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尽的家乡事,道不完的故乡情

 

我的故乡——唐吾镇沙沟村,座落在唐吾镇以南八公里的地方。这里交通便利,土地肥沃,青山绿水,是个人勤物丰的好村庄。

  常常怀念村里的老支书——石世正。当时,他是我们村里干书记时间最长的人。我说的是1980年代以后的事。他为老百姓干过好多好多的实事,把村子风貌搞的有声有色,连年被评为文明村庄。邻村的人们都羡慕我们,那时我们村里比邻村富裕。大姑娘都打扮的花枝招展的,招人稀罕。有才的小伙还给编了一个谚语“管庄的韭菜,枣园的蒜,沙沟的姑娘不用看。”哈哈,喜煞个人。

    村子里的瓦房一排排井然有序,南北大街,东西大街四通八达,出出进进都很方便。村子东面有一个大湾,人们都管它叫“东湾”。东湾长约一百二十多米,宽也有七八十米。湾沿四周都栽了柳树。湾里东边种了很多芦苇。每年的六月份芦苇荡里郁郁葱葱,枝繁叶茂,一派生机勃勃的景像。里面不时传来布姑鸟的叫声,儿童们跟着念着:“布谷·布谷,你吃什么,我吃鲁谷。”一群青蛙的叫声划破长空。偶尔几只画眉鸟飞来,燕子也来凑热闹,喜鹊也喳喳地叫着。微风吹来芦苇左右摇摆,沙沙作响。形成了大自然一幅优美的乐章。东湾的西面种了好多莲藕。这时候也正是莲藕开花的季节。有刚刚浮出水面的莲叶上面一颗水珠在来回摆动。高高的莲叶有舒展的,也有半斜的。莲花有开了的,也有将要开的,还有刚刚出来的花骨朵。颈杆都直挺挺的,不茬不蔓。白色的莲花,鹅黄的花蕊,在绿荷叶的衬托下显得格外娇美。古人都说:“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真的一点也不假。成群的鱼儿在荷底悠哉悠哉地游来游去。蜻蜓结伴水面舞蹈。偶尔鱼鹰叼着鱼昂首吞噬,惹人陶醉。东湾的北边水浅一点,里面摆了很多扁平的青石,婶子大娘都来这里洗衣裳。手里洗着衣裳,啦着家常,笑的前伏后昂。旁边的柳树拴了绳,挂满了衣裳。花花绿绿一大片,也是一幅好的风景线。天热的时候,大哥大叔大爷们都会来湾里扎猛子洗澡,还有很多小朋友在浅水里摸鱼捉虾,打打闹闹, 真的好热闹。邻近东湾的人家养的鸭子,白鹅都不用管它。白天来湾里,累了到湾边草窝里吃草,傍晚摇摇摆摆各回各家,我最爱坐在柳树下欣赏这如诗如画的风景,迟迟不愿回家。

 

  东湾南边就是村里唯一的供销社,村里人的日用百货都到这里来买。供销社的东边一条南北街道,街道东边就是大队办公大院,再向东就是小学。大队院里也是繁花似锦,树植花卉琳琅满目。一进大门就让人感觉红红火火,花开富贵的样子。大队办公室里桌椅摆放整齐。墙上挂着马克思,恩格斯,烈宁,毛泽东的画像,还挂着我们村里挣的奖状。一台扩音喇叭,一个桌子上摆满了账簿,还放着一个算盘子,屋里简单整洁。办公室以东就是村里的卫生所,村里的医生本事还行,四乡五里来看病的很多。医务室里整天孩子哭老人叫闹哄哄的。医务室东面有两间大屋通着,一个叫美丽的姑娘,带着全村的下了学的姐妹们勾花挣钱,用棉线勾出来的花送昌乐艺品厂出口挣外汇。姑娘们挣了钱,都打扮的俏丽可人,馋坏了东西两庄的小青年。

  从东湾  向北走一百多米便是村子里的北池,池子里有个泉眼,整天咕嘟咕嘟地冒水。池子是用来蓄水的。池子西边连着排水沟,水大了就会沿着拍水沟自然流出。池水清澈,也是村民洗衣服的好地方。池子南岸挖了一个很深的排水沟。池子以南是按人口分的菜园,每家每户都种着韭菜、土豆、茄子、黄瓜、西红柿、扁豆、大葱等蔬菜。挖开水沟,水就会自然流向菜地,种出来的菜真的无公害味道鲜美。

    北池东边就是村里的青龙山,我并不知道青龙山的传说,只知道它是座美丽的山,山上凸出来的一块块大石头是我们玩耍的好去处,山坡上开满苦菜花、蒲公英花、棘藜花,狼胭脂花和各种小草簇拥着、交错着,山风吹来,阵阵花香。山地里种的花生也开了黄黄的花,一片一片的地瓜蔓爬满了山地,棉花长势旺也开了花,红的白的像一个个小喇叭挂满了枝条。放眼望去各色各样的花,绿的叶绿的草,这大自然的美不知用什么词形容才好。整个南山坡全是苹果园。这个时候只看见满树的枝叶和绿苹果。一到秋天,满树的苹果挂满枝头。大大的红星苹果、通红的红玉、脆甜的国光、青黄的金帅、硕果累累,丰收在望,满园飘香。果农个个都笑弯了腰,这样的日子哪个不稀罕。

 

  村子南边是一片一片平整的土地,那是养育我们祖祖辈辈的土地,种的粮食交了公粮,家里还粮食满仓,种的烟叶销往各地,种的西瓜又圆又大还真甜,很多远方的客户都来拉,这里的西瓜走天涯。勤劳的乡亲。肥沃的土壤,山青水秀的村庄。离开了家,梦里时常回故乡。

  “乡音未改鬓毛衰,”经济时代,网络发达。现在再回老家,又是一派新气象。条条水泥路通到了家,大路两边净是做生意的。小轿车随处可见,家乡的变化实在是大。农民的小康生活已到家。

 

   


   

你可能感兴趣的:(说不尽的家乡事,道不完的故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