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12岁少年的肺腑之言:“我希望大人能听一听我的话,我希望那些无力照顾孩子的人,不要生孩子!”,然后他将自己的父母告上了法庭......
这就是现在火热上映的黎巴嫩电影《何以为家》,豆瓣评分高达8.9分。
男主角赞恩的父母是属于典型的忽视型:不要求,不回应。
这类父母中,最好的情形是“撒手不管”,最坏的可能甚至触犯了刑法。他们不参与孩子的学校和家庭生活,与孩子的情感上很疏离,或者完全不见人影、生活也靠不住。他们可能生活很贫困,对孩子的疏忽可能由此所致,也可能是因抑郁和焦虑之类的精神健康问题所致。
如今,这样的家庭毕竟少数,尤其是在大城市更是少见。
“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养育孩子赢在射精前”,这些观念在自媒体的放大下,层层发酵,家长们纷纷陷入“过度养育”的模式中。
俞敏洪说:父母过度养育孩子,是中国普遍问题。我们把孩子当做宠物和温室的植物养大,还常常自我欣赏这一过程。直到孩子独自面对世界手足无措,我们都没有意识到养育孩子的过程出现了问题。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就了“过度养育”的社会氛围?
斯坦福大学新生教务长-朱莉丽斯科特教授,根据她十多年本科生顾问工作中发现:
1.夸大陌生人危险的恐惧
智能手机和全天候开放的网络放大了狂热情绪,随时播报世界各地发生的儿童伤亡消息,不断引起我们的警惕。
媒体持续地煽动我们的恐慌情绪,借耸人听闻的故事提高收视率和收听率,父母觉得孩子不能独自出行。
当然任何一个孩子遭到严重伤害都是难言的悲剧,真正侵害儿童者也的确存在。前段时间,上海市区两名儿童放学被人砍伤身亡,这一信息引起家长极度恐慌,对孩子的日常出行高度戒备,祖父母成为必备“保镖”。
由于害怕未知,我们牺牲了培养孩子与他们成长水平相适应的能力。
长远来看,我们更加需要教会孩子在城市环境下巧妙的生活技巧。
2.过度指导,过度保护,过度介入的倾向
过度养育不仅伤害孩子,也伤害我们自己。如今的父母担惊受怕甚至精疲力竭,他们感到焦虑、抑郁。一方面是无与伦比的快乐,另一方面是焦虑和抑郁。在美国的抑郁症患者中,父母的患病比例要比普通人高出两倍。研究表明,父母的心理健康状况越差,子女遭遇负面心理健康的危险也越大。
2011年,韦尔斯利学院社会学副教授毛尔凯洛-拉瑟福德考察了养育类杂志过去100年的咨询专栏,追溯过往的养育行为,她认为,我们丢失了在过去十分平常的一种意识。
养育孩子需要一个整个社区的参与,由于现今无法依赖非正式的社区网络帮我们在公共区域养育“我们的孩子”,所以每个人就只好独自在私家范围内抚养“我的孩子”,因此焦虑不安,孤独求索如何最好地让孩子做好进入外部世界的准备。
手机出现的时间不长,在父母和孩子的沟通中,本意是为了避免直升机式养育,结果因为直升机式养育趋势的存在,反而加强了父母的掌控能力,有研究着称,手机是“世界上最长的脐带”。
3.适时放手赋权
家长就是孩子的CEO,懂得赋权,如果我们可以给员工很大的自由,让他们去冒险和做决策,为何不能赋权给孩子呢!
会不会有些父母太过在意自己的愿望和需求,以致遮蔽了阳光,使子女没有机会形成“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是关键的心理特质,著名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认为,这种心理特质的人“相信自己有能力组织和执行行动, 能够处理潜在的状况”。
自我效能:我觉得我可以,我觉得我行。它意味着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任务、实现目标把控局面。它意味着你相信自己做事情的能力,而不是父母帮助你,或者替你做事情的能力。
自我效能不同于自尊,自尊指一个人相信自己的价值或意义。自尊对自我效能有影响,但自我效能的形成基础是工作,以及看到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成功。很多程度上,自我效能的建立取决于童年时期反复试错的机会,这就是“童年”给一个人成长中的人带来的人生价值。
法国父母最看重孩子的自主性,认为让孩子勉力应对,自己把事情弄清楚很有价值,而且这样一来,父母也可以保持自我意识和理智的头脑。
4.教育观念偏离
如今家长都是以孩子进入大学为教育的终极目标,名牌大学似乎成为家长成功教育的一枚冠军奖牌。
第九届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上,北大徐凯文老师发言时讲到这样的数字:北大一年级的新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其中有30.4%的学生厌恶学习,或者认为学习没有意义。还有40.4%的学生认为人生没有意义,其中最极端的就是放弃自己。
考上北大可是我们基础教育下的“成功”啊!但这种成功是表面和短浅的成功,背后隐藏着后劲不足、人格缺陷等严重问题。
吴谢宇弑母案后,一个父亲早年去世、母亲也是老师的女孩, “从小成绩优异,会钢琴,声乐,画画,985本硕毕业”,这么一个才女居然对吴谢宇感同身受,字字血泪:
我理解吴谢宇,因为我曾经也想过一个问题:我和我妈只能活一个。不是我死,就是她死。她为了逼我考研,每天给我打几十个电话,甚至半夜睡着了也要打电话。在电话里辱骂我,说我是个废物,说我是个蠢货,不考研一辈子就完了。最没用的东西!!!我直接被我妈逼出了心脏神经症。每天心悸,喘不过气。被她逼得崩溃大哭……要求我汇报一言一行,我在家时,哪怕去厕所,她也要在门口等待我……天天打电话骂我,我每天都被她骂得整晚睡不了觉,一直哭。我那个时候就想,我能不能把我妈杀了。她死了一切就结束了。我又想,杀人犯法,我也下不去手,我还是自杀吧。
好在她有一个男友和心理医生帮助排解心魔,没有引发悲剧,吴谢宇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许多愚蠢的父母其实对孩子的教育目标就是孩子努力学习就行。但他们很少关心孩子这种努力是自发的还是被迫的,他们更少地关心孩子是否具备积极的人生态度。
因此,孩子没有内驱力,即使进了名校,他的人生并不一定越走越宽,而可能越走越窄。由于他是被别人逼着努力,所以他的努力和积极都是假象。
真正的教育,是孩子为学习而学习,而不是为了进入某所大学,或者向其他人证明什么。
如今,名牌学校设置的各类评分系统,要有各种比赛奖项,自组各类创新项目等。学生为了考分牺牲了丰富的学习经历,为了一个陈腐虚假的理想,把健康的童年和年轻时期的发展都给牺牲掉了。
归根结底,孩子的童年被抵押。精英们以孩子的快乐为代价,购买自我身份的延续。孩子们需要跨越的铁环越多,所需付出的代价也就越大,能承受得起的家庭也就越少。必须跨越的铁环越多,孩子们就越痛苦... 你以为整得是别人的孩子,最后你也整到自己的孩子头上。
5.四种典型的养育方式:
专断型:要求高,回应迟缓。
这类父母很严格,期望孩子服从,尊重他们,如何孩子不听话,就予以惩罚。他们不解释自己的行为理由,而会说:因为这是我的要求。他们重视成就,秩序,纪律和自制力,这种养育风格在农业时代很突出。今天这种养育风格常见于穷人和工薪阶层家庭、移民家庭以及非后裔美国人和拉丁家庭。然而,富裕的美国人,虎妈蔡美尔也是属于这一范畴
放纵型: 没有要求,有求必应。
这类家长照顾孩子的每一个需求,顺应孩子的每一个请求。他们不愿意制定规则,也不提出期望。因此没有规训的基础或需要,他们会提醒会唠叨 ,但很少会落实口头威胁并采取行动。他们经常妥协,不会说“不”,即便扬言惩罚,也并不会真正实施。他们表现的更像是孩子的朋友,而不是父母。有些人表面上随时都在孩子身边,但并没有参与孩子实际在做的事情。放纵型父母往往比其他类型的父母富裕,受教育程度更高。
忽视型:不要求,不回应。
这类父母中,最好的情形是“撒手不管”,最坏的可能甚至触犯了刑法。他们不参与孩子的学校和家庭生活,与孩子的情感上很疏离,或者完全不见人影、生活也靠不住。他们可能生活很贫困,对孩子的疏忽可能由此所致,也可能是因抑郁和焦虑之类的精神健康问题所致。
权威型:有要求,有回应。
这类父母对孩子抱有很高的期望,他们对孩子高标准,严要求,并坚持目标的达成。同时他们也温情脉脉,积极回应孩子的情感需求,为了实现学习的目的,他们跟孩子讲道理,与他们平等沟通,,给孩子充足的自由,让他们去探索,去尝试失败,并作出自己的选择。
权威型养育风格最好,兼具严厉和温暖,这样的家长能得到孩子的信任和尊重。
西北大学的哲拉尼曼达拉的研究:权威型父母养育的孩子学术成就较高、抑郁症较少,也较少出现攻击、反抗问题和其他反社会行为。
你的养育方式是属于哪一种?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