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我,听我跟你聊聊古今中外的那些事儿
公元626年7月2日,唐高祖李渊的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朝的首都长安城太极宫的北门——玄武门附近,将自己的哥哥太子李建成和弟弟齐王李元吉杀死,史称“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结束后,李世民同样没放过他的侄子们,他下令杀掉了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所有的儿子,连尚在襁褓中的婴儿也没放过。
除此之外,他还命人在皇家宗室的名册上删除了所有李建成与李元吉的子嗣,也就是说我李唐皇室就没有过这些人。
这样做很残忍,但是政治斗争就是这么残酷。从李世民稳定自己统治的角度来讲也是必要的,必须要消灭政治对手的家人的肉体,否则难免这些人之后不会复仇,更重要的是,这些人会成为一面旗帜、一个号召。
如果日后一旦有人打出旗号,说要为太子报仇,而太子的后代还活着的话,太子的后代就会被这些人所拥立,这对于李世民来说是很危险的,所以他才要斩草除根。
公元626年7月5日,玄武门之变后的第三天,唐高祖李渊立秦王李世民为皇太子,又颁布诏书说:“从今天起,军队和国家的各项事务,无论大小,全部委托太子处理和决定,然后再报告给我。”
三个月后,李渊正式宣布退位,成为太上皇,李世民继位,这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终于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皇帝之位。
对于李渊来说,玄武门之变后他的这些做法、下达的命令,无论是接受李建成、李元吉被杀的事实,还是立李世民为太子,最后甚至早早地就把皇位让给了李世民,都不会是他心甘情愿的。
但是他没办法,此时的他已经大权旁落,被李世民控制了,如果他不这样做的话,自己的性命恐怕也不一定能保住。对于李渊此时的处境,我看到过这样一句话,写得很好:“此时的李渊面临的选择就是,如果他不想过早地结束自己的自然生命的话,他就要提前结束自己的政治生命。”
我觉得李渊虽然是一位皇帝,但是他也想做一个好父亲,他希望自己的两个儿子能和睦相处,不要发生隋朝时杨勇、杨广那样的悲剧,所以他极力调和二者之间的关系。
当他知道无法调和后,甚至想过让李世民去洛阳,设置天子的旌旗,允许他管理陕州以东的广大地区,这就有点裂土封王的意思了。大唐的天下,你们兄弟两个人一人一半。
但是他这样做不仅不会让兄弟二人和睦相处,反而会加剧二者之间的争斗,李建成怎么可能会允许这天下还能有事实上的第二个皇帝呢。李世民战功赫赫,手握重兵,深受李渊的倚重,是你李渊不断地提高他的政治地位,给了他成为太子的希望,他又怎么可能会因为你的这些做法就放弃皇位呢。
在处理兄弟二人的争端时,李渊可能是一个好父亲,但却不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他的父亲身份压过了他的皇帝身份。他过于优柔寡断,对于李建成与李世民的争斗,总是搞平衡之术,而不是迅速决断。
这里我大胆说几句,要不你李渊就确定了李建成就是太子,谁都别想动摇,你李世民功劳再大也只是臣子,我要想办法抑制你的势力,以免威胁太子的地位。
或者认为李世民确实比李建成优秀,那就废掉李建成,改立李世民为太子。但是李渊出于种种原因,都没有做,最后导致了玄武门之变的爆发,李渊是有责任的。
在登基还不到两个月后,李世民下诏追封已故太子、皇兄李建成为息王,谥号为“隐”,皇弟齐王李元吉为海陵郡王,谥号为“剌”,以皇家丧礼重新安葬。出葬那天,李世民大哭一场,显得十分哀痛。
身为李建成旧臣的魏征上表请求陪送灵车到安葬之地,李世民答应了他的请求,并命令原东宫和齐王府的幕僚属官都去送葬。贞观十三年(639年),李世民封自己庶出的皇子李福为赵王,过继给李建成为嗣。贞观十六年(642年),李世民正式下诏恢复了李建成皇太子的封号。
李世民之所以要这么做是出于稳定人心的政治需要,因为当时朝堂之中有不少人当初都是太子的人,虽然你现在掌权了,但总不能把这些人都杀了,都不用吧。你还是要用他们,因此还是要安抚稳住他们。他需要通过这样的方式,告诉这些人,自己的宽容大度,自己将尽弃前嫌,你们从此之后好好给我效力就行。
不过,也许其中也掺杂了自己的一些私人感情,就是想弥补一些心中的愧疚,毕竟自己亲手杀了自己的亲生大哥,而自己的大哥并不是那种十恶不赦的人。
玄武门之变虽然结束了,但是它造成的影响却没有结束,它最终影响了贞观之治。首先,没有玄武门之变,就没有贞观之治。因为不通过这场政变,李世民就当不了皇帝,也就无法开创贞观之治。
其次,它也促使了李世民在主观上励精图治,最终成就了贞观之治。因为李世民希望人们能够淡忘玄武门之变,忘记他是通过政变上台的,他弑兄杀弟、逼迫父亲退位,无论出于什么原因,这在古代都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儿。
因此他希望人们对他能够多一点正面的记忆,那他怎么做呢?他只能把天下治理得更好,让大家能看见他的更多的正面成绩,让别人知道,他配得起这个皇位。
就像一个人做了坏事,心怀愧疚,在别人心中留下了坏印象,那他应该如何挽回呢?那就是做更多的好事,这样他在别人心中的正面印象才会压过负面印象。
关于李世民这个人,中央民族大学教授、隋唐史专家蒙曼老师对他有过这样的评价:李世民的企图心特别强,很想成就一番事业,他从十八岁就开始参与建国,在参与建国的过程中越来越相信自己是非常强大的,然后他就觉得我如此优秀,我功劳这么大,为什么我不能够当皇帝,难道只是因为自己不是嫡长子。
从而产生了这样一种愤懑之情,于是他和太子争权,并最终通过玄武门之变当上了皇帝,但是仍然是因为他企图心特别强,他不满足于只是当一个皇帝,他要当一个伟大的皇帝,于是多年来励精图治,开创了贞观之治,流芳千古。
刚刚咱们谈到了一个词:嫡长子继承制,这是皇位继承制度中最基本的一项原则,也就是说皇帝正妻(皇后)所生的长子拥有皇位的优先继承权,这个制度遵循的原则就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立嫡以长不以贤”就是说,皇位继承人必须是皇后所生的儿子,皇后所生的儿子是嫡子,如果皇后只有一个儿子,那就没有争议了,但是假如皇后有好几个儿子,那么谁最先出生的就立谁,而不管他是不是贤能,是不是有做皇帝的能力。
“立子以贵不以长”意思就是,皇帝除了皇后还有很多的妃子,这些妃子生的儿子是庶子,即使庶子比嫡子出生的早,那也要立嫡子,因为嫡子是皇后所生,地位更加尊贵。除非皇后没有儿子,或者她的儿子死了,这才轮得到嫔妃生的儿子也就是庶子来继承皇位。
嫡长子继承制是自西周时期开始确立的,之后数千年以来,无数的王朝都沿用了这个制度。李世民虽然雄才大略,是当皇帝的绝佳人选,但是因为不是嫡长子,所以一开始没被立为太子。
当然纵观历史,这样的例子不止他这一个,因此有不少人认为嫡长子继承制是一个不好的制度,因为它无法为这个国家挑选最合适的管理者,他们认为选择皇位继承人应该以才能为先,而不是根据身份。
但其实古人这样做,是有自己合理的考虑的。近代著名史学家王国维先生,曾经在《殷周制度论》中关于这个问题有过论述,他的意思是说:皇位继承人的选择标准最注重的是必须确保继承的稳定性,因此制定的标准一定要是没有争议的那种,嫡长子继承制就满足了这种要求,谁是正妻生的长子,一目了然,没有争议。
如果要是根据才能选择继承人的话,就会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因为这是一个很主观的标准,谁有才?谁更贤德?如何评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很容易产生争议。
所以古人不是不知道传位于贤德之子的好处大于传位给嫡子,用人应该根据才能而不是个人的身份资格,但始终不用后一种方法取代前一种方法的原因,就是因为以主观标准为判断就容易发生纷争,使国家陷入混乱,所以权衡利害关系,两害相权取其轻,最终采用了嫡长子继承制,并沿袭了数千年。
即使是李世民也是这样,李世民不满意因为嫡长子继承制,导致自己只能靠宫廷政变的手段上台,但是他登基后还是沿用了这个制度,立自己的嫡长子为皇太子,因为他很清楚嫡长子继承制的好处。
这件事也提醒我们,我们在看待历史的时候,不要处处认为自己比古人聪明,觉得这个事情的弊端这么明显,古人为什么不改变做法呢,看来还是不够聪明。
你要相信,那些人不是傻子,尤其是那些能登上历史舞台并发挥关键作用的人更不是,你能看出的问题,人家未必看不出来,人家能看出来,但是还是选择了固有的做法,肯定是有人家的考虑和理由的。我们在看待历史时,始终要学会理解古人的无奈和不得已。
贞观二十年,李世民下令修《晋书》,他在司马懿的传记里,亲自写下了这样一段意味深长的史评:“古人有云:“积善三年,知之者少,为恶一日,闻于天下。”可不谓然乎!”意思就是说,古人说过:“即使你连续做了三年的好事,知道的人还是会很少;但是你只要做了一天的坏事,这件事很快就可以传遍天下。”难道不是如此吗?
这段史评是李世民评价司马懿的,也许李世民在写下这句话的时候,也联想到了自己,才发出了如此的感慨,他知道,无论自己日后的政绩有多么的辉煌,玄武门之变都成为了他一生永远无法抹去的污点。得位不正的阴影,始终如影随形。
欢迎大家点赞、评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