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今天继续分享《菜根谭》中的第24句话,这句话的意思是:
一个真正会读书的人,一定要让自己和书本之间达到真正的情感共鸣,全情投入,才不会出现浅尝辄止,无法深入其中的境地;
一个真正会观察事物的人,同样需要将自己的情感和事物融为一体,深入到事物的本质,这样就不会陷入只观表象,主观臆断的境地。
1
最近电视中正在热播《理想照耀中国》系列,其中有一集让我印象深刻。
在火车上,《歌唱祖国》的作者王莘正在谱写歌词,并默默地用心中早已谱写好的音调将歌词唱出来,到了感情最深处,又哭又笑,还被对座的乘客误解。
我想,《菜根谭》这句话中的“手舞足蹈”与这里的“又哭又笑”的境界异曲同工,因为只有当自己的思想真正和眼前的作品合二为一时,才会达到这种情深意切的境界。
《歌唱祖国》这首歌,无论是节奏还是韵律都是朗朗上口的,也被一代代中华儿女所传唱,并将爱国的情感真正激发出来。
作词作曲如此,写作如此,读书也需要如此,甚至我们做任何事也应如此。全情投入,往往能够获得至臻的真理。
这里说到我们的读书。读书的目标到底是什么呢?
我觉得读书有两大目标:
第一个目标是能通过读书得到些许收获,从本质上来说,书籍往往会为我们提供一系列科学知识、研究成果、至臻真理以及做事方法,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赋能,加速我们的进步,让我们得到升维。
第二个目标则是能够充分享受读书这一过程,将自己完全沉浸在书籍所蕴含的故事和意识流之中,沿着作者的路径,最终直达真理的彼岸。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既感受到了故事的有趣和精彩,又能通过和作者进行跨时空的对话,学到更多大师的思考模式和做事方法。
要达到这两大目标,那么一定需要在书籍的世界中扎根,将自己的情感和书中的“黄金屋”和“颜如玉”真正融为一体,真正摆脱浅尝辄止,永远浮于表面的境地。
当然,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和书本在情感上融为一体还远远不够的。要反映出一本书是否真正有效,那么就需要看是否能够通过书籍的帮助,顺利完成实践工作,或者说书籍的内容能否转化为灵感,真正为实践赋能。
袁隆平院士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
“电脑里长不出水稻,书本里也长不出水稻,要种出好水稻必须得下田。”
书本只是停留在理论阶段,经过情感的融入和深入的学习,很多人能够将书本中的内容完整吸收,但一旦用到实践中,往往会遇到重重障碍,在实践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书籍尚未覆盖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这些是无法从书籍中获得完美匹配的解答的,唯有在实践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应对挑战、解决挑战才是王道。
我相信袁老在杂交水稻的事业中,更是如此,因为他的事业本身就是一种独创,完全没有相关的参考书籍和研究成果,因此唯有在实践中依靠自己的力量,潜心研究、发现规律,不断创新。
2
当我们在观察和评判任何事物时,我们一定要保持客观严谨的态度。
任何事物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即使是同一个事物,在不同条件或者环境的表现也可能是不同的,所以,任何我们从表面看到的现象往往只是特定条件组合下的表象。
在这个时候,我们如果再综合以往的一些认知和经验,对孤立表象进行判断,那么根本无法推断出事物的本质,也无法直达事物的核心。
对很多人而言,他们在判断事物的过程中,往往采用的是“由点到面”的反向思维,认为从一个或多个孤立的表象中便能推断出全局。
而事实上,“由面到点”才是更为靠谱的方式,即在深入到事物的本质之,对事物形成一个完整的认识,然后才能更好地推断出事物在各方面的表现,即使有些表现尚未真正呈现出来。
对于一个人而言,我们需要知道的不是他对于某一个事物的孤立看法,或是在不同环境下的孤立表现,而是要看他的底层思维和能力,以及是否能够在未来达到某个高度的潜力。
我其实一直认为,很多面试都是无效,甚至说是失败的,而且在整个面试过程中,信息层层损失,因为这些面试往往充斥着“由点到面”的逆向思维。
在这个过程中,面试官和面试者的对话基本上是一问一答的点式问题,一般也是集中在面试者过去做了什么,与当前职位的匹配度如何,这些问题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基本不能汇成一条完整的线条。
点式问题的最大问题是,面试者拥有的工作经历,并不能判断出这位面试者具有足够的能力将现有工作做好,工作经历和工作经验往往并不是等同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面试官会有这样的感触,面试时千好万好,一旦上手工作就不行了。
“由点到面”式的面试,其实是一种内卷化的面试。
其实,要真正全面考察一个人,仅仅靠这些问题是远远不够的,也不能推断出这位面试者所拥有的底层能力和潜力。
我的建议方式是通过科学的方式,设置一些综合性的场景题,这样的场景题既可以结合该职位的实际业务,也可以结合在当前业务中所切切实实遇到的一些挑战。
这里有一点需要注意,无论是什么考核场景,一定要以一种普适的形式呈现,尽可能淡化行业因素,因为面试者往往可能来自于不同行业,他们对于应聘公司的行业并不一定熟悉,如果简单粗暴地套用本行业的内容,那么最终将会对面试者真实水平的评估带来偏差。
通过这些综合性场景的考核,可以看出面试者的多方面能力,比如逻辑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决策能力等,并通过综合性的分析和评估,了解其未来的发展潜力。
在我的职场历程中,我遇到过少数确确实实专注于面试者底层能力和潜力的面试官,当然一般都是在高管级别的,他们问出来的问题就是综合性的问题,同时,在面试过程中,一旦发现面试者拥有的能力或潜力可以挑战更高的职位,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也会直言不讳地说出来,让面试者能够向更为广阔的发展道路迈进,充分激发其蕴含的各种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