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慢慢长大(七)让孩子自己做主

在这个自我意识高涨的时代,父母不能再固守权威的城池,因为从小被使唤惯的孩子,等到他必须自己作决定的时候,会措手不及。卢勤老师常告诉那些有听话、乖孩子的家长,不要高兴得太早,除非他希望他孩子一辈子都作—个唯唯诺诺的人,只能跟着人家走。相信每—个作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责任感,能独立思考,能独立自主。这就必须从小培养他面对事实,自己解决困难。很多青少年的父母,感叹孩子不负责任,不懂得体恤父母、家人的辛劳,这些观念和习惯都必须及早培养、训练,才能造就日后独立自主的单独个体。

首先父母必须把决定权交还给孩子,信任孩子的能力做他自己的主人。无论任何人都必须自己走自己的路,与其一天到晚紧张兮兮的盯着孩子,干涉他做这做那,还不如让他自己去作,父母也落得轻松。就如上补习班、才艺班—事,大多数父母都是一把抓,反正是我出钱,你消费,你只管听我的就是,不能有什么意见。到头来,孩子埋怨声不断,来个杀手锏,“不去就是不去”,反而浪费钱又伤亲情。倒不如坐下来听听孩子的意见,帮助他分析、研究后,让他自己去决定要学什么?到那里学?

女儿是在幼儿园大班的时候,在我的诱导下报了古筝特长班。结果是最初的三年都是在逼迫中练琴,基本上边哭边练。有时想想我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过的那三年。后来在悠悠达达中考完级后,再也不动一下。本意是想增强孩子的乐感和爱好,给她的人生多一份色彩。可这一份付出,不知最终的意义有多大,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

当有一天女儿拿着一篇文章笑着告诉我“妈妈,你看这个人多有意思。她上大学后什么特长都不会,以致于没办法参加任何一个社团。回家埋怨妈妈不让她学特长。她妈妈告诉她让你学了,你不学。她神回复:我小时候不懂事,你不会逼着我学!”我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这就是我让你学古筝的原因,只希望在不确定的未来中能多一份机会。”“嘿嘿!”你的笑声中多了一份了然。

其次要多给孩子机会,相信他有足够的能力来发展自我,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给予不同的责任,并依孩子的性格给予不同的方式和机会从中领悟、学习培养思考力及决策力,慢慢的孩子便能自己做主了。孩子慢慢地长大了,开始有了外界需求。听从一位前辈的指点:“带孩子去商店时,规定孩子只能要一至两种喜欢的物品,千万不要要什么给什么。”

最开始去商店,女儿同一切好奇宝宝一样,见什么喜欢什么,不给买就耍赖。我们不为所动,站在一边和她僵持,最后妥协的她泪眼汪汪的看看这个,瞅瞅那个,最终抱着最喜欢的一个说“妈妈,我们要这个吧。”养成习惯的女儿每次去商店时对于喜欢的玩具看得多买得少。有时候,去商店我们看她对某个物品特别喜欢,就想作为奖励买给她,她都不为所动,坚决不要,只是选择自己需要的东西。小小的她学会了舍弃与选择,学会了克制欲望。渐渐长大的她淡如秋菊,从不沉迷网络或追星的漩涡。

或许你会觉得凡事让孩子自己动手、作主,好像父母的责任少了、懒了。其实是故意给孩子机会,让他把能力表现出来,如果父母不放手就无法知道孩子的能力有多大。而且人的潜能是无穷的,越开发越多。很多家庭的互动里发现,爸妈做得越少,孩子会的就越多。如果舍不得让孩子去尝试,那就必须长久为孩子做,直到做不动。因此,聪明的父母何不轻轻松松地把责任还给孩子,并让孩子知道即使决定错了也没有关系,有错误才有改进,有改进才有机会成功!

在独生子女政策下出生的大女儿,受尽了万千宠爱,需要自己动手的机会少之又少。而在母亲的宠爱下,不太会做饭的我受到了小小的她的鄙视:嫌弃我做饭不好吃!好呀,那自己做着吃呀!她一听急了“我不会!”“没事,不会学,我教你。”无奈中,她被迫上场了,先从她喜欢吃的煎鸡翅开始。一看是自己喜欢吃而平时又不容易吃到的东西,高高兴兴的上场了,并且效果颇佳。慢慢地,煎鸡蛋、煎面饼、煮面条、做蛋挞都进行了尝试。在劳动中,不但能享受美食,而且能设身处地的体会到父母的辛劳,再也不嫌弃饭菜了

爱孩子就要磨炼孩子。选择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从小培养的,因为选择是建立在对自己负责的基础上的。把选择的权力交给孩子,孩子就会对自己负责,就会做出让你也觉得吃惊的成绩来。

卢勤谈《如何爱孩子》一书中提到把选择的权力交给孩子。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人们会遇到许多十字路口,随时都要面临选择。选择正确,就会抓住机会,走向成功;稍一犹豫,机会就会与你擦肩而过。

你可能感兴趣的:(陪孩子慢慢长大(七)让孩子自己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