的危险,目的是规避这种危险,从節卦变中孚来看,正是節上由阴变阳并成了中孚卦的初爻,这个变化,显然是節上得到了某个阳爻的接济,这个阳爻可能就是二爻,当然也有可能得到了初爻的接济,不过这是在天道反过来以后,所以上爻在说“苦節,貞兇”的同时,又说“悔亡”,到了中孚卦就成了“虞吉”,从節上辛到中孚初丁,其间有六个时间单位,这也就是说,節上是个逢凶化吉的爻,老子讲“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周易的预断原理】(65)  中孚初为什么说“有它不燕”?

  ——周易预断事例之六十一

中孚初讲“虞吉,有它不燕。”这里说的“它”指的是谁?为什么“有它不燕”?这是本文要探讨的一个问题。

上文我们谈到,節上是个逢凶化吉的爻,由于節卦的态势,使得節上有可能失去“资斧”,成了“苦節,貞兇”,但也有可能得到某个阳爻的接济,所以又是“悔亡”,到了中孚初就成了“虞吉”,这种变化一是说明節上还是一位“大君”,没有失位,二是这个“大君”要比巽卦、涣卦更强大,执政能力更强,因为这个爻由阴爻变成了阳爻。但这是否说中孚初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呢?不是的,它还是有忧虑,也只有心存忧虑,才能获得吉祥。

中孚初忧虑的是什么呢?从卦体的态势上可以看出,中孚是一个整体失衡卦,强大的二爻与五爻都有压迫初爻之势,这是初爻忧虑的原因,“虞”字当作忧虑解。中孚卦的天道是丁甲丙己戊乙,二爻是三道分途,最佳的选择是依照天道至上。五爻也是三道分途,最佳的选择是保持爻位不动,静待时局变化。两个强爻都不会对初爻构成现实的威胁,这是初爻吉祥的原因。但是五爻戊两个时间单位以后就会变成庚,初爻就会变成辛,那时它就要威胁到初爻,“有它不燕”的“它”原来就是指的五,有这样一个潜在的威胁,初爻当然也就不能够燕处超然。

初爻的忧虑,也不只是二爻与五爻,还有一个就是三爻。三爻虽然是个弱爻,但对初爻与五爻来讲却占有天时上的优势,我们知道,履卦三爻是履卦中唯一的一个阴爻,但因为占有天时上的优势,所以就对初爻构成了直接的威胁,这也就是“咥人兇”。为了进一步说明中孚初的境遇,我们不妨把中孚与涣卦做个比较。涣和中孚的天道是一样的,唯一不同的就是涣初为阴,中孚初为阳。涣卦的“发动机”是二爻甲,一旦这个爻发动,便经由上爻、三爻直泻而下,恰便如万丈瀑布,势不可挡,到达五爻时还是“渙汗其大號”甚至还危及到四爻,也就是“渙王居”,在这种情况下,初爻也只得象匹奔马,冲向五爻。当着初爻变成阳爻以后,其它各爻的阴阳虽然没有变化,但“态度”有了变化。二爻不再是“渙奔其機”,而是变成了“鳴鶴在陰,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这表明它还是要动,但已经不是“暴动”,而是和缓的行动。没有二爻的“奔”,上爻也就不再“渙其血去,逖出,無咎。”而是“翰音登于天,貞兇。”“贞凶”是说不动凶险,因为上爻如果不动,不只是阻塞了二爻的出路,也使整个卦陷于僵窒状态,从通达的角度上讲,上爻还是应当至三,这就是卦辞上讲的“利涉大川”。在涣卦中,三爻全无自主能力,只能听凭二上两爻的摆布,所以是“涣其躬”,初爻变阳以后,三爻也有了一定程度的自主能力或抗争的能力,因此才有了“得敵,或鼓或罷,或泣或歌。”没有初爻的“用拯馬壯”,五爻也就不再“渙汗其大號,渙王居”,而是“有孚攣如”。“有孚攣如”的初筮告是小畜五,那是讲四爻丁不得自由,中孚五的“有孚攣如”指的是四爻己,从“渙王居”到“有孚攣如”也是一种缓和、改善,就好比从战场冲杀到看管俘虏。所有这些变化的原因,就是初爻由阴变阳的结果,是中孚初这个阳爻抑制住二上“奔流”的势头,这个变化,从有利的方面讲是增强了初爻的执政能力,使得卦体更趋于稳定,从不利的方面讲就是三爻有了“鼓”或“歌”的能力,这有可能危及到初爻的安全,所以说“有它不燕”的“它”是指三爻,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中孚变小过如同前面的颐变大过和坎变离一样,是一个全面走向反面的变化,这里既有阴阳的变化,也有爻位与爻时的变化,但不是传统易学所说的什么“错卦”,“错卦”只是阴阳的变化,没有爻位与爻时的变化,而上面所说是这三对卦,却是“倒过来”的变化。这种卦体整个“倒过来”的变化,在周易卦变中是一种正常的变化,因为大多数的变化都是如此。但是“倒过来”的变化并非是全面变化,比如屯变蒙是“倒过来”,但就阴阳来讲却没有任何变化,原来的阳爻还是阳爻,原来的阴爻也还是阴爻,而全面地走向反面,是应当包括阴阳的,这样的变化在周易中只有上述三对。颐变大过是从一种形式的平衡到另一种形式的平衡,坎变离和中孚变小过则是从一种形式的失衡再到另一种形式的失衡,可见全面地走向反面与平衡或失衡没有必然联系。“走向反面”可以说是个规律,但其内容与形式又是千差万别的,如何把握这个规律,尽量使其朝着有利于大多数人的方面发展,这就需要智慧,“居安思危”就是这种智慧的一个表现。

【周易的预断原理】(66)  小過卦为什么说“可小事,不可大事”?

  ——周易预断事例之六十二

小過卦辞讲“亨,利貞。可小事,不可大事。飛鳥遺之音,不宜上,宜下,大吉。”为什么小过卦“可小事,不可大事”,这是本文要探讨的一个问题。

“事”字一般指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如事情、事件、事业等等,经文中“事”字的第一次出现是在坤卦,坤三讲“或從王事,無成有終”,这里所说的“王事”是王命差遣的公事,在卦体上就是初爻这个爻位,因为这个爻位担当着支撑卦体的任务。“事”字的第二次出现是在讼卦,讼初讲“不永所事”,这是说讼初这个爻不能长久地担当支撑卦体的任务。“事”字的第三次出现是在蛊卦,蛊上讲“不事王侯,高尚其事”,“不事王侯”的“事”当动词解,是侍奉、供奉的意思,而“高尚其事”的“事”是指事情、事业。“事”在在经文中还有“己事”、“凶事”、“有事”等说法,而“小事”的初筮告是睽卦辞,睽卦是个平衡卦,诸爻难以沟通,如果有大的举动,卦体有倾覆的危险,既要避免僵窒,又要防止倾覆,只有小的举动,小的作为,才会吉祥,所以睽卦辞讲“小事吉”。由此我们知道了“事”有大小之分,也知道了所谓“大事”,也就是“王事”,是保持社稷稳定与诸爻通达的事,相对于“大事”而言,不妨害稳定与通达的举措与活动,就是“小事”。

小过卦既然提出了“可小事,不可大事”,那么我们就需要具体看看小过卦中的“小事”是什么?“大事”又是什么?小过卦是个整体失衡卦,小过卦的天道是癸庚己壬甲辛,不难看出,是强大的三爻与四爻给初爻造成威胁,其中四爻至初是个“天地皆合”,初爻至五也是个“天地皆合”,所以小过卦是个动态失衡卦,初爻与四爻构成了小过卦的主要矛盾。现在我们来看看初爻的环境与动向,初爻至二是个“人地皆合”,但却是严重的不合时宜,因为由初至二需要七个时间单位;初爻至三是三道不合,从时间上讲需要六个时间单位;初爻至四与人道相背,且正与天道、地道犯顶;这三条道路都可视为不通。只有初爻至五是个“天地皆合”。小过是个“复筮卦”,初爻不是“大君”,但也是“从王事”,有着支撑卦体与诸爻通达的任务,在这样的环境下,这个稳定与通达的任务是难以承担的,这就是“不可大事”的原因,卦辞讲“不宜上,宜下”就是说这个爻不宜上行至二,宜在初位固守,初爻辞讲“飛鳥以兇”,也是说初爻至二、至三或至四都是死路。但是初爻还是可以至五的,三爻虽有压迫初爻之势,但由三至初需要四个时间单位,这对初爻来讲只是一个潜在的威胁,初爻至五的行动,只对三爻与上爻有拉动或推动的作用,对二爻与四爻没有影响,五爻有接纳初爻的意图,爻辞“公弋取彼在穴”,这个“彼”就是指的初爻,且五爻甲有这样一个性质,那就是一旦激活,立刻就由“只入不出”变成“只出不入”,就会反作用于初爻,这就是说,初爻也同复卦初爻一样,是个“不遠復,無祉悔”,即没有失去初位的危险,这是一个短时间的行动,对初爻来说只需两个时间单位,因此是个“小事”,小过卦辞上说的“大吉”,不是说的整个卦,而是说的初爻;不是说初爻吉的程度有多大,而是说初爻的量,如果初爻的量大,就会吉祥。

在六十四卦中,类似小过初的处境的卦有许多,比如否卦、同人卦、豫卦、隨卦、噬嗑卦、無妄卦、離卦、咸卦、遯卦、晉卦、萃卦、革卦、震卦、豐卦、旅卦等,它们共同的地方就是初爻受到四爻的压迫,好处是便于初爻践履人道,不好的地方就是有动而失位的危险。我们试以豫卦和旅卦为例,豫卦和旅卦的天道与小过是一样的,豫卦初爻讲“鳴豫,兇”,这个凶险与小过初是一样的,豫卦四爻讲“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正是这个爻一举推翻了初爻,造成了卦体的倾覆。旅卦的态势与小过几乎相同,只是旅上为阳,小过上为阴,这可视为旅四还有个强大的后援,旅初讲“旅瑣瑣,斯其所取災。”这里所说的“灾”就来自三爻与四爻的压迫,而上爻讲“喪牛于易,兇。”这个“牛”就是指的四爻,四爻如果至初,就会拉动上爻至四,造成“鳥焚其巢”,当然这只是一种可能,实际情况是旅四没有进入初位,只是旅卦某些爻的阴阳起了变化,这和豫卦的变化是不一样的。小过初也指出了这种危险,但结局也和旅卦一样,没有引起特殊卦变,四爻辞讲“往厲必戒,勿用,永貞。”就是说这个爻不宜妄动。

【周易的预断原理】(67)  既濟卦为什么说“初吉終亂”?

  ——周易预断事例之六十三

既濟卦的卦辞是“亨,小利貞。初吉終亂。”“初吉終亂”的辞义并不复杂,就是说开始阶段吉祥,到了最后阶段就呈现乱象,但是这个判断是根据什么做出来的呢?这就不大容易说清楚了,本文就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来谈谈终始问题,周易六十四卦,每一个卦都有两种性质不同的终始,一个是人道上的终始,另一个就是天道上的终始。人道上的开始就是初爻,终结就是上爻,中间四个爻则是过程当中的不同阶段,但这个过程只是一个观察的过程,叙述的过程,不一定就是事物本身运动、发展与变化的过程。天道上的终始要看是“原筮卦”还是“复筮卦”,“原筮卦”的开端是天元甲,终结是地元己;“复筮卦”的开端是地元己,终结是天元甲,其它乙丙丁戊或庚辛壬癸则是过程当中的不同阶段。这个过程才是事物本身真正的运动、发展与变化的过程,至于这些天干各在哪个爻位?这要结合每个卦进行具体分析。

天道上的终始与人道上的终始也有一致的时候,比如说乾卦天道上的开端是甲,甲就在初位,因此甲也是乾卦在人道上的开端;乾卦天道上的终结是己,己就在上位,因此己也是乾卦在人道上的终结。坤卦天道上的开端是己,己就在初位,因此己也是坤卦在人道上的开端;坤卦天道上的终结是甲,甲就在上位,因此甲也是坤卦在人道上的终结。六十四卦除了乾与坤以外,再没有一个天道上的终始与人道上的终始相一致的卦,因此解析每一个卦,首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在了解人道上的终始情况下(这是很容易的),全力找出该卦天道上的终始(这是比较困难的)。

为什么要区分天道上的终始与人道上的终始呢?这是因为两者的性质是不同的。人道上的开端,也就是初爻,不论是哪个爻来到这里,也不论是阴是阳,都要承担起支撑卦体的任务,如果不能长久地支撑,那就是“不永所事”,卦体就有倾覆的危险。以此我们把这个爻叫做卦体的“基础”,“原筮卦”的初爻好比执政,经文上也叫“大君”,“复筮卦”的初爻好比临时执政,它们都是“从王事”。初爻还有个任务就是与诸爻实现通达,特别是与二爻的通达,如果初爻长时间得不到接济,或者是没有合适的出路,这就难免凶险。师初、豫初、坎初、恒初、大壮初等等,大抵就属于这种情况。人道上的终结也就是上爻,它没有任何“压力”,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是一个坐享其成的爻,这个爻对卦体的稳定也有作用,但作用有限。从天道的角度看,绝大多数卦的上爻属于过程的中间阶段,也有一个迎来送往的问题,如果是长时间断绝来源,或者是没有正当的出路,这个爻也难免凶险,比上、小畜上、噬嗑上、复上、大过上等等,大抵就属于这种情况。

天道上的开始具有“只出不入”的性质,或者说是具有喷发能力,这种能力同爻的强弱成正比,它好比是“发动机”,或者说多米诺骨牌的第一个,但如果是与人道或地道相悖,它的发动也很困难。比如说小畜三就是小畜卦在天道上的开端,但因为二三之间是个天人相悖,所以小畜三就象是被别住了“马腿”,难以行动,爻辞用“輿說輻”来形容这个爻的处境。天道上的终结具有“只入不出”的性质,或者说具有吸纳能力,这种能力同爻的强弱成反比。如果是与人道或地道相悖,它的吸纳能力也会受到限制,长时间不能吸纳,就会象一个人长期饿饭一样,也会凶险甚至死亡,师三、否五、剥四、颐三、困三等等,大抵就属于这种情况。

天道上的终始与人道上的终始性质不同,作用也不同,因此在解析卦爻时,一定要分清是什么道上的终始。例如坤三讲“或從王事,無成有終”,这个“终”就是人道上的终结;需卦二爻讲“小有言,終吉”,这个“终”就是天道上的终结。既濟卦的“初吉終亂”到底是说天道上的终始还是人道上的终始呢?原来它既有天道上的终始,也有人道上的终始,从人道上看,初爻讲“曳其輪,濡其尾,無咎。”表明它的运动没有灾难;上爻讲“濡其首,厲。”表明形势变得严峻。从天道上看,二爻甲讲“婦喪其茀,勿逐,七日得。”表明只要不动,失去的东西还会回来;四爻己讲“繻有衣袽,終日戒。”说明在这个阶段,将有灾难发生。既濟卦所以“初吉終亂”,原因就是这个卦本来是个比较稳定的平衡卦,诸爻相互制衡,也就相安无事,如果是运动起来,不论是按照人道还是按照天道,都会打破这个平衡局面,有些爻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在六十四卦中,有“无成有终”,也有“无初有终”,还有“中吉终凶”、“终莫之胜”、“终以誉命”、“终有大败”等等情况,然而“善始善终”的情况却是非常罕见的。《系辞》讲“懼以終始”,这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周易的预断原理】(68)  既濟和未濟卦的“曳其輪”是怎么回事?

  ——周易预断事例之六十四

既濟初讲“曳其輪”,未濟二也讲“曳其輪”,同样一句爻辞,系在两个不同的爻上,这是怎么回事呢?本文就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对于什么是“輪”,人们并不陌生,大车、小车,火车、汽车,都有輪子,依靠輪子的转动,车才能行驶。古代车子的形状,有文物出土,与今天车子的材质、形状、性能等已大不相同,但也有相同的地方,那就是圆圆的輪子,因此我们说古代车的輪子是圆的,恐怕不会有人提出异议。

既濟和未濟卦说“曳其輪”,想必是有那么一个輪子存在,到底这个輪子在哪里呢?原来就在卦体上,卦体六爻,从空间角度上讲是分“六虚”,形成三个对立面,每四个爻还可构成一个圆圈,共形成三个彼此相互垂直的圆圈,例如初二上四可以构成一个圆圈,初三上五可以构成一个圆圈,二三四五可以构成一个圆圈。作为封闭的圆圈,无所谓起点终点,也无所谓正向反向,这些圆圈就可以看做是“輪”,我们把这样的“輪”还叫静态条件下的“圆圈”。

以上只是从空间上看,如果从时间上看,或者说从运动的角度看,卦体上的輪子就不是三个,而是一个。我们知道,六爻有先后,有终始,用天干表示,那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和己庚辛壬癸甲。这是方向正好相反的两条顺序,其形状是两个“拐子”,在甲乙丙丁戊己这个顺序上,乙是一个转折,戊是另一个转折;在己庚辛壬癸甲这个顺序上,庚是一个转折,癸是另一个转折。去掉甲和己,乙丙丁戊构成一个圆圈,这个圆圈反过来就是庚辛壬癸。

动态条件下的“圆圈”与静态条件下的“圆圈”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呢?讲区别主要有两点,一是从静态上看是三个“圆圈”,从动态上看是一个“圆圈”;二是静态条件下的“圆圈”是封闭的,无所谓起点与终点,也无所谓正向与反向,动态条件下的“圆圈”不是封闭的,有断裂,有缺口,在方向上有正向,有反向,有起点,有终点,只是起点与终点不在“圆圈”之上,而在“圆圈”之外,准确说是在“圆圈”的中心。讲联系就是动态条件下的“圆圈”并不是静态条件下的三个“圆圈”以外的另一个,而是三个“圆圈”当中的某一个,因此它也有相邻与相对之分,比如说三个“圆圈”中,初与上相对,二与四相对,三与五相对。每个爻除去与之相对的爻以外,与其它四个爻都为邻。动态条件下的“圆圈”中,乙和丁相对,丙和戊相对,庚和壬相对,辛和癸相对,除去与之相对的爻以外,它们都与甲或己为邻,也就是每个爻都有四个“邻居”。

以上是六十四卦的共性,那么既濟和未濟卦的“輪”各在哪里呢?先说既濟,既濟卦的天道是丁甲丙己戊乙,不难看出,既濟卦的“輪”就是乙丙丁戊,也就是上三初五,这四个爻构成了一个“圆圈”,五上之间是个断裂,方向就是上三初五。再说未濟,未濟卦的天道是癸庚己壬甲辛,不难看出,未濟卦的“輪”就是庚辛壬癸,也就是二上四初,这四个爻构成了一个“圆圈”,初二之间是个断裂,方向就是二上四初。

掌握了以上内容,也就不难解释两卦的爻辞,既濟初讲“曳其輪,濡其尾,無咎。”原来这是说初爻向二爻方向的运动,初爻至二合乎人道,但是却不合天道,本来既濟卦的“輪”是上三初五,现在初爻要向二爻方向运动,所以这里就不是顺曳,也不是逆曳,而是横曳,这就好比是一个“横推车”。横曳的结果是要把四爻拉向初位,四爻为终结阶段,以“尾”为喻,所以是“濡其尾”,但是既濟初是个阳爻,即便是横曳,也没有灾难,所以爻辞断为“无咎”。未濟二讲“曳其輪,貞吉。” 未濟卦的“輪”是二上四初,如果是二爻向上爻方向运动,那么这就是顺曳,这个顺曳虽然顺当,但有可能推动四爻至初,造成卦体的倾覆,因此还是不曳为好,所以爻辞断为“貞吉”。

六爻卦的卦体上有一个“輪”,听起来好象是奇谈怪论,其实这在经文中不只是既濟、未濟卦有所提示,在其它许多卦中也有提示。比如小畜三爻讲“輿說輻”,就是因为小畜卦的天道是戊乙甲丁己丙,二上四初为“輪”为“輿”,三爻甲如“轴”,由于二三之间的天人相悖,出现了“輿說輻”的局面。与“輿說輻”意思相近的还有句爻辞叫“輿說輹”,这是大畜卦三爻的爻辞,大畜卦的天道是辛甲壬己庚癸,由于初爻至二既不合地道,也不合时宜,所以二爻也是“輿說輻”,小畜三与大畜二都为甲,但甲在小畜卦中具有“只出不入”的性质,在大畜卦中具有“只入不出”的性质,因此前者是“輻”,后者就成了“輹”。再比如大有二讲“大車以載”,这是因为大有卦的天道与未濟卦一样,也是癸庚己壬甲辛,二上四初构成了一个“圆圈”如“輪”,二爻如果上行,那就是“大車以載,有攸往”。与此有联系的另一句爻辞叫“舍車而徒”,这是賁卦初爻的爻辞,为什么賁卦初爻要说“舍車而徒”呢?原来贲卦的天道也是癸庚己壬甲辛,初爻癸如果是向五爻甲方向运动,那么就会脱离开二上四初这个“輪”,所以是“舍車而徒”。

正因为卦体上有个“輪”,而这个“輪”在一定条件下又能反复循环,因此人扪才能够对即将发生的事情做出预断。但是,迄今为止的易学研究,尚不知道卦体上还有个“輪”的存在,更不知道“輪”朝着什么方向运动,在什么条件下运动,却侈谈周易预测,岂非南辕北辙乎!

【周易的预断原理】(69)  卦体是根本  易道是关键

前面我们举例说明了六十四卦的预断原理,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这些举例只是周易预断事例当中极小的一部分,六十四卦中,每一个卦都不只是一个预断,而是多个预断。比如说乾卦,除了二爻与五爻的“利见大人”是一个预断以外,其它如初爻的“勿用”,三爻的“無咎”,四爻的“或躍在淵,無咎”,上爻的“有悔”等,也都是预断。再比如屯卦,除了“十年乃字”以外,其它如三爻的“往吝”,四爻的“求婚媾,往吉,無不利”,五爻的“小貞吉;大貞兇”等,也都是预断。如此看来,周易中的预断事例,可以说是比比皆是,举凡一切判断,除了对过去、现状的判断以外,涉及未来、结果、应当、可能等等的判断,都是预断。从预断的内容上看,有自然现象,如“不雨”、“遇雨”,“枯楊生稊”、“枯楊生華”、“羝羊觸藩”、“有隕自天”、“震來虩虩”、“日中見斗”、“鳥焚其巢”、“渙奔其機”、“飛鳥離之”等等,也有社会现象,如“建侯”、“侵伐”、“婚媾”、“禴祭”、“得朋”、“喪朋”、“御寇”、“夫妻反目”、“富以其鄰”等等,还有人的情感,如“泣血漣如”、“先號咷而後笑”、“惕號莫夜”、“赍咨涕洟”、“笑言啞啞”、“先笑後號咷”等等,世间百态,可以说是无所不包。至其“吉”、“凶”、“吝”、“悔”、“厉”、“咎”等等判断,也多是对未来的判断。如果把占卜、算卦理解为预断的话,从这个意义上说,把周易说成是“占卜的书”,确实也没有什么不可,因为周易中相当多的内容就是说的预断,否定了周易的预断,周易的价值将大为逊色,至少是不完整。

但是,仅仅把周易看作是“占卜的书”也是不全面的,因为周易还包含着其它方面的许多内容,仅用“占卜”这两个字是不能概括这些内容的。现在的问题是,周易的预断到底依据的是什么?是蓍龟?是灵感?是科学?还是现如今广泛流行的种种程式?我们说都不是。蓍龟,就是用蓍草和龟甲占卜的方法。用蓍草占卜叫“筮”,“筮”字在周易经文中出现过两次,一次是蒙卦辞讲“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再一次是比卦辞讲“原筮元永貞。”这里的“筮”字,指的就是卦。“初筮”说的是在周易卦序中先出现的卦,“原筮”说的是在周易卦序中的奇数卦,例如乾为“原筮”,坤就是乾的“复筮”;屯为“原筮”,蒙就是屯的“复筮”。经文中没有“卦”字,“筮”就是“卦”,这与蓍草没有关系。用蓍草占卜的方法源于系辞中记载的“大衍之数”,大衍之数是天地之数中的“动数”,这些“动数”中,有天数,也有地数,它们可以在不同的爻之间周流,能够改变爻的量,但爻的阴阳性质,不只是由“动数”决定,也有“静数”的参与。用蓍草占卜的方法,根本不了解阴阳判定的依据,当然也就不知道卦是依据什么确定的。用灼烧龟甲产生裂纹的方法叫“卜”。经文中有“龟”字,颐卦初爻讲“舍爾靈龜,觀我朵頤。”损卦五爻和益卦二爻讲“或益之十朋之龜”,这里的“龜”都是说的阳爻,“十朋之龜”只是形容龜的价值很大,“靈龜”是说这个阳爻在初位,本来的形势很好,如果是“舍爾靈龜,觀我朵頤”,那就是得陇望蜀,贪得无厌,并非说这个龟有多么神灵。从考古发掘上看,确实古人有用灼烧龟甲产生裂纹的方法进行预测的事情,但这完全是迷信,与周易无关。卜辞从形式上看好象是卦辞与爻辞,但卜辞不是灼烧龟甲的结果,而是人们刻在龟甲上的,反映的不是天意,而是人意,另外卜辞也不单独刻在龟甲上,也有刻在兽骨上的,还有刻在玉上的,可见龟甲只是刻字的一种材料,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自从《系辞》中一句“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龜”,仿佛蓍龜就是周易的本原,这实在是一种误解。

周易的预断是靠灵感吗,也不是。经文中没有“感”字,但有“咸”字,有的人把“咸”字就解释为“感”。“咸”字一是出现在临卦,临卦初爻二爻都讲“咸临”,这个“咸”字有皆、悉、全、都等义,说的是“临”的全面性,整体性。临卦初爻“咸临”,是因为这个爻是卦体的基础,一动就会影响全局;临卦二爻讲“咸临”,是因为它是这个卦在天道上的开端,有着强大的喷发能力。这里的“咸”与“感”没有什么关系。“咸”字再次出现是在咸卦,在咸卦中,就有“咸其拇”、“咸其腓”、“咸其股”、“咸其脢”、“咸其輔、頰、舌”等说法,这里的“咸”字当做“感”字解,但这只是说的“感觉”、“感应”,而不是说的什么“灵感”。“感应”是有条件的,必须有“感源”,有“受体”,有直接感应,也有间接感应。就咸卦来说,四爻就是“感源”,其它爻依据与四爻的关系,有了不同的感应。四爻的天道是至上,所以上爻可以说是个敏感部位,爻辞用“輔、頰、舌”为喻。再以震卦为例,震四可以说是“震源”,其它爻依据与四爻的关系,有了不同的震感,有的是“震蘇蘇”,有的是“震索索”,震四至初不合时宜,因此初爻才说“震來虩虩,後笑言啞啞”。感应就是这么回事,灵感不过就是敏感而已。自从《系辞》讲了“〈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以为周易的预断,就是靠灵感,人的灵感不行,就求助于神灵。诚然,在周易经文中,的确有“祭祀”、“禴祭”、“孚乃利用禴”等说法,这是否说周易就是靠着与神灵沟通进行预断的呢?不是的,当我们考察禴祭的主体时,发现祭祀或被禴祭的爻不是甲就是己,甲的取象有很多,社会地位最高的是“天子”、“帝”,还有“王”、“主”、“宗”等,己的取象也有多种,社会地位最高的是“王”、“王母”,还有“祖”、“宗”、“主人”等。这些都是“人”而不是“神”。为什么要禴祭呢?这当是一种对祖先或王权的崇拜,一种精神寄托,一种求助或依赖,好比小孩子在外边打架受的欺负就往家里跑,事情就这么简单,与神灵一点关系也没有。至于睽卦中讲的“載鬼一車”,那是形容狐疑忧虑,并非是说真有鬼魂的存在。

周易的预断是靠科学吗?也不是。关于周易与科学的关系,我们在前面《周易的性质》一文中曾经谈到,周易包含着科学,但不归结为科学,也不能替代科学。周易与科学的主要区别是:1、科学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周易是运用象;2、科学通常是分门别类的反映世界,周易是从整体上反映世界;3、科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是分离的,一个对象可以用多种方法进行研究探索,一种方法也可以用于研究不同的对象,周易的研究对象与方法是直接同一的,研究对象的建立过程,同时也是研究方法的形成过程。4、科学所揭示的本质与规律,只是适用于一定范围,或者说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普遍意义,周易所揭示的本质与规律,是没有范围的,如果说有范围,那么这个范围就是世界,就是宇宙,本质是世界的本质,宇宙的本质,规律则是最具普遍意义或一般意义的规律。据此我们说周易不是科学。但是周易也与科学有相通之处,那就是在反映本质与规律方面,在经得起重复验证,可以证伪,而自身没有矛盾等方面,周易与科学又没有什么区别。这里需要补充的是,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它们所揭示的事物的本质或规律具有客观性,这种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周易则在承认与尊重事物的本质或规律的客观性的前提下,如天道与地道,更注重了人的意志、愿望与要求,如人道。在这个意义上,周易的预断高于科学,仅仅用科学是无法理解周易的预断原理的。

周易的预断是靠现如今还流行的种种方法或程式吗?更不是。算卦的方法或程式,自古至今,多如牛毛,数不胜数,远的有蓍龟法,近一些的有什么“太乙九宫”、“铁板神数”、“梅花易数”、“奇门遁甲”、“八卦筮法”、“六爻纳甲”、“四柱算命”等等,有的早已在历史的长河中湮没,而新的方法却又层出不穷,就连现在的高科技——计算机,也被用来算命。这些方法或程式,打着周易预测的旗号,实际上与周易没有关系,有的完全抛弃了经文,如“四柱算命”;有的似乎是依据经文,却对经文肆意曲解。比如说“六爻纳甲”,单从现象上看是六个爻,也应用了天干地支,好象就是周易,其实只要看看乾卦的卦辞与爻辞,就不难看出乾卦六爻自初至上,是因时递进的,也可以说是与时偕行的,如果是“乾纳甲壬”,那么初二三爻在时间上就没有区别,四五上三个爻在时间上也没有区别,只是三四爻之间有一个断裂,那么乾卦六爻就不是与时偕行。于此可见,被某些人称作正宗大法的“六爻纳甲”,从根本上就背离了周易。再比如说“八卦筮法”,如果知道了六爻是个有机的整体,那么所谓的八卦定位、取象,定时等等,就是毫无根据。传统的或现如今流行的种种方法或程式,虽然繁纷复杂,但其基本步骤不外乎两步,一步是起卦,一步是断卦。起卦的方法也是五花八门,如摇钱、字划等等,最后是得到一个卦;断卦的方法是分析六爻之间的关系,如“六亲”、“六神”、“世应”等等。这些方法或程式,表面上很客观,其实是经不起推敲与检验的,比如说起卦,这里的随机性就很大,一个人命里注定发财,理应是不论用什么方法起卦,也不论起几次,都应当是有财运,但几次都起了同一个卦,这个机会就太少了,很可能是用一种方法起的卦是有财,用另一种方法起的卦是败家;第一次起卦是有财,第二次就是败家,到底应该相信哪个呢?说穿了就是一个“赌”,这里根本就没有什么规律可循。至于六爻之间的关系,的确存在着强弱、先后、终始、接济与伤害等等情况,但却不是什么“父母”、“妻财”、“官鬼”、“兄弟”、“子孙”等等所能概括的,依据这样的程式断卦,只能是胡断、妄断。假如我们给这些方法或程式做个定位,最多也就是对周易预断原理的一种探索。

那么周易的预断原理到底是什么呢?我们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一句是卦体是根本,另一句就是易道是关键,周易预断的依据就是卦体与易道,舍弃或歪曲了卦体与易道,也就不能理解周易的预断原理。

什么是卦体呢?标准的或典型的卦体是一个球体,把球面分成六个等份就是六爻,每个爻在特定的时间内都有九个数,数分为定位数与大衍数两种,定位数固定在爻的中心,永远不离开这个爻,爻与爻之间有渠道连通,大衍数可以在不同的爻之间周流,一卦六爻有七个定位数,其中天数三个,地数四个,由于有一个天数与一个地数轮流“上岗”,所以在特定的时间内定位数有六个。真正可以在不同的爻之间周流的数是四十八个,其中天数为二十二个,地数为二十六个,加上定位数中轮流“上岗”的两个,共计五十个,这就是“大衍之数五十”,由于两个轮流“上岗”的数中总有一个不在岗,所以大衍之数也就是“其用四十有九”。天数与地数的比值一般为一比一点五,特殊情况下为一比一点二五,爻的阴阳性质,是由爻内所包含的天数与地数的数目和比值所决定的,如果天数的总量大于地数的总量,这样的爻就是阳爻,如果地数的总量大于天数的总量,这样的爻就是阴爻,如果天数的总量与地数的总量相等,这样的爻就是“不阴不阳”或“亦阴亦阳”。由于阳爻在一般情况下有六种数的组合,阴爻有四种组合,因此在许多卦中也就出现了“同体异构”现象。六爻当中有三个“对立面”,即初与上、二与四和三与五。每个爻除了与之相对的那个爻以外,与其它四个爻都为“邻”。六爻按照高低可分为三个“层次”,即初爻为一个层次,二三四五爻为一个层次,上爻为一个层次。六爻还可以构成三个“圆圈”,即初二上四、初三上五和二三四五。每一个爻都处在“十字路口”,也就是在方向上有四个选择。卦体只有一个,六十四卦只是卦体的六十四个基本形态。依据二三四五爻的性质,卦体的形态还可以分为平衡与失衡两类,如果是二三四五爻都是阳爻或都是阴爻,或者是二与四相同,三与五也相同,这样的卦就叫平衡卦;如果不相同,这样的卦就叫失衡卦。对卦体的描述大体上就是这样。

什么是易道呢?易道是个总称,包括天道、地道与人道三种,这是三种性质不同的“道”,也就是三种卦爻的运行法则。天道是动态条件下的诸爻关系,也就是卦爻的时间性质,六爻有终始,有先后。地道是静态条件下的诸爻关系,六爻有强弱,有高低上下,有相邻相对,卦体的状态有平衡与失衡。人道是一种外在的规定,是一种观察的顺序,反映了人的意志、愿望与要求。三道性质不同,但它们都依附于卦体,交互作用,彼此消长,共同推动了卦爻的运动、发展与变化。乾卦的天道是甲乙丙丁戊己,人道是初二三四五上,在卦体上也就是下前右后左上。坤卦的天道是己庚辛壬癸甲,坤卦的人道也是初二三四五上,在卦体上还是下前右后左上,这就是天道与人道的合一。不难看出,天道有两条,一正一反,其形状就象一根“拐子”,人道也象一根“拐子”,其间有两个转折。随着卦体的旋转或滚动,天道与人道便分离开来,在卦体上,人道永远是下前右后左上,天道却随着卦体的旋转或滚动拐来拐去,这样从天道上看人道,那就不是一条,在一般情况下就有四十八条,特殊情况下也有十六条。这样在卦爻的运动中,也就不只是“天人合一”,还有“天人相悖”、“天人相背”、“天人相左”、“不合时宜”等等情况。再加上地道的作用,也就出现了“三道合一”、“三道分途”、“天人合一与地相悖”、“天人合一与地相背”,“天人合一与地相左”、“天地合一与人相悖”、“天地合一与人相背”、“天地合一与人相左”、“人地合一与天相悖”、“人地合一与天相背”、“人地合一与天相左”以及“人地合一却不合时宜”等等一些情况。在经文中,“天地合一”就叫“律”,它是客观的,人道顺序就叫“道”,这是主观的。卦爻的运动、发展与变化,既有“律”的作用,也有“道”的作用,归根到底要看谁占了上风。对易道的描述大体上就是这样。

我们说卦体是根本,这是因为卦体是一个数字化的至大无外至小无内的宇宙全息模型,它不是自然物,而是经过高度抽象的“具象物”,唯卦体就是唯物论。我们说易道是关键,这是因为易道是辩证法,它全面地、系统地而且是形象地反映了卦爻之间的种种联系。所以只有正确了解卦体与易道,才能理解周易的预断原理。

【周易的预断原理】(70)  稳定与通达

对卦体与易道的认识,有两点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稳定与通达,稳定与通达可以说是卦体与易道的基本性质,也是预断的基本依据。

在周易经文中,稳定就是“贞”,通达就是“亨”,“贞”与“亨”是易经中用的比较多的两个字。传统易学中,对“贞”较早的解释是《文言》,所谓“贞者,事之干也”,又曰“贞固,足以干事”。唐孔颖达疏“贞,正也”。这种解释,强调的是事物的自身、主体的常驻状态。当然也有把“贞”解释为“卜问”的,比如《说文》:“贞,卜问也。从卜,用以为贽”。其实,“贞”字的本义,就是稳定、稳固或静止的意思。我们知道,稳定是一种状态,是指所处的环境或者心境在一定的时间之内不会轻易变化。与稳定意义相近的有安定、平定、安宁、牢固等,意义相反的则是动乱、动荡、骚动、骚乱等。稳定状态,也可以说是静止状态,一是指某种特定物体在空间上相对于其他物体没有发生位置移动,二是指事物处在量变阶段,没有发生质变。静止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态。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暂时的、有条件的。绝对运动中包含着相对静止,相对静止中存在着绝对运动。正确认识物质运动中的相对静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相对静止,人们才能把握事物的质,认识事物,才能对事物的运动进行测量和计算,才能在事物不具备质变条件时促进事物的量变,为质变做准备。静止是一种特殊状态,但没有静态,也就不会有动态,因为动态寓于静态当中。也可以说没有静态,就等于没有卦爻,当然也就谈不上卦爻的运动、发展和变化。


“贞”有“爻贞”与“卦贞”之分,“爻贞”是指爻的稳固,“卦贞”是指卦的稳固。两者的区别是,如果一个卦中,所有的爻都是稳固的,那么卦也一定稳固,但是一个稳固的卦中,总有不稳固的爻,正是这些不稳固的爻,最终造成了卦变。


构成爻的要素有三个,一曰数,二曰位,三曰时,因此“爻贞”也有“数贞”、“位贞”与“时贞”这三种情况。“数贞”是说爻内所包含的数没有变化,或者虽有变化但天数与地数的比例不变,在这种情况下,是阴爻就永远是阴爻,是阳爻也就永远是阳爻。“位贞”是说某个爻的“位”没有变化,比如说是初位就永远是初位,是二位就永远是二位。“时贞”是说某个爻所表示的时间没有发生变化,或者说这个爻处于静止状态。“爻贞”分为三种情况,在于“数贞”未必“位贞”,“位贞”未必“时贞”,一个爻的阴阳性质没有变化,但爻位却发生了变化,这在周易中是常见的一种现象,比如说“覆卦”,就是“位变爻不变”,例如屯变蒙,需变讼。“爻变位不变”的情况也有,比如复变无妄,就位而言,两个卦的爻位完全相同,但某些爻的阴阳性质却发生了变化。“数贞”、“位贞”未必“时贞”的意思是,一个爻的阴阳性质没有变化,位也没有变化,但它所表示的时间却悄然发生了变化,比如说师初与比初,就爻的性质而言,它们都是阴爻,就爻的位置而言,它们都在初位,但是师初表示的时间是丙,比初表示的时间是壬,两者相隔甚远。“时贞”的意义在于,当着一个爻的阴阳性质长时间不变,我们可以说这个爻处于静止状态,这种静止状态说的是爻的阴阳性质,而不是说这个爻不表示时间或者时间不起变化。从这个角度上讲,爻的存在时间常常比卦的存在时间要久,一个卦从天道上看其存在时间也就是五个时间单位,从甲到己或者从己到甲,所有的卦都是这样,但是一个爻的存在时间却不受这个限制,比如说屯初为乙,是个阳爻,历经蒙上、需初、讼上、师二、比五、小畜二、履五、到了泰五才变成了阴爻,假如我们把这个爻由阳变阴当作它的“寿命”的终结,那么它就存在了三十八个时间单位,这也是“爻贞”与“卦贞”的一个区别。

“贞”字的用法有许多,如“利贞”、“贞吉”等,“利贞”就是适宜或利于稳定或静止;“贞吉”就是保持稳定或静止就吉祥;“贞凶”就是保持稳定或静止会有凶险;“贞厉”就是保持稳定或静止的形势严峻;“贞吝”就是保持稳定或静止的能力薄弱;“贞疾”就是保持稳定或静止会有疾患;“可贞”就是可以保持稳定或静止;“居贞”是指爻位保持稳定;“不息之贞”也是指的爻位保持稳定,但数可以周流;“永贞”是长时间地保持稳定;“安贞”是安静地等待:“利女贞”是适宜女人保持安定;“利君子贞”是适宜君子保持安定;“利武人之贞”是适宜武人保持稳定;“蔑贞”是轻视稳定或静止;“大贞”、“小贞”是说在量大和量小的情况下保持稳定;“利艰贞”是说适宜艰难地保持稳定或静止;“不可疾贞”是说不可迅速地停顿下来,如此等等,总之,“贞”就是稳定或静止。


      “亨”字也是卦爻辞中用得比较多的一个字,对“亨”字较早的解释是《文言》:“亨者,嘉之会也”。孔颖达疏:“亨,通也”。现在一般的解释就是通达,应当说这种解释是正确的。通达或者说是亨,本质上反映的是爻与爻或卦与卦之间的一种由此及彼的关系,在这个意义上说,“嘉之会”也是很不错的。


通达的内容有三个方面,一是数,二是位,三是时。在卦体上有六个“圆圈”,也可以说是六条渠道,每个渠道上有十二个数,如果数处在周流状态,这就是数的通达。卦体上有六个爻,每一个爻有一个位,如果是爻位处在变换当中,这可以叫位的通达。六爻有一个时间顺序,如果是爻能够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这就叫时的通达。反之,如果数不能顺畅地周流,位也不能变换,爻也不能因时而变,这就是“窒”,长时间地处在僵窒状态,其结果不是凶就是死。

通达的方式也有多种,如势亨与时亨、光亨与心亨、来亨与往亨、大亨与小亨、卦亨与爻亨,还有元亨等等。

什么是势亨呢?原来卦体六爻分三个层次,初爻为下层,二三四五爻为中层,上爻为上层,层次越高,势能越大,在卦体平衡的条件下,初爻的支撑力与上面诸爻的压力相互抵消,如果是卦体失衡,中层量大的爻就会压向初爻,这种情况我们就叫势亨。什么是时亨呢?时亨简单说就是“得时”,得时则亨,不得时则不亨。比如说由甲至乙为“亨”,由乙至甲就成了“戕”。

势亨建立在卦体失衡的基础上,势亨的目的在于建立新的平衡。但是,单独的势亨,只能是一种潜在的或可能的亨通,只有与恰当的时机相结合,才能成为现实的亨通。

时亨以势亨为基础,一般说来,没有势,纵有其时也是枉然。势亨与时亨是基本的亨,是其它形式的亨的基础,具有普遍的意义,卦辞爻辞中的亨字,多指势亨与时亨。

    “光亨”一辞,见于需卦,需卦辞谓“有孚,光亨”。对这句话,传统的解释是“光明而通达”,也有把光亨解释为“大亨”者。这些解释,都未能把“光亨”当作一种特殊形式的亨来对待。“光亨”不同于一般的亨通,如果把一般的亨通界定为物质的交流,那么“光亨”倒象是信息、能量的交流,或者说是一种影响力。


    “心亨”一辞,见于坎卦。坎卦辞谓“有孚,维心亨”。对这句话,通常的解释是有诚信维系于心,所以亨通。这种解释,一是把“孚”字解释为“诚信”,这是不对的,二是“有孚”同“维心”连在一起,这也是不对的。实际上“维”就是“惟”,“维心亨”就是说只有“心”才是亨通的。在卦体上,“心”有的时候指四爻,有的时候是指天干之“辛”。坎卦初爻至四合乎天道与地道,所以说是“维心亨”,这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亨”,它可以看作是心灵的交汇。   


往与来,有天人之分。人道上的往来,多站在初爻的角度上,自初而上曰往,反之为来。天道上的往来,多依照时序,顺时为往,逆时为来。卦爻辞中的往来,多指人道上的往来。从卦爻的运行角度看,可以区别为三种情况:一是往亨来不亨,二是来亨往不亨,三是往来皆亨。


“大亨”一辞,见于《彖辞》,屯卦彖曰:“大亨贞”;随卦彖曰:“大亨贞”;临卦彖曰:“大亨以正,天之道也”等等。“小亨”一辞,见于旅卦和巽卦,旅卦辞为“小亨,旅,贞吉”;巽卦辞为“小亨,利有攸往,利见大人”。


    “大亨”与“小亨”是从量上对亨通状态的区分。奔腾咆哮的江河是亨通,涓涓细流也是亨通,但这两种亨通状态是不一样的。在卦爻运行当中,存在着一种既通达又不畅快的情况,这种情况就是“小亨”。如果非常畅快,那就是“大亨”。


    所谓“卦亨”,是指卦的整体亨通,它包括前面说的势亨、时亨等等,只要是整体的亨通,都可以说是亨通卦,反之就是“窒”卦。六十四卦,卦辞中有“亨”字的,一般说来就是亨通卦,没有“亨”字的,一般为窒卦。这样六十四卦又可依据卦爻的运行状态,分为亨与窒两类。亨通卦如乾、坤、屯、蒙等,窒卦如讼、师等。


    一般说来,亨通卦能够自始至终,保持卦体不变,所以卦变中的“原始反终”式,多为亨通卦。而窒卦,也可以叫“穷卦”,因为不能“往来不穷”,所以在卦变中多为“中道而返”式。


    当然亨通卦与窒卦的区分也不是绝对的。有些亨通卦,在卦变中也不都是“原始反终”,例如坤卦是个亨通卦,但坤变屯就是“中道而返”;萃卦也是亨通卦,但萃变升却是“分道扬镳”式。有些卦辞中未标明亨的卦,在卦变中倒是“原始反终”式。如观变剥、晋变明夷等。另外在亨通卦中,也不是所有的爻都亨通;在窒卦中也不是所有的爻都不亨通。

    所谓“爻亨”,指的是一卦中爻与爻的亨通。前面谈到,亨通卦中,并不是所有的爻都通;窒卦中也不是所有的爻都不通。爻亨是相对于卦亨而言,有些形式的卦亨,其实也就是爻亨,例如心亨,就既是卦亨,又是爻与爻之间的亨通。


所谓“元亨”,是说这个卦的“元”是亨通的。“元”有天元、地元与人元之分,卦辞中谈到“元亨”的皆指天元或地元,但也有许多卦的天元或地元被“戕”住,无法通达。要了解卦爻的稳定与通达情况,这就要靠易道,

稳定与通达是一个对立统一,没有稳定,卦爻将不成其为卦爻,反映在现实上,也就是家不成家,国不成国,社会将陷于混乱;没有通达,卦爻也就陷于僵窒,没有发展,也没有变化。依据卦爻的不同态势,有的时候是求稳,也有的时候是求达。屯卦三爻至上是既合天道,也合地道,因此爻辞说是“即鹿無虞”,但此行一则不合人道,二则有损卦体的稳定,所以爻辞又说“君子幾不如舍”。需卦的态势不可谓不稳,但通达的能力有限,所以到了讼卦就讲“窒,惕”,这都是根据卦爻的态势做出的判断。稳定而不失通达,通达而不伤稳定,这就是卦爻运行当中要谋求的完美,用周易的话说就是既“贞”且“亨”。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07-04【周易的预断原理】5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