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读后感-如何做到头脑极度开放

头脑封闭是你无法认识到自身的缺点,只能从单一的角度看待复杂的世界,容易陷入思维的盲区而无法获得事物的真相,从而导致决策失误带来不可避免的损失和打击。

影响合理决策的两个最大的障碍是自我意识和思维盲区。

*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每个人潜意识里的防卫机制,它使你难以接受自己的错误和弱点。每个人都有根植于内心深处的需求和恐惧,这些需求源自于大脑中的一些原始部分,如杏仁核。这些区域会凭借原始本能处理事物,做出本能反应。更高层次的意识源自于大脑皮层,具体的说是“前额皮层”,这里是大脑里最具人类特征的部分,会通过这部分清醒地感知在做决策和应用逻辑和推理。这就好像每个人体内都有两个不同的自己,一个是“有逻辑和意识的你”,另一个是“情绪化和潜意识的你”,当有人与你意见不合时你本能的反应是这是对你的攻击,你会变得愤怒,这是较低层次的你控制了你的大脑,使你无法通过合理的逻辑解释自己的行为。

*思维盲区

思维方式决定了你看待事物的角度,从而得出不一样的结论。例如有些人看待事物只能看到某个局部,有些人却可以看到全局;有些人思维是线性的,有些人具有发散思维。如果你跟大多数人一样,那么你就不明白其他人看待事物的方式,也不善于探求其他人的想法。换句话说,你是一个头脑封闭的人,有太多的先入为主。头脑封闭的代价极为昂贵,当其他人向你展示各种美妙的可能性和可怕的威胁是,你会视而不见;当其他人可能是建设性甚至是能救命的批评时,你也不能领会。

如何做到头脑极度开放

诚恳的相信你也许并不知道最好的解决办法是什么,并认识到与你知道的东西相比,能不能妥善的处理“不知道”才是最重要的。记得在傅盛讲的认知四层次中,最低层次的认知就是你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这是最可悲的事情。

认识到决策应当分为两步:先分析所有相关信息,然后再做决定。大多数人不愿考虑与他们已经得出的结论不符的信息,听听其他人的建议并不会消弱你独立思考、自主决策的自由,只会让你拥有更宽广的视角。

不要担心自己的形象,只关心如何实现目标。致力于做出最佳决策的人很好坚信自己已经掌握了最好的答案,他们承认自己有缺陷和盲点,并总是了解的更多,以克服缺陷和盲点。

认识到你不能“只产出不输入”。不要总是试图表达自己的观点(产出),而忘记给你充电(学习)。

谨记,你是在寻找最好的答案,而不是你自己能得出最好的答案。最好的答案不一定是你想出来的,你可以从其他人哪里找。如果你这真的能够客观的看待事物,你必须承认,你总是拥有最好的答案的可能性很小。

搞清楚你是在争论还是在试图理解一个问题,并根据你和对方的可信度,想想那种做法最合理。如果双方水平相当,争论就是合理的;如果一方在这方面明确比另一方更有知识,就应该让一方做老师,另一方做学生去请教。要做到这一点,你必须理解“可信度”这一概念。“可信”的人有两个特征:曾反复在相关领域成功找到答案(至少成功三次);在被问责的情况下能对自己的观点做出很好的解释。

你可能感兴趣的:(《原则》读后感-如何做到头脑极度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