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为什么我们总在反叛家庭又回归家庭?家庭对于我们而言究竟是怎样的存在?
在讨论婚姻的时候,作者着重指出了人类婚姻本身具有的矛盾性:渴望自由却又需要婚姻。而在对于家庭的讨论中,本书同样清楚地展示了这种矛盾,也就是: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每个家庭都拥有两种特质,一种是有力的保护,一种是特别的烦恼。有意思的是,这两种特质往往是同时让你感受到的。
正如大家在生活中感受到的,你的父母家人总是在无私的爱你,不因为你贫穷或富有,他们就是爱你;而很多家庭里的年轻人却总想着要对抗父母,要逃离家庭。他们当然能感受到父母的爱,但仍然想逃。这就是家庭带给我们的矛盾感。
让我们先来看第一个方面,家庭给予孩子的有力的保护。这种保护最初和最重要的来源就是母爱。对于新生儿来说,母亲就是他全部温暖和安全的来源;而对于母亲来说,孩子也是她所有快乐和慰藉的去处。他们彼此之间是非常忠诚的爱护关系。这种完全无私、无害、带着强烈的温柔和保护的爱,是家庭温暖的重要来源。
因为感受到了这种温暖,家庭对于我们而言就有了一个重要作用:让我们完全放松,展现出自己的本来面目。
什么是本来面目?当我们走出家庭,我们是工人、医生、律师、职场白领,我们总是在扮演一些角色,展示某种态度和做法。当我们与家庭之外的人交流时,我们要注意言行举止、注意沟通方式、注意社交礼貌……简单来说,我们必须得“端”着,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将自己塑造成某种样子,掩饰自己的本来面目,扮演各种在社会中的角色,从而更有利于我们在社会中的生存发展。
而当我们待在家里的时候,因为和父母的关系已经足够熟悉,并且家庭给予我们的氛围是无条件的爱和包容,所以我们可以在累的时候不发一言,直接回房睡觉;我们可以仅仅和父母坐在一起看电视,或者各做各的事,而不需要考虑如何找个话题,让气氛不冷场。
一句话,当我们回到家,我们感到很自由,却又不孤单。
当然你也可以说,作者提到的这种家庭的自由与放松,在我们这个时代已经有所变化了。比如过年的时候我们总会听到年轻人吐槽说不愿回家。因为回去以后要面对来自父母和亲戚的各种“逼问”:工资多少、有对象没有、什么时候要娃……过于泛滥的关爱变成了无形的压力,反而让回到家的孩子感到喘不过气来。
但也正是这个变化,说明了一百年来家庭并没有实质上的变化,印证了本书接下来要提到的家庭的另外一个特质,那就是特别的烦恼。很显然,家庭并不总是让我们感到开心的,那么烦恼来源于何处?
本书认为,家庭之所以令我们感动烦恼,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平凡化”。意思就是,虽然家庭会让孩子们感到自由无拘束,虽然父母会无条件爱他们的孩子,但也正因为这种“无条件”,让父母也看不到孩子的独特之处。
举个例子,当一个孩子第一次在学校登台演出时,父母往往都会去捧场。而且无论孩子演得如何,他们都会热烈地鼓掌;而当这个孩子上了大学,头一次在专业论坛上发表演讲,家里的老祖母可能也会去充当听众。虽然祖母一点也听不懂,却仍然会为这个孙子深感自豪。
父母为你鼓掌,老祖母为你骄傲,不是因为他们真的喜欢你做的事情,不是因为他们真的懂你,而只是因为你是他们的孩子。
正是这样的家庭氛围,让孩子们所做的一切都显得平凡普通,没什么特殊的价值了。毕竟,只要孩子和父母家人之间的血缘关系不变,孩子永远都能轻易获得家人的爱和宽容。
在作者看来,这成为很多年轻人想要逃离家庭的关键原因。因为他们渴望彰显自己的价值,让自己的所作所为显得独特。
家庭的烦恼让年轻人想要逃离,而面对孩子的叛逆,父母也会感到焦虑和手足无措。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这种尴尬关系难免让人感到沮丧,由此就带出了另一个与之相关的话题:作为父母,应当如何面对孩子的成长?以及这种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本书提出了一个在当时看来十分先进、现在看来也毫不过时的观点,那就是:父母应当放手让孩子去闯,去经历属于孩子自己人生应该遭遇的困难和挑战。
实际上,父母总是喜欢以过来人的身份给予孩子种种告诫,殊不知这些告诫对于年轻人都是耳边风。如果他们自己不去走走那条路,不去摔得鼻青脸肿,不去体会那种痛苦,他们也就无法真正获得教训。这就像不去尝尝梨子,怎么知道梨子的味道呢?
在分析了家庭所具有的双重特点,以及父母对孩子应有的态度之后,作者总结了好的家庭应当是什么样的。他认为,一个理想的家庭,就是在孩子小时候给予他温暖的爱、平等的看待;在孩子长大以后给予他适当的建议,而不是强制的逼迫。
至于孩子们总是想要在一定年龄逃离家庭这件事,他想逃就让他逃吧。“逃离”来源于本能,来源于他们想要证明自己的能力、追寻自己的渴望,是自然而然的;而逃离之后的回归也是自然而然的,因为他们在社会上扮演各种角色,总会有疲倦的时候。只有回到家中,他们才能摘下面具、重新成为自己。这也正是家庭对于我们的意义。
3.“不幸”与“幸福”真正的差异在哪里?我们是否可以通过一定的“练习”来增加自己的幸福感?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来看看另外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常常感到不幸福? 如果一个人整天躺在病床上,总是忍饥挨饿,他肯定很容易产生不幸的感受。而实际上,无论是在作者当时所处的时代,还是我们现在的时代,有太多人早已经度过了温饱阶段,但还是常常感到不幸。这样的不幸往往来源于其他的情形:比如欲望的不满足、自己的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巨大鸿沟、内心的冲突与纠结、对未来的莫名担忧、生活的无聊和烦闷等。作者指出,这些“不幸”其实并非真正的不幸,只是你所“感到”的不幸。他认为真正的不幸只有两种,就是贫穷与疾病,因为那是威胁到你生存的。
也就是说,不幸和幸福,说到底只是我们的一种心理感受,而且这种感受往往是被我们“创造”出来的,并不是客观原因造成的。既然如此,我们就可以通过一定练习,让“不幸”的感受转变为“幸福”的感受。
作者结合古人的智慧和他自己的洞察,提供了五个让人生更幸福的秘诀。所谓“秘诀”,其实也没有那么神秘,这些做法的根本目的就是促使你进行一次自我的反思,让你看到生活中习以为常的很多事正是造成自己烦闷不幸的根源,而一些微小的改变就可能带给你美妙的幸福感。
第一个秘诀就是,不要总是回想过去的事。要往前看,不要老是往后看。有些人总喜欢反复去想那些已经无法补救的事,对着已经打翻的牛奶哭泣,这样做除了增加你的不幸感,一点用处都没有。
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第二个秘诀:既然过去的已经过去了,与其一味地伤心哀叹,不如重新开始新的尝试。你只有真正开始行动,才会感受到精神上的快乐。比如你有了一个创业的点子,你把这个点子到处说给朋友们听,这样的兴奋和快乐只能持续一时,很快就消退了;而当你脚踏实地开始创业,把这个点子一步步变成现实,那种持续的成就感将一直激励你,最终演变成创业带给你的幸福感。
接下来说到第三个秘诀,为了人生的幸福起见,你得选择一些合适的伙伴。生活伙伴,事业伙伴,旅行伙伴都可以,总之你得跟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待在一起。我们的老祖宗早说过了,道不同不相为谋,和一些不理解你、不愿意支持你的人混在一起,只能徒增自己的烦恼而已。
第四个秘诀对于女性来说可能特别重要,那就是,不要去想象那些还没发生的灾祸。女人天生比较缺乏安全感,无论是未婚的单身女子,还是已为人妻或为人母者,都容易莫名其妙地担心未来。
要注意的是,本书作者并不是说,我们不应该去为未来做计划、做准备,而是指出,我们对于未来的大多数想象其实是没有根据的,并且是夸大的。整天沉浸在这些类似“幻觉”一样的想象中,而忽略了当下的生活,就有点得不偿失了。
关于幸福的最后一个秘诀,其实是说给那些已经觉得幸福的人听的。作者认为,如果你现在已经觉得很幸福了,千万不要忘了让你感到幸福的那些好品德。比如你一贯勤恳工作,终于实现人生目标或事业有成,成为人生赢家,此时你就应当继续保持对工作的勤恳态度,而不应该变得狂妄自大。否则,好运可能变成厄运,幸福也可能转化为不幸。
总结
首先,我们说到了,两性之间在思想和生活方式上充满了差异和冲突,但这些问题在无婚姻的自由状态中依然存在。而婚姻既满足了我们“异性相吸”的本能,又能帮助我们更深切真实地了解另一个性别,同时锻炼自身的意志和包容力,所以婚姻关系的出现和延续带给了我们最重要的愉悦,也就是精神上的快乐。
其次,我们说到了,所有家庭都同时拥有美好的温暖和可怕的压力这两方面的特质。这使得我们对家庭的态度也是二合一的:一方面,我们从家庭中得到无条件的爱,这种爱却也让家人看不出我们特别的价值,所以我们总想逃离家庭;另一方面,我们在社会中担任各种职务,扮演各种角色,只有回归家庭才能真正恢复自己的本性,因此我们又需要回归家庭。
最后,我们说到了,无论你是贫穷或富有,无论你处在人生怎样的阶段,都可以通过一定的“练习”来获得幸福感。这种练习的核心要点就是:不要太执着于过去,不要去想象尚未发生的灾祸,同时要勇于行动、不要让事情停留在口头上。
除此之外,在“论友谊”这一章中,作者指出,是灵魂与性格的相契合造就了友谊。而友谊和婚姻都一样,必须要有一定的意志才能维持下去。夫妻、父母和朋友,共同构成了人类社会文明的基本组织。在谈到政治与经济对人生的影响时,作者认为,相比婚姻家庭制度的稳固性,政治经济制度则是摇摆不定、持续变化的。但也正是这样不断的冲突,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推动大众的财富理念、自由观念不断更新。
当然本书也有关于它的一点争议。在本书的第一篇章“论婚姻”中,作者对男女本质的不同进行了阐述,其中透露出来的观点,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典型的“直男癌”思维。
作者莫罗阿认为,女人天性倾向于爱和家庭,而男人则专注于外界和行动。如果女人想要支配男人或是改造世界,这女人便很可怕;反之,如果一个男人想要停留在家庭的安乐窝里,不思进取,他也就不是个男人了。
先别急着对这样的说法大发雷霆,实际上,它们并不是莫罗阿独有的。即使在提倡男女平等的当下,这样的观点依然在我们大多数人心中根深蒂固。比如我们往往会认为,一个一心扑在工作上的女人是“女汉子”,一个愿意为妻子洗衣做饭的男人不像个“男人”。
为两性打上不同的性别标签,这其实是一种本能,并延续至今。它帮助我们理解人性,当然也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两性在现代社会的发展。正因为如此,我们才需要去正视这种男女之间清晰的标志及其与现代社会的冲突,在两者不断的摇摆中去追求一种宽容和平衡。
当然,以绝对的方式来区分两性,实际上就是以人为的手段去遏制人性,在社会文明不断进步的今天早已是不合时宜的了。女人也可以上阵杀敌,男人也可以照顾孩子,这只与个人的性格和选择有关,而不应当作为僵化的教条和规则被固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