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仰止

      ――读《把班级还给学生》有感

一本书,就是一座山。山和山是不同的,它也就决定了你读的效果。

很久没有好好读完一本整本的书了。专业的生涩,总觉得一会半会的读不进去,翻两页就束之高阁。文学的还好一点,看的多一点,但大都也是读着读者就停止了,更多的情况是浏览手机上的文章,觉得好了,咔嚓一下截屏,保存,有空了摘抄。

开始读《把班级还给学生》也一样,有故事的愿意看,速度快。理论性的也快,因为不想费劲深思。不知道是不是在网上浏览文章的后遗症。

读第二章《运筹帷幄之中――制订好工作的计划》,很快一目十行的读完了。正好元旦开学是语文课,我问孩子们:期末考试马上要到了,需要开始复习,我们呢得制定个计划,课本上的读读背背,重点段落,词语都得复习,你们是想先复习哪一块?

天性使然,都选简单的读读背背。

那好,我们就先复习这个吧。那怎么复习呢?每天一个练习。

嗯,孩子们都说太少。

那好吧,再加一个,两个吧。

都同意了。于是孩子们开始复习背写。

我心想,回去之后再把其他的重点内容再制订个详细一点的计划,以备后面的复习。

读,简单;做,难。

晚上浏览空间,看到郑老师的更新,说读书毕竟是一件专业的事,于是我决定重读第二章,因为我觉得我也应该有所规划了。第二次读,大不一样了,短短不到十页的文章,光读读就觉得累。我还真不知道制定一个班级计划,带好一个班,需要做这么多前瞻性的工作。我觉得我还是班主任吗?只是有一个名叫“班主任”的称号。

我担任班主任一年多了,自我感觉还挺好。对孩子们一视同仁,不偏带差生,也不另看优生。抽屉里常备着红糖;孩子们感冒了,父母不在,我带她们看病;我教他们互相照顾,互相帮助;很少粗暴的对待他们。上次学习好几天,孩子日记上就写:语文老师,去学习,好几天才回来,不知怎么回事就是不高兴。我看了心里暗自发笑,孩子们也有小情绪。除了这些对孩子的爱不用学,其他的事情都是现学现卖。

刚接手班级时,听了康秀兰老师“老班话幸福”的讲座,我也制订了班规,制度全部都是激励性的,加星表格也都打好了。现在想想不知道怎么回事,根本连发都没发。

知道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可以增强孩子们的责任心 ,我把班里的卫生工作分配到每个人。后来学生家长找我,嫌他家孩子天天擦黑板,说粉末有致癌物而且还天天晚走,我只好又改成了值日组。后来班会上我对家长做了解释,说也是为了培养孩子坚持的毅力,但那家孩子的家长没来,出去打工了。

听了管宗珍老师的讲座《班级文化建设》,又从网上看到张玉石老师发的瓶栽图片,虽然是秋天,仍然也种上了瓶栽,虽然现在深冬无精打采的样,但孩子们照顾的很上心。

但我读了郑老师,班级工作计划的制定,觉得我做的真是太微不足道了。当初要做好班主任的豪言壮语瞬间被泼了一盆冷水,郁闷了半天。我好像啥都没有,更可笑的是,我根本没 有 制 定 计 划 的 意 识 !!!更无从谈起结合科任老师,家长期望,学校安排了!我也对班级有抱负,那就是搞好成绩,家长需要,我们也要因此评比。我也有自己的想法:让孩子快乐学习,成为一个健康快乐阳光向上的人。具体怎么实施就没了,我也不知道怎么实现,随心而来。好笑!

读,简单;做,难。


或许我无论如何也做不到像郑老师这样详细、高瞻远瞩,但是我总算有了点制定计划的意识,从无到有,也算是一种进步吧。

正如书中所说:

想要做和一定要做是两个层次。班级工作计划的编制,只是班主任连续创造活动的开始。制订了计划而不去贯彻执行,或者马马虎虎,那么计划只是一纸空文,毫无意义。贯彻实施工作是班主任工作中时间最长,作用最持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本好书,就是一座巍峨的高山。匆匆路过很容易,难得的是驻足欣赏。路过的时候是淡然的,就像快速浏览;而驻足欣赏,则需要自己去爬,去行动,去实施,之所以读就会觉得累,是因为你是抱着做的态度。

累是好事,那是在走上坡路。就像河蚌,没有那粒沙的磨砺,怎会有珍珠耀眼的芳华。

好好爬山。一点一点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高山仰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