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02 医生给的方案不满意,我要遵从吗?——论个性化医疗

医生给的方案不满意,我要遵从吗?——论个性化医疗

【原文】

具体让我们利用已有知识和感官的基本模块来搭建更高层、更抽象的内涵。——《行为设计学》

【转述】

具体不是堆叠细节,增加内容,与简单相背离,而是堆叠让读者理解的细节,帮助他人理解概念。破除知识的诅咒

【个人经历】

“为了知道我孙女上幼儿园,我还能开心的,让别人放心的接送,我愿意给很多钱去明确这个东西是不是恶性的”

“爸,不用担心钱的事,只要确诊是恶性的,所有的费用都是报销的,你的医疗防癌险我是买好的”

—————————————————————

1、人可以自我感觉状态良好,又患癌症吗?

催促了老人家2年,终于在见到身边有人甲状腺结节被要求住院手术的情况下,主动去把已缴费的体检做了。

肺部CT显示两条血管分叉处,右下肺1.4cm的结节。

“有什么症状么?咳嗽、咳痰、胸痛那些,有么?” 我问。

“完全没有啊,你看,我一个人带孙女玩,她四处跑我都追得上,我还考了全国认证的太极拳的7级,是协会的太极拳导师了,身体棒棒的,协会都要推我出去作健康运动典型……” 爸回答。爸是协会的健康“标兵”。

没有症状,感染的可能性反而小了,我隐隐不安,那就进一步胸部增强CT检查吧,提示结节恶性可能增加——结节有中等的血供,不太像血管(高度增强),也不像铁定良性的结节(没有增强)……然后3D切面提示支气管壁不光滑,实性部分8mm——影像科医生说,肯定不能排除肺癌。

“这是很常见的情况“,影像科的同事说,“我们医院自前年开始45岁以上CT平扫筛查,大家都戏言像抽奖,名额3人——肺癌治疗大礼包,兼送休息一个月。”

“让我爸体检就是这种情况见多了,写《当呼吸变为空气》的作者都肺癌多发转移了,发现前的那几天,还在做腰部要硬挺着不动几个小时的神经外科手术,也是没有什么症状,不用安慰我。”

2、医生给的治疗方案不满意,我要遵从吗?

我拿着CT说:“爸,我要好好的跟你谈一谈。”

“现在意味着我已经得癌症了么?”他赶紧反问道。

“没有,还没有确诊,呼吸科的同事,根据肺部体检偶发性结节处理指南,给的方案是随访观察,实性结节只有8mm,一般三个月后复查,有增大考虑癌症再进行处理。”

“就是现在还不知道?那后面我还能送孙女去幼儿园么,她现在可是跑得很快,我不会衰弱到跟不上吧?所以我问你,我是不是得癌症了,得了癌症,可能要做手术,要化疗那些的了,我不知道后面还能不能跟上孙女的步伐,我说可以,你们估计也不会放心。”

“指南说提示的一般处理是,观察等待三个月,复查CT看结节变化情况,目前初步判断该结节是侵袭性恶性的可能性不足50%,即使是恶性的,也估计是原位癌那种低度危险性的肿瘤。”

“不,我要搞清楚,为了知道我孙女上幼儿园,我还能开心的,让别人放心的接送么,我愿意给很多钱搞清楚肿瘤是不是恶性的,是不是随时危及我生命的。”

想起我和我的团队,配置了给我爸的终身防癌医疗险,当时就和他谈过,我这里每年2000多元的代价,避免了恶性肿瘤无底洞样的费用,比如CART疗法的可能一针的120万,比如三代靶向药的一周1.5万。他也认可了,他说他来给钱,因为他不想像姑丈那样成为家庭的负担。我说你给孙女送的东西都远不止这一年2000多,“我就不能送你点东西么?”我说。

和呼吸科同事交流,进一步拿到病理(gold standard)确诊,不符合指南的“常规”。我说,这按照患者的意愿打破常规,就是我们常常想追求更好医疗上的个性化医疗啊。呼吸同事说,好吧,如果真要确认结节性质,我帮你问问常规途径吧。

放射介入的同事回应,常规的确诊良恶性手段经皮穿刺肺结节活检不建议,因为结节长在两条血管中间, 出血风险极高,一不小心就危及生命。

怎么办,大家商量,其他医生也会诘问,这个真的是要那么地迫切,去明确结节的性质吗?是不是仅仅因为焦虑?

这里需要父亲回答一个看似简单,却不容易回答的问题:你怎么理解当前情况及其潜在后果?

经过讨论,我逐渐明确确诊结节在当前情况所产生的价值。

在父亲的设想中,他是想陪着孙女渡过开心的幼儿园时光的,陪着她上下学,减轻我们夫妻俩的负担,既是我们家庭原来的预期,也是他觉得能远离自己对家庭负累(归属感与能力感)的愧疚,也是能感受到开心(掌控感)的时刻。

为了这些时刻,他愿意去妥协很多,包括金钱,时间,甚至身体的一些穿刺的“疼痛”。

但这些时刻,目标与价值,在产开的讨论中时并不是如此显而易见的。毕竟,完全不去考虑实现可能性讲目标,对于很多人——包括我父亲来说是缺少社会经验的幼稚。

想暴雨天出门,怎么会不看看手边有没有雨伞?

在以儒家文化为基石的传统教育下成长的父亲,在设定目标时候,总是会本能的考虑到方方面面,“修身”常常提示他要克制自己的欲望,既往,对家庭不要“拖累”,为家族增光,是驱使他年轻乃至年老时不断努力的驱动力。

他也始终在回避那个我问的问题:“如果现在不用考虑钱的因素,你最想做的是什么?”

“哼”,带着少许的轻蔑,是他对我的回答。然后是突如其来的,持久的沉默。

高台上的日式面钟无声转动着亮针,柚木桌的残羹冷炙上方凝聚着无形高墙似的空气,我的舌头僵绷住发不出声音,胸中有股岔气似要冲出,似乎是因为被轻蔑的愤怒,但我又忽尔理解这种轻蔑所来源的愤怒:你当我是小朋友么?我开始是家庭的负累么?——我让父亲失去了掌控感。

庆幸我配置了防癌险,“爸,不用担心钱的事,只要确诊是恶性的,所有的费用都是报销的,你的防癌险我是买好的。”在这个层面,确实可以不考虑钱的事

如何确诊恶性这个聚焦点,击穿了沉默的坚冰,也让那些不知明的恐惧情绪有了附着的点。爸忽然惊觉,那些窒息的空气都来源于那个他们恐惧的字:癌。

指南(guideline)的制定,考虑的是大多数权威认为的最小的“代价”,来延长癌症病人的指标——主要是五年生存率(os),无疾病生存期(DFS),但这个代价常常忽略”心理上的”,“财务上的”,没有根据你的个人认为的重要事情而有任何的调整。他不会考虑你等待的三个月是否睡不着,不会考虑你有以后无法接送孙女的”无力“想象,更别提你家人想股价最低迷时,狠狠的“加仓”。

指南,类似于一般的出门,走一条大多数人走过的路,不会理会你是否想走,去到的,是否是你想去的地方——个性化医疗,很重要回答的一点是,你想去哪里?是否你愿意付出很多都要去到那里,你怎么让别人相信,你为了去那里,愿意承受很多的跌宕。而且一般而言,想到那美妙人迹罕至的山峰,没有雨伞帮你遮风挡雨,支撑拄立,滑下山崖是“常常”。

3、怎么在情在理说服医生,接受你非专业人士给出的初步方案?

庆幸我当时配置了防癌险,我的同事理解了,尽快的明确结节性质对我们家庭的,对我爸的意义,也确信这是我们真的想要的,而不是因为单纯的恐慌,因为这防癌险的配置是2年前,老人家还没有结节的时候,与家人共同就已经做出了决定。那是当时就愿意付出代价2000余元的决定。

后面,完全理解的同事给出了我原来都不知道的方案,用最先进医疗技术来帮助个性化医疗的实现——融合导航纤维支气管镜,将CT图像融合进纤维支气管镜中,引领最先进的细小探头,一次准确的找到病灶,用微小超声探头对病灶进行观察,然后穿刺组织确诊良恶性。

最后的结果出来,考虑良性~~~我们都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4、普通人,怎么不成本增加的,帮自己争取更好的医疗?

忽然发现,个性化的明确了想要什么之后,后面我那些知道的先进医学技术与富含经验的“战友”,就可以快速的发挥作用。把事情聚焦在“确诊结节良恶性”上。

普通人,通过多跟家人与世界沟通,一直尝试回答好——你有哪些恐惧,哪些希望?你愿意做哪些交易,不愿意做哪些妥协?——这系列问题,尽快与医生一起找到治疗的聚焦点,定下医生与患者本人都满意的治疗目标。

剩下的最有助于实现这一想法的行动方案是什么,常常可以交给那个你信任的医生。

【下一步行动】

继续完善家庭保险配置:在晴天时候,给自己留下更多的有力的伞。也留下更多的治疗“聚焦点”,也让家人诊疗的时候没有负罪感。

继续探寻如何实现更好的医疗,个性化医疗的途径,寻找更多的同路人,一起去走这光明而艰难的路。

交流欢迎私信,欢迎分享,你怎么和家人去沟通这些他们的”爱“与”怕“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04-02 医生给的方案不满意,我要遵从吗?——论个性化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