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周

1、简述osi七层模型和TCP/IP五层模型

OSI七层模型包含: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如下图


物理层:为启动,维护和关闭物理链路定义了电气规范、机械规范、过程规范和功能规范;

数据链路层:传输数据帧,并为网络层提供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服务;

网络层:为数据在节点之间传输创建逻辑链路,通过路由选择算法为分组选择最佳路径,从而实现拥塞控制、网络互联等功能;

传输层:传输层主要为用户提供端到端服务,处理数据报错误、数据包次序等传输问题

会话层:主要功能是负责维护两个节点之间的传输联接,确保点到点传输不中断,以及管理数据交换等功能;

表示层:主要功能是处理在两个通信系统中交换信息的表示方式,主要包括数据格式变化、数据加密与解密、数据压缩与解压等;

应用层:为网络用户之间的通信提供专用的程序服务以及用户验证;

TCP/IP五层模型包含:物理层,数据链路层,internet层,传输层,应用层,如下图对比所示


OSI模型与TCP/IP模型对比图

二者的相同点:

均属于网络协议栈;

功能大体相似,均有类似的应用层,传输层和网络层;

二者传输层以上都是以应用为主导。

二者的不同点:

TCP/IP一开始就对面向连接各无连接并重,而OSI在开始时只强调面向连接服务;

TCP/IP有较好且相对简单灵活的网络管理功能,而OSI并不具备。

2、总结描述TCP三次握手四次挥手

三次握手


首先,客户端与服务器均处于未连接状态,并且是客户端主动向服务器请求建立连接:

1、主机A(通常也称为客户端)发送一个标识了SYN的数据段,表示期望与服务器B建立连接,此数据段的序列号(seq)为x;客户端进入同步发送阶段

2、服务器B回复标识了SYN+ACK的数据段,此数据段的序列号(seq)为y,确认序列号为主机A的序列号加1(x+1),以此作为对主机A的SYN报文的确认;服务器进入同步收到阶段

3、主机A发送一个标识了ACK的数据段,此数据段的序列号(seq)为x+1,确认序列号为服务器B的序列号加1(y+1),以此作为对服务器B的SYN报文的确认;客户端进入建立连接状态

最后服务器收到客户端的确认后,也进入已建立连接状态。

四次挥手


假设客户端与服务器均处于连接建立状态,客户端主动断开连接:

1、主机A想终止连接,于是发送一个标识了FIN,ACK的数据段,序列号为u;客户端进入终止等待1阶段

2、服务器B回应一个标识了ACK的数据段,序列号为v,确认序号为u+1,作为对主机A的FIN报文的确认;服务器端进入关闭等待阶段,还会继续发送一些未完成的数据

3、主机A收到服务器B的确认后,进入终止等待2阶段

4、服务器B想终止连接,于是向主机A发送一个标识了FIN,ACK的数据段,序列号为w,确认序列号为u+1;服务器端进入最后确认阶段

5、主机A回应一个标识了ACK的数据段,序列号为u+1,确认序号为w+1,作为对服务器B的FIN报文的确认;此报文发送后,主机A进入时间等待阶段,过2MSL时间后,进入关闭状态

6、服务器B收到客户端确认后,也进入关闭状态;

至此,以上四次交互便完成了两个方向连接的关闭。

3、描述TCP和UDP区别

二者均是工作在传输层的协议,以下为主要区别

1、TCP是面向连接的协议,UDP为无连接协议;

2、TCP可实现可靠传输,使用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UDP为不可靠传输

3、TCP面向字节流,UDP面向报文

4、TCP适用于要求可靠传输的应用,例如文件传输的场景;UDP适用于实时应用(例如语音,视频等)

4、总结ip分类以及每个分类可以分配的IP数量

IPv4地址目前被划分为5类,如下图


A类:网络位首字节开头为0,可分配16777214台主机

B类:网络位首字节开头为10,可分配65534台主机

C类:网络位首字节开头为110,可分配254台主机

D类:网络位首字节开头为1110,为组播地址

E类:网络位首字节开头为1111,为保留地址

5、总结IP配置方法

1.使用ifconfig命令配置

显示初始IP


临时修改IP


2、使用ip命令添加IP地址

显示IP


添加和删除

③配置文件修改ip


重启服务后生效

④图形界面修改ip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八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