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胡思乱想
——再读《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
《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这本书的作者是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卢梭,所以,初读这本书时,我是带着十二分膜拜的心情开始的,那时候,觉得卢梭站在高高的神坛上,说的每一句话,都值得让人认真咂摸几遍。
再次重读这本书,我试图以“左眼阅读”的方式进行,可等到掩卷细想时,却发现,整个阅读过程,阅读的角度是不断在跳跃的,我好像没有办法完全做到只用“左眼”,但不管怎样,因为这次阅读有意识地使用“左眼”,在我的心中,卢梭终于从神坛上走了下来,由一个世人定义的“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思想先驱……”,变成了一个有点絮絮叨叨、甚至有点爱钻牛角尖、而且命运有些坎坷的老头。
(以读者的身份进行的阅读,我称之为右眼阅读,站在作者的角度,试图沿着作者的写作思路进行的阅读,我称之为“左眼阅读”。以上,都是我自己给自己界定的。)
在他这部人生的最后一部作品中,他坦诚的面对自己的内心,与自己的灵魂对话,并尽可能如实地记录了自己的这些“遐思”,为了学习这一点,我也决定如实记录下自己阅读这本书后的一些胡思乱想,单纯地记录阅读时一闪而过的某些想法,共鸣之处、甚至是疑惑。
一、人生是不是无论怎样度过,都会留下遗憾?
“我被创造出来,是为了度过一生,然而现在还没有真正活过就即将死去。”这是卢梭在这本书里发出的感叹,彼时他大概六十四岁,处于去世前的两年,也算是已经站在了人生的边缘。
站在后代世人的角度,卢梭是被仰望的,他被冠以各种名号,更是被称为唯心主义的“自由的奠基人”,但在当时的时代,卢梭曾经是被孤立、污蔑的,曾经承受过很多压力。
一个曾经如此深度思考过人生和社会的人,一个留下诸多论著(也算是给这世界留下了较深的生命痕迹)的人,都觉得自己“还没有真正的活过”,那我们呢?
对比卢梭,我们的生命平凡如沙砾。沙砾之间,区别度很低。
如果想要真正的活过,那么,就要努力去做一颗什么样的砂砾呢?这是一个关于价值观的问题。
人这一辈子,我们究竟应该在乎些什么?或者说,我们所在乎、所追求的东西,应该有一个轻重先后的排序。
排序,就有取舍。取舍之间,难免就会留下遗憾。怎样规划人生,少留遗憾,是一个重要的生命课题。
想要做好这道课题作业,目前我只想到了两点:一要清醒(用卢梭的话说,就是“始终保持我在深思熟虑后认为自己应该有的样子”),二要不贪。
二、面对苦难或痛苦,如何获得内心的安宁?
人生存于社会中,不可能脱离社会体系对你的评价,外界的评价体系和内在的自我价值评价体系,这两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如果两者方向大体一致,个人的生活幸福指数应该会高一些。如果两者的角度差过大,甚至存在重大冲突,那么这个个体生命的生活体验大概就会比较痛苦。
卢梭在这本书的《命运》《苦难》两章中,阐述了自己十五年来所承受的痛苦和苦难,以及他面对重重压力、内心苦闷时如何经过内心的挣扎、长期“反抗”后,“从焦灼的期待中解脱出来”,学会“忍受自己的处境”,并最终“找回灵魂的安宁,甚至找回了极致的幸福”。
在这个过程中,卢梭不断地在给自己的内心寻找出路。
首先,他开始“严肃认真地反省”,“发现自己对他人荒谬无稽的评判和短短一生中的诸多小事赋予了过分重要的意义。”
之后,他将痛苦进行分段解体,努力去做一个有智慧的人,给内心建立起防波堤,让其少受伤害。——“有智慧的人遭受不幸时,他所看到的只是客观发生的随机事件而已,不会因此产生任何不理智的激动情绪。”“他只会感受到具体的物质上的疼痛。他所经受的挫折只能伤及他的身体,却一点也不会刺入他的内心。”
对已然存在、无法规避的痛苦,他从心理上采取蔑视的态度。他说,“只要不在意痛苦,就能避开它最尖锐的锋芒。对于压根不会留意伤口的人来说,伤害便失去了全部意义。”。
最终,他“忍受自己的环境”,获得了“内心安宁”。
——“我应该将自己经历的所有细节都视为纯粹因宿命而导致的行为,我不应该去揣测谁是幕后主使,其中究竟有怎样的主观意图或道德上的动机;我应该顺从这一切,不要理论,不要抗拒,因为那没有用,我在这要做的全部事情,就是将自己视为一个纯粹被动的生命体,不要再把所剩不多的用来承受不幸的力气浪费在徒劳的抵抗上。”
遇到逆境,且无力改变时,卢梭审视自我,学会接受,不再徒劳抵抗,分析并解体自己的痛苦,分而治之,从而将“痛苦缩减到了极小的范围之内”,最终在命运的夹缝中获得一隙“安宁”。
三、如何将“痛苦缩减到了极小的范围之内”?
“知道明天将要受苦对我无所谓,只要今天不受苦就可以让我平静。我完全不会因为预见到未来的苦难而感到不安,只会因当下的感受而痛苦——这就将痛苦缩减到了极小的范围之内。”
设立时间节点,从时间上,对“痛苦”进行分段隔离,从而获得阶段性的心灵“安宁”。
四、幸福,是个什么模样?
“真正的幸福之源就是我们自身,如果一个人懂得如何感受幸福,那么旁人便无法真正使之陷入悲惨境地。”
“幸福完全没有任何外在的表征,它只存在于幸福的人心中。”
“我心目中的幸福,绝不是转眼即逝的瞬间,而是一种平平常常的持久的状态,它本身没有任何令人激动的地方,但她持续的时间愈长,便愈令人陶醉,从而最终使人达到完美的幸福的境地。”
五、站到人生边上,你会想些什么?
卢梭说,“尤其到了我这个年纪,已经学会用置之度外的心境看待生命与死亡、疾病与健康、财富与贫穷、荣耀与污蔑、所有这些都已经不算什么了。大多数老人对什么都感到焦虑,可我却什么也不操心。”
卢梭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是真得这样想的吗?还是只是落笔时那一瞬间的想法?
我们到了这个年龄,又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态呢?能做到“置之度外”吗?
“待到死之将至才懂得该如何度过一生,还来得及吗?”卢梭也曾发出这样的感叹。面对即将到来的“老”,我们总担心人生会留下这样那样的遗憾,这也是一种焦虑(死亡焦虑)。
六、回顾人生来时路,你的心里会留下什么?
“时过境迁,我只能回忆起这些美好的情感,不再记得与之同时加诸我身的折磨。看起来,我似乎在苦痛中更多的品尝了生命的美好,好像只有当命运将情感紧紧束缚在我的心头,让我专注本心,丝毫没有为他人在意的身外之物分心的时候,我才是真正的活着。”
面对半瓶子水,有的人庆幸的是还有半瓶水,有的人耿耿于怀的是,还有半个瓶子是空的。
经过时间这张筛子的过滤,我们的人生最后会留下些什么呢?
七、学习,为了什么?
“我渴望学习是为了认知自我”。
在这本书里,卢梭坦诚地展露着自己的灵魂,这份坦诚也“压迫”着我,让我不断地去内省、内视。
如果想减少“死亡焦虑”,让自己的人生少留遗憾,这份“内省”和“内视”应该一直坚持下去。
八、摘抄
“在坎坷不平的漫长一生中,我发现,最使我得到甜蜜的享受和舒心的快乐的时期,并不是最常引起我回忆和使我感触最深的时期。那令人沉醉和牵动感情的短暂时刻,不论它是多么的活跃,但正是由于它的活跃,所以在生命的长河中只不过是几个明亮的小点。这种明亮的小点为数太少,而且移动的也太快,所以不能形成一种持久的状态。我心目中的幸福,绝不是转眼即逝的瞬间,而是一种平平常常的持久的状态,它本身没有任何令人激动的地方,但她持续的时间愈长,便愈令人陶醉,从而最终使人达到完美的幸福的境地。”
“困厄无疑是个很好的老师;然而这个老师索取的学费很高,学生从他那里所得的时常还抵不上所缴的学费。此外,人们还没从这开始得太晚的功课中学到全部知识,而运用的机会却已经错过了。青年是学习智慧的时期,老年是付诸实践的时期。经验总是有教育意义的,这我承认,然而它只在我们还有余日的时候才有用。在我们快死时才去学当初该怎样生活,那还来得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