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一一学而时习之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是论语中的第1句话,大家耳熟能详。但是这句话其中的深意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读得懂的。不同的认知层次,会有不同的理解。

结合自身,我认为这三句话分别从三个层面在教会我们如何学习。即:在践行中学习,向他人学习,向自己学习。我们只有把这第1句话学好才能学懂论语这本书。第1句话学明白了,终生我们都会学习。

学而时习之是在践行中学习

所有的学习都是模仿,模仿就是实践。我们从小到大学知识都是在模仿中得到的。我们在模仿中学会了吃饭,走路和说话,学会各种技能,学会与他人沟通的能力。

学就是行动,反射是要将自己学到的知识体现到行动中去。

因此我们学习《论语》也就是要模仿孔子,他是如何说的,如何做的,我们如何去效仿学习。

学习《论语》不仅仅是我们知道了一些规则就算是学习了,更为关键的是怎样去提升自我的修养和领导力,怎样去改变自己。

人人皆可以为圣人。但是如何做圣人呢,只需把圣人说的道理都记住了,在日常的行为中,待人接物中,都去用心的想一想圣人是怎么做的,自己该如何做?这才是真正的学习。

很多人会把学而时习之,误解为经常的去温习和复习,固然有一些温故而知新的概念在其中,但是只是知道不去实践会永远得不到的,知识永远是知识,转化不成自己的能力。因此最需要的就是行动去践行,只有行动到位了,才是切己体察,才是知行合一。

有朋自远方来,是学习的契机

“朋”,是同类,是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很远的地方来看你,那可是人生的一大乐事,是最好的向他人学习的时机,也是检验自我的时刻。

可是这样的一个行为在过去和现在都有被大家不接受的情况。

在我们物资困乏,经济拮据的时候,家里来的客人就意味着多了一张嘴,剩下的日子恐怕要靠借贷才能度过。人们对于远方来的客人大多是恐惧状态,是被当时的物质条件所局限。

而现在我们不再面临经济上的压力的时候,可是希望保持一贯的工作生活节奏,不被他人打扰的人群在日益增多。家中来了客人,恐怕就要分散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致使很多计划中的事情都无法完成。

如果我们转变观念,把朋友到来作为一种学习的最佳时机,就不会出现以上左右为难的情绪了。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名师指路。不管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和家中的普通客人,在某种程度上都是我们的老师。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终极的目标是学会了解社会,并且提升与形形色色的人交往的能力。而来到家中的客人不正是让我们近距离学习和观察的对象吗?

如果客人的层次和水平高于我们,会为我们解开很多的困惑,并且指点迷津。这可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一件事。

如果到访者的层次不如我们,我们也能够从探究原因的方面,扩大生活的阅历。

也正如孔子从来不挑剔自己的弟子一样,他也在教授不同天资弟子的时候,提升自己的修为。

人不知而不愠,倒逼自己成长

有一句话讲:懂得比爱更重要。遇到能够理解自己懂得自己内心思想的人,应该是人生的一件幸事。但是生活不可能是一帆风顺,随心所欲,很多时候总会碰到一些突发意外情况。

明明自己的本心不是这样,但被他人误解。明明自己有才华有能力,但是别人不承认,明明自己需要帮助,但是别人却视而不见。这一系列的不知的确是让人挺伤感的。

但话又说回来了,与其要求别人不如要求自己。形成这样的局面,有没有从自身的角度来反思自己的行为呢?是不是我的做法让他人误解了?是不是我展现才华的时间和场合不对?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是不是我的求助意愿不够强烈,而只是别人没有察觉?

碰到被别人不理解的时候,如果一味的只是要求对方,而不去思考自己如何去改变。我想人生就会过得很纠结,很抱怨。而心胸和眼界也会越来越小。

多从自身找原因多去提升自己,才应当是会学习的表现。

《论语》的核心思想是教会人们“恕”。只有境界高的人才能做到,有容乃大。因为他有足够的包容心,在理解到他人的同时也理解到了自己,从而形成了和解。

学习应当是现代人最应该具备的一项技能了。不会学习的人,不仅个人能力无法提升,而且还会因为对变化的世界的不理解过得很纠结,郁闷。如果想追求更好的人生,那么就老老实实的以孔老夫子为老师,以《论语》为教材,学习学习的能力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一一学而时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