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小鞋子》后一些杂乱的感想

《小鞋子》又名《天堂的孩子》,是由马基德马基迪执导的,影片上映于1997年,是伊朗首部入围奥斯卡的影片。阿里和莎拉的家以及他们生活的区域都极为贫穷,和天堂怎么都联系不到一起,但周围人散发的人性之光,让穷困的孩子们,仿佛置身天堂。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贫穷家庭中的孩子阿里,不慎弄丢了妹妹唯一的鞋,不愿意父母为难去借钱,就瞒着他们,和妹妹共穿一双球鞋上学。听同学说参加一个长跑比赛,如果得到第三名就可以得到一双运动鞋作为奖品,他就想尽办法去参加这个比赛,准备拿到第三名的成绩,为妹妹换得一双鞋。可是事与愿违,他得到第一名的成绩,垂头丧气的回到家中。此时,父亲正骑着自行车往家里赶,车后座的框子里放着两双鞋,一双白色的男士球鞋,一双红色的女士小皮鞋。

电影的主题很丰富,家庭教育、亲情、真善美、贫穷和希望等方面都有很打动人的阐释。

父亲为教堂服务打碎糖块时,自己喝茶需要放糖块,要求孩子为自己放家里的糖,不贪占别人的便宜,窥一斑而知全豹,这家孩子一定不会因为贫穷而贪占不属于自己的东西。邻居老人有病,妈妈做好汤让阿里给老人送去,老人又抓一把吃的让孩子带回去,邻里关系就在这样的互相关爱中变得更和谐,孩子们在这一接一送中变得更善良,更懂得关爱他人。在这样的家庭中的孩子必定是善良的,阿里为了让妹妹高兴求得妹妹的原谅,把老师奖给自己的笔送给妹妹;妹妹找到自己丢是的鞋子,发现小姑娘的爸爸是盲人后,放弃去要回鞋子的想法。他们的善良与纯朴,让贫穷之地暖意融融。

父亲虽然穷但对未来还是充满了希望,想办法挣钱改善家里的生活。和阿里一起到富人区找活干挣到钱后,回家的路上,兴奋的谈的是为孩子每人买一双鞋子和家里未来美好的生活,阿里却让父亲给妹妹买鞋子,他们想到的都是别人。这种温情的瞬间让贫穷不那么张牙舞爪,让生活在贫穷中的人充满未来美好的希望。

阿里一家人虽然贫穷,但充满温暖,父母给了孩子很好的教育,孩子也体贴懂事,但最打动我的是和孩子年龄不相符的忧郁眼神和一直集中在鞋子上的视线。导演深谙人的心理,用这些镜头充分的表现了出来:我们越在意什么,眼里就只能看见什么。

阿里弄丢了妹妹的鞋,让妹妹和自己共用一双鞋子,因为要错时交换鞋子上学,总是迟到。他心心念念要还给妹妹一双鞋,原本不想参加长跑比赛,但因为第三名奖品是一双鞋,就苦苦哀求体育老师要参加比赛,目标就是跑到第三名。当跑了第一名,所有人和他合影时,他却心里无比难受,一直低着头眼含泪水,没有因为得了第一名而兴奋。

阿里的妹妹因为穿着哥哥的球鞋上学而自卑,一直低着头看着别人的鞋,就连课间,她视线一直都集中在别人的鞋子上,才会意外发现被哥哥弄丢的鞋子穿在一个小女孩的脚上。

这部电影,除了关注“亲情、希望、善良”等主题外,关注这样的现象也是很有趣的一件事,在我们生活中这样的现象比比皆是。我们看到的事物不是事物的全部,我们看到的只是我们想要看到的,“我们头脑里存在无数思维的盲点,我是无法知道那些我们不知道的东西,我们也只能看见那些我们眼睛所能理解的事物。”认识到这些,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的看待事物,认识这个世界。

你可能感兴趣的:(观《小鞋子》后一些杂乱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