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边有个小卖部》:王莺莺告诉我们的道理,希望每一个人都能懂

《云边小卖部》有一个王莺莺,别误会,她不是一个小女孩,她是刘十三外婆,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太太。王莺莺这个人的性格和她的名字大相径庭,但是,她却是一个令无数成年人都感动的角色。

今天说的不是王莺莺,为啥呢?因为这本书我还没有真正看明白。纵观全文,我只看懂两个字就是“故乡”。

这是关于《云边有个小卖部》的第13篇书评,这篇文章的主题是“故乡”。关于故乡,我的认知一直停留在老家这个概念,因为河南是大部分华人的“老家”。

我像刘十三一样,或者说刘十三像我一样,貌似我比刘十三要大一些。我很早就知道了《在山的那边》这首诗。

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

——山那边是什么呢?

妈妈给我说过:海

哦,山那边是海吗?

于是,怀着一种隐秘的向往

有一天我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

可是,我却几乎是哭着回来了

——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

小时候,我渴望去看“山的那边”的故事。读了《平凡的世界》以后,我像孙少平一样,更渴望去“山的那边”;我像刘十三一样,想离开王莺莺,去大城市闯荡。

小学、中学、大学,我越走越远,越走越不开心,我想家了。

虽然“山的那边”风景如画,虽然“山的那边”有三千繁华,但是一次次离家,一次次分别,我感觉累了。就像朱自清所说,热闹是他们的,我却无福消受。

读过《云边有个小卖部》的朋友都知道,刘十三在“山的那边”的生活并不容易,失业加失恋,最后被王莺莺用两瓶米酒灌醉后,用拖拉机拉了回来。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尤其是在外打拼的游子。

一个人在大城市,举目无亲,一切都要靠自己。每天都得为了活着而努力,要不然生存都是问题。所有的苦辣酸甜都要一个人承受,别说安慰,连个诉苦的人都没有。

撑不下去的时候,我就会想起老家,想起老家的幸福,因为家是我们永远的港湾。无论都什么时候,“老家”不会嫌弃我们,更不会抛弃我们。

刘十三的老家只剩下王莺莺一个人,可是一个王莺莺却成为了刘十三最大的依靠和避风港。

直到王莺莺死了。

02

什么叫故乡?

王莺莺说,祖祖辈辈埋葬在这里,所以叫故乡。

现在貌似已经没有人说“故乡”这个文绉绉的词了,都是说老家。比如,你老家是哪儿的?老家还有什么人呢?我们明天就回老家,等等。

直到看到王莺莺这句话,我才明白“老家”和“故乡”的区别。

老家,是我们还回得去的地方;故乡,是祖祖辈辈都埋葬在那儿的地方。

父母在,家就在。

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我是独生女,嫁到了外地。如今父母过世,家里没有一个人,房子也给我的堂弟了。现在过年,我连家都没了。每年回去上坟的时候,在堂弟家吃一顿饭。晚上都是到城里住宾馆。如今我特怀念小时候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光,可惜再也回不去了。

徐帆在《唐山大地震》中说过:“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刘十三失去王莺莺,故事中的女儿失去了家,故乡只是她坟前的一堆灰。

我们呢?拥有的不知道珍惜,失去的在追悔莫及。只要父母在,家就在。有时间常回家看看吧,要不然,等到有那么一天,老家变成故乡的时候,后悔也来不及了。

写得不好,但是大致意思还是有的。趁有时间多回去看看父母,多尽一份孝心,比什么都强。

最后,时光溯洄者希望你不要像刘十三一样,只顾着去追寻希望的“光”了,却忽略了那个最爱你的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云边有个小卖部》:王莺莺告诉我们的道理,希望每一个人都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