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分享(附上好句摘抄)

《异类:不一样的成功启示录》

《断舍离》

《爱的五种能力》

《亲密关系》

《蛤蟆医生去看心理医生》

《早起魔法》

《逆转:弱者如何反败为胜》

《生活需要断舍离》

《高敏感是种天赋》

《极简生活法则》

《被讨厌的勇气》


决定你是谁的最强大因素来自你的内心


获得真正的自由需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问题不在于世界是什么样子,在于你是什么样子


当你急着奔向未来的时候,说明你已经不喜欢现在了,当下才是生活的真谛


以前我们裹足不前,可以怪父母怨社会,而阿德勒的哲学却完全把人生责任和选择的权利交给了我们自己。


我们其实一直都很自由,真正让我们裹足不前的,原来正是我们自己。


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人并不受过去的原因所左右,而是朝着自己定下的目标前进。


重的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王小波说过,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我理解这里的“无能”,不是没能力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业,而是连自己都管不住的无力和挫败感。


根本没有“与生俱来的天才”—花比别人少的时间就能达到比别人高的成就


不存在“劳苦命”—一个人的努力程度比别人高却无法比别人更优秀,那些在某方面顶级的人,不只是比其他人更加努力,而是比其他人努力十倍,甚至百倍


断舍离的奥义不只是“扔东西”

斩“断”物欲

“舍”弃废物

脱“离”执念


断舍离注重的不是物品,而是空间


与亲密的人沟通

不评论对错

不直接给出你的建议

引导对方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

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对方身上


亲密关系阶段

绚丽,幻灭,内省和启示


能帮你做出有效沟通的八个纲要问题

我想要什么

有没有什么误会要先澄清的

我所表达的情绪,有哪些是绝对真实的?

我或我的伴侣的情绪,是不是似曾相识

这种情绪是怎么来的

我该怎么回应这种情绪

情绪背后有哪些感觉

我能不能用爱来回应这种感觉


一旦你以接纳去回应痛苦,刺激便不再需要,它会和受苦一并消失


名义上是改进自我,而真正目的是改进他人。即使我们参加的初衷是为了疗愈自身,但我们往往有个潜在的动机:要让自己有能力来改善生活状况,我们的关系,或我们的世界


你的亲密关系伴侣,是来帮助你更加认识自己,进而疗愈你的创伤,最终找回真正的自己,因此,亲密关系是通往我们灵魂的桥梁


你变得不大愿意操纵伴侣,让对方满足你对重要性和归属感的需求,而且你们变得更加关注并支持彼此的偏好,没有了粘连那令人窒息的束缚,你会发现自己和伴侣都有的自由感,当伴侣选择跟随自己的偏好时,你会真正的支持对方,哪怕这意味着他们会离开你单独航行,选择跟随自己的偏好去他们想去的任何地方—而且无论离开多久,你都支持


在当今世界,安逸或许是分心的最高境界,是成功的死敌。没有什么能比安逸能让你更快束手就擒,更在放松警惕,更容易心不在焉。


我们花了很多时间思考声望,丰富的资源和作为精英机构的一员是如何让我们变得更好的,但却没有花足够的时间思考类似的优势是如何限制我们的选择的。


当你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时候,你会发现一片意料之外的自由之地


不要说教,不要宣扬我们的观点,不要试图改变他人,不要广而告之,甚至提都不要提


事情搞砸时,对自己好一点。在年岁渐长而智慧没有随之增加的过程中,宽容并接受现实是必不可少的一种生活态度


活得尽量有尊严,尽量少伤害别人,待人不卑不亢。


大喊大叫是失去自我控制的表现。


保持信念是我们自己的事儿,试图改变他人就是伪善


放手和离开意味着我们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我们掌握着决定权,不是被操纵的对象


别把美貌这一优势太当一回事,不然他会成为你修炼路上的负累


知世故而不世故,历世事而存天真


如果伯乐不来找你,那你就自己奔出去,如果没有贵人出现,你就变成自己的贵人


做自己,爱自己—致麻木世界里的高敏感族


追求优越性并不是通过与他人的竞争来完成的


不能等着别人发生变化,也不要等着状况有所改变,而是由你自己勇敢迈出第一步


倘若你自己都不为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那还会有谁会为自己而活呢


孩子学不学习或者跟不跟朋友玩,这原本是“孩子的课题”,而不是父母的课题


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只要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改变


辨别究竟是谁的课题的方法非常简单,只要考虑一下“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


干涉甚至担负起别人的课题这会让自己的人生沉重而痛苦。如果你正在为自己的人生而苦恼—这种痛苦源于人际关系—那首先请弄清楚这是不是自己的课题,这是减轻人生负担,使其变得简单的第一步


你太在意别人的视线和评价,所以才会不断寻求别人的认可。人为什么会如此在意别人的视线:因为你还不会进行课题分离


他人如何关注自己,又在多大程度上满足自己的欲求?受这种

认可需求束缚的人看似在看着他人,但实际上眼里却只有自己。失去了对他人的关心而只关心“我”,也就是以自我为中心


你不是世界的中心,只是地图的中心


迷失自我的时候,我们一起共勉

你可能感兴趣的:(书单分享(附上好句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