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义堂讲《千古家训》:一部《家训》传千古,中华文化再复兴

  今天是山东省图书馆第470期《大众讲坛》,谢谢李勇慧馆长、常安军主任,山东省家庭文化研究会王君峰会长,以及在座各位朋友的光临,让我们一起交流一部关于家风家训的长篇历史文学作品——《千古家训》。

  一、中国历代的家训与“家训之祖”

  在中国历史上很多名人都注重家庭的教育,对儿女耳提面命,谆谆教诲,特别是在晚年的时候,都要对子女有所交代,这就是家风家训。

  2016年,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说:“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遗害社会,正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积不善之家必有余秧,诸葛亮治家格言,颜氏家训、朱子家训都在倡导一种家风。”

  总书记说了三个“倡导一种家风”的家训。第一个是《诸葛亮治家格言》。诸葛亮是蜀汉的丞相,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英年早逝,临去世前,他对8岁的儿子诸葛瞻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你只有安下心来,不要那么多的欲望,你的志向就明白了,你心里不宁静,怎么能实现远大的目标呢?到今天,“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很多人还挂在家里。

  第二就是颜之推的《颜氏家训》。颜之推是南北朝时期的人,颜姓,颜回的后代,他是颜回的第35代孙,今天天下姓颜的人都是这个人的后代,当时南北朝时期也是一个大家族,跟着皇族从琅琊(临沂)到江南去。这一部书成熟于隋朝初年,颜之推记述了个人的经历、思想、学识,以告诫子孙,怎么样教子,怎么做兄弟,怎么样羡慕那些先贤,怎么样勉励,怎么样学习,怎么样写文章,怎么样看待名利,为什么要知足,为什么要戒斗,怎么样养心,怎么样书证,怎么样说话。

  第三是《朱子家训》。明末清初的秀才朱伯庐没当大官,但是他留下了一篇治家格言。他说,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看见富贵的人点头哈腰,看见穷人就骄横得不得了,这样的人太下贱了,骂得多好。不要争讼,不要吵闹,不要多说话,言多必失。还有一句话,我们今天还经常引用,“一粥一饭,当时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这些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话,不仅是他们颜家的话,朱家的话,诸葛家的话,也是我们的民族的传家宝,过去我们的爷爷奶奶,我们的父母,对我们就是这样叮咛的。

  在这三部《家训》中,《诸葛亮治家格言》只有一段,不到三十个字。《朱子格言》只有几百字,而《颜氏家训》是一部浩大的家训专著,和《论语》的章节、字数一样,有20章,1.5万多字!《颜氏家训》作为一部家训专著,代代刊印,被称为“历代家训之祖”“六朝颜之推家法最正,相传最远”“北齐黄门颜之推《家训》二十篇,篇篇药石,言言龟鉴,凡为子弟者,可家置一册,奉为明训,不独颜氏。”

  2021年7月,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七部委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号召要进一步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

  2021年10月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用法律的形式将家庭教育固定下来,不抓好家庭教育,是要违法犯罪的!所以说,传承家训和家风,是一件十分重要而又迫切的事情。

  在这三部流传千古的家训之中,我把《颜氏家训》作者的故事写成了长篇传记文学——《千古家训》。

  二、南北朝混乱时代的颜之推为什么要留下一部家训专著?

  颜之推为什么要写这样一部工程浩大的专著呢?这既是他家族的传统,也跟他个人的经历有关系。

  颜氏家族是一个非常重视家风家训的家族,颜回是孔子的弟子,颜回的父亲颜路也是孔子的弟子,颜路先跟着孔子当学生,后来又把他的儿子颜回带到身边,跟着孔子学习礼乐文化。

  后来,由于北方五胡乱华,汉族人在北方呆不住了,颜之推的九世祖颜含带着大家族逃到了南方,颜含因为帮助东晋立国有功,朝廷给了他很高的荣耀,在他家大门前安上栅栏,官员人等不许从他门前过。颜含却说,快弄开,让大家都来走路。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介绍了颜含给子孙们立的两条家规:“先祖靖侯戒子侄曰:‘汝家书生门户,世无富贵;自今仕宦不可过两千石,婚姻勿贪势家。’”两句话,一是当官不要超过两千石,即当官不要超过太守一级的官员,相当于今天的厅级干部,如果再大了就会牵涉到王权的斗争,斗争可能会非常残酷。二是婚姻不贪权势之家,这样的人家不会好。

  颜之推能写一部家训专著,跟他个人的经历也有关系。他经历了三次亡国,九死一生,一次次当俘虏,一次次面临生与死的选择。他小的时候出生在梁朝的荆州,也叫江陵,他父亲颜协在梁武帝的第7个儿子——湘东王萧绎的王府里当文书,颜之推小时候给王爷家的二儿子当伴读。后来小王爷长大了去带兵打仗,他也跟着小王爷被俘虏了。小王爷被杀死了,敌人阵营里有个人说,这是金陵颜家的孩子啊,颜家是个好人家,别杀这个孩子了!颜之推被当做俘虏押送到南京,金陵沦陷,江南的那些贵族都被杀死了,这些贵族没有一点生活能力,喝酒作诗都是让人代替,出门只坐牛车,听见马叫都吓得要死,战乱到来的时候,很多人就葬身沟壑。金陵颜氏家族的人又把他救了,他跟着湘东王萧绎回到了荆州。湘东王萧绎当了皇帝,就是梁元帝,颜之推就在皇帝身边编书,过了两年安定的生活。梁元帝从南京皇宫搜罗了很多古书,加上新编的,共有14万册。西北面的西魏打来了,荆州陷落。颜之推又一次当了俘虏,被西魏士兵押着去长安。西魏人知道他是给皇帝编书的,有文化,给了他一头小毛驴,颜之推这时候已经结婚了,有一个小孩,带着妻子孩子到了长安,他到长安以后,得不到重用,生活困难,西魏的一个将领说,我弟弟是守边关的大将,需要写文书的人,你去到那里当文书吧。

  他到了北齐和西魏交界处的潼关,老是想着回梁国去,但是黄河的风浪很大,白天都不好过,晚上更是凶险。大年夜,守边的将士都回家过年了,颜之推带着妻子和襁褓中的孩子,夜渡黄河700里,逃到了北齐。这时候,南方的梁朝灭亡了,他回不去了。在北齐,颜之推因为有文采,做了黄门侍郎。他劝说北齐皇帝成立了文林馆,号召当地的文人一起来编书。后来,北周把北齐灭亡了,北周的皇帝很要面子,把文化人都抢过来,用“驷马安车”即四匹马拉的车接到北周来,接来了却不重用这些文人,颜之推一家生活得非常艰难。北周又被杨坚篡位了,建立了隋朝。当时很多人反对杨坚篡位,但是颜之推很高兴,他说新建的隋朝是我们汉族的王朝,国家统一了,这是大好事。他在隋朝积极作为,说国家统一了,语言也得统一,就编订中华正音。他有三个儿子,子孙满堂。他要把这一生的这些苦难、经历的挫折总结下来,就写了《颜氏家训》这样一部煌煌巨著。

  颜之推的后人真的就是按照家训来做的。颜之推的长子叫颜思鲁,在隋朝,颜之推和儿子颜思鲁一起在东宫辅导太子杨勇读书。他的长孙叫颜师古,是唐朝的大经学家,是唐朝初年学问第一的经学家。

  颜之推的五代孙就更厉害了,叫颜真卿,书法和家法一样很正,横平竖直,一点也不含糊,而且颜真卿兄弟为人最正,唐朝末年安禄山作乱,长江以北都沦陷了,皇帝逃到了河北,问这里还有忠于唐朝的人吗?颜真卿和他的兄弟站出来说,我们两个郡还没有投降。唐朝的又一个叛军叛乱的时候,颜真卿都七十多岁了,让他到叛军里去劝说,颜真卿知道不会有好下场,但为了国家他必须去,结果那些判军真把他杀了,颜真卿慷慨就义。

  这个家族一直都是保存着这种家风,一直到最后一代。1949年,77代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颜世镛,国民党离开大陆的时候,要把孔孟颜曾这四大家族的后代全部带到南京,末代衍圣公孔德成先生去了,曾家也去了,孟家也去了,而颜世镛一听说要去台湾,连夜逃跑了,回到了曲阜。他回来是享受荣华富贵吗?不是,孔家是天下第一家,拥有5个省30个县的100万亩土地,而颜家就开了一个中药铺子,也不善经营,家里经常揭不开锅,但是他也要回来。所以这个家训的传承一直到今天,让人十分敬仰。

  三、我的《千古家训》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千古家训》不是对《颜氏家训》的注解、翻译,而是一部长篇历史传记文学,作家出版社、山东文艺出版社2020年出版。主要写颜之推三次亡国、九死一生的人生故事。写出了颜子推坎坷的命运,以及他兄弟们的不同的命运,还有他身边的那些人,那个朝代的命运。

  颜之推兄弟三人一起长大,但是命运各有不同。颜家的孩子从小被父母严格要求,在很小的时候就背《诗经》,背不下来就受惩罚,说话一定要字正腔圆,背不对不许吃饭。颜之推5岁的时候,娘死了,9岁的时候爹死了,他是哥哥带大的,他哥哥颜之仪也有不同的命运。颜之仪文化也很好,但由于父亲的原因,皇帝不相信他,在梁朝不受重视。西魏占领了梁朝,西魏也需要写文书的人啊,西魏重用颜之仪,后来又在北周当了大官。他的二哥颜之善就不行了,他不爱读书,打仗的时候腿断了,成为残疾人,兄弟三人失散多年,国家统一了,才找到了失散的二哥。这本书上还写的另外一个家族——丁家,丁祯和颜子推的父亲颜协都在湘东王那里当文书,丁家怎么教育孩子,丁三说一句好话,当爹的夸半年,给所有的亲戚都说:“你看儿子多会说话!”但是儿子干了坏事,他不仅不对亲戚说,也不批评这个孩子,等十五六岁的时候就管不了了,20多岁的时候,西魏打来了,丁三带着小混混们到街上抢东西,守城的将军把他捉住了,要杀人来祭鼓,把人的血抹到战鼓上,丁祯一看儿子被活活杀死,受不了,跑到城墙上,一头栽下去摔死了。

  这本书也写了各国的皇帝,因为颜之推经历了很多国家,人家都知道他是编书的,文章写得好,他到哪一个国家都受到重用,他跟着梁元帝、梁武帝、北齐后主高纬,见证了这些皇帝的性格和命运。他最初在南京在金陵的时候见到了梁武帝,梁朝就是梁武帝开创的,梁武帝晚年信佛,“南朝四百八十寺,都在楼台烟雨中。”梁武帝几次出家当和尚,他的儿子和大臣,就得花钱把他赎出来,一次拿1亿钱赎回,过了两三个月他又去了,再拿钱赎回来,一连赎了三次,把人心都凉了。侯景之乱的时候,皇宫被包围,梁武帝被活活饿死。他有十几个儿子,第七个儿子就是湘东王,不救亲爹,觉得饿死正好,饿死了以后自己可以当皇帝,但是得把6个哥哥先杀死。等打死了兄弟们,亲爹饿死了,他才救金陵,顺利当上了皇帝,就是梁元帝,多么可恶的家伙!梁元帝特别爱读书,小时候眼上长了疮,他爹光念佛,不给他看病,瞎了一只眼。梁元帝当了皇帝以后,在西魏占领江陵的时候,他说,我那么爱读书,看来读书真没用啊,我要这些书干什么?全都烧了吧!都知道秦始皇焚书坑儒,从汉朝开始,各个朝代都编书,到这时候已经成了14万册书,让这个王八蛋全都烧了,这是我们民族的又一次文化劫难。

  还有北齐后主高纬,颜之推当北齐的黄门侍郎,跟着后主身边写文书,北齐后主好的时候很正常,发精神病的时候就杀人,想出来各种各样的杀人手段。他特别喜欢妃子冯小怜,打仗的时候,带着妃子到晋阳,这个妃子穿上戎装特别漂亮,后主陪着围猎,围完这一场,将军们都说该去打仗了,北周已经攻来了,妃子说:“不行,再来一围!”北齐后主就再围猎一场,结果国家灭亡了。这部书写了各种各样的人的命运。

  《千古家训》这部书非常好看,写出了南北朝后期的大历史风云。比如说侯景之乱,侯景怎么使得金陵城变成废墟的?梁元帝是怎么登基做皇帝的?还有西魏怎么攻打江陵消灭梁朝?隋朝怎么灭了南陈?杨坚怎么建立的隋朝?这样的大历史,颜之推就在各位皇帝身边,大的历史现场书中都有精彩生动的描写。颜之推生活的时期,南方先是梁朝,北边有西魏、东魏,后来,南方到了陈朝,北方变成了北齐、北周,一直是北边两个国家,南边一个国家,这就是后三国世代,直到隋朝统一,后三国才结束。可以说,这本书就是一部《后三国演义》。

  这部书也写出了南北朝时期的语言、服饰和人们的生活习惯,是一部南北朝时期的百科全书。汉族人在历史上是不说“哥哥”这个词的。我们汉族人说“兄”,“兄长在上”,多么文雅。“哥哥”是北方鲜卑族的语言,声音在草原上能传得很远,后来这些词融入到我们中华民族的语言中。那时候汉族人都要席地而坐。北方的胡人平常骑马,腿搭在马肚子下面,叫他盘着腿坐在地上,坐不住,北方人坐胡床,到了唐朝,才有了今天的凳子。书中展示了动荡时代民族大融合的过程。

  因为颜之推是南北朝的文人,和他一起编书的都是文人,文人们要写诗词歌赋,这些诗歌也能够感受到文化的变迁,南朝的诗歌是宫廷体。梁朝的太子萧纲有一首《咏内人昼眠》,写他的妃子白天睡觉,怎么睡?

  梦笑开娇靥,

  眠鬟压落花,

  簟文生玉腕,

  香汗浸红纱。

  意思是,女人梦中一笑,就像花开了一样,发鬓把花瓣压落了,竹席上的花纹印到美女的胳膊上,美女的香汗把蚊帐浸透了。但是到了北方天苍苍野茫茫那样大漠风云的生活环境里,诗的风格大变,战争的残酷,生活的苦难,大漠风云都写到诗里来了。颜之推一首《从周入齐夜渡砥柱》:

  侠客重艰辛,夜出小平津。

  马色迷关吏,鸡鸣起戍人。

  露鲜华剑彩,月照宝刀新。

  问我将何去,北海就孙宾。

  写他从夜渡黄河的时候,特别艰辛,夜里从小平津出来,他骑着马迷惑那些官兵,月亮照着宝刀特别明亮,官兵问我将何去?我说要到北海去,看望一位叫孙膑的朋友。

  这还是宫廷体吗?不是了。

  到了北齐后期,文林馆里的文人大都是从南方来的,他们除了编书之外就是写诗,写七言长诗,不写五个字的那种宫廷体了,从此奠定了唐诗的格局!南方押韵体的宫廷体,加上北方的大漠风云,加上这种气势如虹,就成了李白杜甫的那种七言长诗,这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一种脉络。

  这个书的每一章的目录,就是一首乐府诗:

  春到长江边,子生寒食间

  北风侵江南,牙牙学诗篇

  母死父身亡,城东新坟添

  不爱听老庄,及早加冠冕

  初为金陵客,寻亲到长干

  旧巷得佳偶,拜祖老虎山

  遭逢侯景乱,被俘上敌船

  战火焚金陵,遇主得回还

  归家惊妻子,辅王登金銮

  校书比才华,小儿降人间

  江陵陷落日,焚书罪滔天

  亡国遭远驱,悲惨绝人寰

  铁心归旧国,渡河过天堑

  国新归路断,月圆思故园

  天池独醉客,贬官北行远

  一颗平常心,赵州人称赞

  再入邺城宫,黄门最勤勉

  苦心天不负,成立文林馆

  凝心编《御览》,煌煌成大典

  闲暇赛诗篇,文友被屠斩

  北齐要亡国,临危守平原

  驷马入长安,兄弟终相见

  麟趾为下士,叹息咏鸣蝉

  糠团难下咽,长赋泪涟涟

  隋朝大统一,新城新家园

  中华有正音,家训代代传

  这首一韵到底的乐府诗,既是对每一篇故事的提炼,也体现了这本书写作的水平。

  四、我为什么要写《千古家训》?

  为什么要写这样一部书?南北朝时期的家训和我有什么关系?和今天有什么关系?

  我长期在孔孟之乡济宁工作和生活,担任过孔子文化节的副主任、中华文化标志城办公室的副主任、济宁文物局的副局长,现在又干政协文史工作,写了《大孔府》《大运河》《鲁国春秋》《北游记:苏禄王传》等多部长篇历史文学作品。我看到习总书记说的《颜氏家训》,觉得南北朝风云激荡的历史、颜之推一家的悲欢离合真是太有故事了,就想用文学的形式展现《颜氏家训》的形成史。

  南颜之推除了写《颜氏家训》之外,也写了一篇长赋,叫《观我生赋》,意思是“看我这一辈子”。因为北朝时期的文人都爱写长赋,有个大文人庾信,最初也写宫廷体,写得很艳丽柔软,到了北周开始写长赋,写了《哀江南赋》,庾信为江南的沦陷而悲哀和叹息。颜子推没有像庾信那样只是哀悼江南的命运,他说,南北朝300年来,中华民族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厄运,仅仅是我个人的不幸吗?或者仅仅是国家的不幸吗?是,但又不全是,归根结底,这是我华夏文化的厄运!华夏文化一次次被少数民族的铁骑践踏和蹂躏,一次一次被灭亡,作为汉族的你我,我们秉承着诗书传家的汉族文化,又怎么可以免祸呢?!

  在南北朝时期那样大动荡的时代,一个文人在家国沦陷之后,在几经生死之后,依然保留着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与努力,编写文化典籍,订正中华音韵,传承家风家训,呼唤中华文化复兴,颜之推的呼唤让我怦然心动,流泪不止。从颜之推到现在1400多年了,在1400多年以后的今天,我们听到先贤对中华文化悲壮的呼唤,怎么能不动容?怎么能不接过圣贤的薪火?把中华文化的火炬高高地举起来,传下去,把个人梦、家庭梦融入到国家梦民族梦之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汇聚磅礴力量!

  这里我也谈一下我对中华文化的认识。有一个经典的说法,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国,古巴比伦、古希腊、古印度、古中国,其他三个文明都灭亡了,只有中华文化没有灭亡。殊不知,中华文化中间也经过了一次一次的蹂躏,一次一次的灭亡。比如说是秦朝,比如说南北朝,比如说金朝,比如说元朝,比如说清朝,一次次铁骑踏来,把我们的人杀了,把书烧了,要我们服从那种野蛮的文化,但是,一代代浸润着中华文化的人们,不甘心这种蹂躏,把恢复中华为己任,把我们的书、经卷再重新拾起来,找到我们的根,找到我们的魂,找到我们民族复兴的力量,把文化的薪火重新点燃起来,举得高高的,照亮东方的天际!

  今天,中华文化又一次走在复兴的道路上。从“五四”以来,特别是一次次运动,对中华文化的破坏、对孔孟思想的践踏是很深的。我们今天也应该像颜之推这样的先贤一样,在痛心疾首之余,既要大声疾呼,还要身体力行,让我们子孙记住我们的根,记住我们的文化,让文化给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磅礴的力量!

  十九大和十九届六中全会都提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我理解,这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两创”决不是一层层传达文件,而是要带着炽热的爱,把优秀传统文化咀嚼、消化、吸收,用今天的语言、今天的艺术形式呈现出来,开出时代的花朵,芬芳千万家。

  五、《颜氏家训》里的格言警句

  《颜氏家训》有什么格言、警句能够传到今天,让我们今天还能够怦然心动?

  “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你既威严而又爱,那么孩子他就能有孝心,敬重大人,把大人说的话当成正经事儿,但是你不威严,光有溺爱,孩子他就不敬重你,将来他也不会孝顺你,所以说,得威严而有慈;

  “教妇初来,教儿婴孩。”教孩子的时候,一定要在小孩很小的时候就要教育他,不要等到他叛逆了,十五六岁管不了的时候,已经成为社会危害的时候,你再管他。现在有的孩子很难管,他整天玩手机玩游戏,大人把手机给他没收了,他干什么?他跳楼,你说情何以堪?刚娶一个新媳妇来的时候,一定那个时候就告诉她,我们家里是什么样的一种家风,别一开始像娶皇帝的女儿那样伺候着,将来她会一直让你伺候。

  “积财千万,无过读书。”家里有积财千万,有那么多的黄金白银,都不如读书好。

  “幼而学如日出之光,老而学如秉烛夜行。”小孩子学习就像早晨的太阳一样,年老了再学习就像举着蜡烛一样往前走路,它也比没有灯光好。就像我40多岁了才开始写这种长篇历史作品,但是你只要努力永远不晚。

  “多为少善,不如执一。”你干了很多事,但是没有一个干得好的,不如干一个事儿把它做好。

  “习散成懒,习懒成病。”你整天很闲散,整天很懒,你越来越懒,就是病,啥事也干不成,这一辈子就完了。

  这就是我今天和大家交流写作《千古家训》的体会。

  谢谢大家!

作者简介:杨义堂,济宁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工作室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兼职教授,出版长篇历史文学作品《大孔府》《大运河》《鲁国春秋》《千古家训》《北游记:苏禄王传》《抗战救护队》《昆张支队》等,出版儒学专著《祭孔大典》《新乡贤归来》等,创作歌曲《孟子》《孟母》《运河长》《尼山情》《九龙山》等,获得了泰山文艺奖、山东省文艺精品工程奖、乔羽文艺奖、日本孔子文学奖等。

你可能感兴趣的:(杨义堂讲《千古家训》:一部《家训》传千古,中华文化再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