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第五天

        这一部分通过三段对话,继续揭示庄子的“齐物论”观点。

      尧和舜,探讨三个小国的问题。舜说那三个小国如同生活在蓬蒿之中,有什么可担心的呢?昔日有十个太阳,万物都受到普照,自己的德行高了,还用担心那些小国吗?这个故事表达庄子海纳百川的包容思想,只要自己德高望重,就会像太阳普照大地,小国也得帮助,就无需担心那些小国,小国也存在的必要。

        啮缺和王倪两人讨论万物的标准和利害关系,观点是:万物皆有不同,不同的人或者物有不同的想法。王倪用各种不同的动物对居处、味道、美色有各自不同的反应,以此为喻,说明不同的人从各自不同的立场出发,对同一事物肯定有不同的是非标准。庄子混同是非,齐一万物的观点在这里论述得很充分,他赞美了至人的超凡脱俗,表现了他对至人精神自由境界的追求。

      鹊子和长梧子探讨,圣人不做世间俗事、不求名利、不避害、不妄求、不求道、心神游于尘世之外,孔子认为这些话都是荒诞之言,可他却认为这是妙道之行。长梧子说出了庄子的观点:圣人依傍日月,胸怀宇宙,与万物合一,进入混沌状态,尊卑贵贱一体,万物皆自然之化。

      庄子的主旨是否定世俗的是非观,主张因任自然,长梧子以梦为喻,说明世俗中人对生死利害的追求实际上就像在迷梦中一样,只有得道的至人才能顺乎自然而清醒地看问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庄子》第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