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生罚站说起

图片发自App



              从学生罚站说起

周一早上,学生、家长在校园里川流不息。“一日之际在于晨”。早上是最忙碌的。接车、接待家长、与值日生交流、巡查教学楼……忙得挪不开脚步。

一场不大不小的秋雨袭来,很多家长顶着雨伞护送孩子到校,于是,一口气就护送孩子进了班。巡查的时候,发现有些教室门外,三三两两站着一些罚站的孩子。在二楼楼道间,弯腰探问了一下,原来是迟到了,被班主任罚在外面。孩子低着头不吭声,有一个小男孩子抽抽答答地哭,一副很可怜的样子。心肠一软,就对这几个小同学说:“下次注意了,今天先进教室再说。” 可是,这三个孩子朝班主任站着的方向看了一眼,便又低下头。如孙悟空使了定身法一般,不肯挪动半步。我看到了班主任的侧面,那年轻的美女老师正一脸寒霜,盯着孩子们朝读,是那种真正的高冷!

继续往上走,上了三楼的楼道。又有一个小男孩孤零零地站在教室门口,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探问了一下,原来是忘了戴红领巾。我试着帮他想了两个可能解决问题的办法——或者下楼到大队部买,或找同学暂时借一借。他只是摇头,却不行动。没有得到班主任的许可,他无论如何都不敢进教室。

晚自习时,在二年级18班的教室门口,又发现了一位穿黑衣服的小男生,询问罚站原因。上自自习的班主任告诉我,他是被生活老师罚的——因为,刚才来的路上,没有好好走路队。所以,生活老师罚他单独站一会儿。 迟到、忘带学生用品、忘做作业、没有守纪……这些都有可能成为孩子罚站的原因。为什么短短的不到一天的时间,会发现这么多被罚站的?“罚站”这种惩戒方式,为何如此高频率地被老师们广泛采用。我低头想了一下,推测可能是这种方式能给老师们提供这几条便利: 其一,罚站合法,安全系数较高。罚站不属于体罚范畴。“闭门思过”,促其反省,古来有之。其动作不大,一般不会构成家长投诉的把柄。 其二,简便易行,操作性强。随时随地都可罚站,无须老师多费口舌,也不需要多花精力。时间成本,智力成本都可以控制得最低。“你在那儿站着,自己想清楚了就行。”“你在那儿站着,一直到你想清楚为止。”……——反正责任方在学生那儿,这句话交代下去,学生尽可埋头反省去,而老师呢,就可以脱身做自己更紧迫的事情。当然,也有个别健忘的老师,因为罚学生站,不小心酿成不该有的小小事故——第四节课时,发现空旷的操场上,站着一个呆头呆脑的孩子,问他什么情况。孩子说第一节课后的大课间,跑操跑得不整齐,被老师罚站。

“可是,现在第四节课了,怎么还站这儿呢”

“老师没说走,所以……”

电话打给班主任,班主任恍然大悟地记起来:“主任,不好意思呀,我参加语文组的教研活动忙忘记了。他站一会儿就可以走了呀,这个傻根……”

老师要树立威信,老师要给班级建立规矩,老师要对犯了错误的学生及时的干预。这是老师的权利。再说,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而6至12岁的同学,正处在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建立的关键期,属于养成教育的黄金阶段。学生违了纪,犯了错,当然要给他引出、纠正,帮他改过来,就老师的角色、身份而言,对犯了错的孩子进行批评,实施教育管理,从而,使其更健康、更良性的发展,这些都是无可厚非的。但是,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惩戒?

现在,社会各界对教育、对学校的高度关注,令老师人人自危,几乎到了闻罚色变的地步,好多老师眼睁睁看着学生的错误不断放大也不闻不问,不敢去管。生怕一不小心触犯了“体罚”的红线。其实,这也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认识误区。不是不要管,而是怎么管?学生犯了错误,如何惩戒,粗看是个小问题,细细一想,其实是一门非常高深的艺术、学问。 因为,学生犯错误的原因,有时并不是学生个人单方造成。比如,就迟到而言,或许是父母自己缺乏时间观念,送孩子上学晚了。或许是父母送孩子时,不巧遇到上班高峰期,路上堵车了。再深入想一想,是不是学生犯错就只有“罚站”这个法子?难道说“罚站”是解决所有问题的一把万能钥匙?即使是认定了"罚站"这个法子,学生该站多久?在什么场合下,什么情况下受罚,才不至于伤害到学生的自尊,损害到家长的面子。——这里面其实有大大的学问!

今天上午第二节课的时候,校长就接到一位女家长的强烈投诉,这是老师与家长之间一段较长的的对话。

家长:今天,我崽是我亲自送到教室的。我把他送进教室后,上了一趟厕所转回来,发现儿子站在教室外面。他才迟到8分钟,就被罚站。我向老师求了情,才勉强进去的。回到公司,老师批评我说:你崽不仅迟到了,而且上学连支笔都没带。我发信息给她:“老师,笔袋在书包的内层里,麻烦你帮他拿一下。”

老师:“嗯!知道了。”

家长:“老师,关于今天上午的事情,我想解释一下。我已向公司请假,想跟你当面沟通一下。”

老师:“上课,没空。”

家长:“校长,你看看,你看看,这就是你们学校的老师,想罚就罚,想拒就拒,这么横,这么牛……”

一一这真是一次极不愉快的消极沟通。

学生犯了错之后,该如何惩戒?优秀班主任钟杰老师在《如何做一名高效的班主任》一书里,有专门的阐述。首先,老师要分清楚哪些是常规,哪些是规则。常规性失误提醒即可,无须处罚。只有违反约定的班规才会对当事人实施惩戒。其次,惩戒之前一定要再三,乃至再四地跟被罚人打招呼,做到反复提示。也就是说最起码会给这个同学三次机会。钟老师的具体做法有两条:其一,警示。“你下次再犯这样的错误,我会把这件事写进我的文章里。三十年之后,等你做了父亲,我再拿给你。到时候你的孩子看了这些糗事,看你羞不羞?——人都好面子,这样的“热炉效应”很好地警示了可能再错误的孩子。其二。即使在“施刑”之前,也要给学生打好防疫针——“你确定自己做错了?”“根据班规第++条,我这样罚你不会有意见吧。”“我这样罚你,你确定回家之后不跟家长瞎说?”——现在的家长,大都会偏听偏信自己孩子的传话,很容易误会老师。但是,由于钟老师作了这样的铺垫,由于学生是甘愿受罚的,后期即使家长发现孩子受了罚,问起来,孩子也不会歪曲事实。第三,惩戒一定要有针对性。是什么样的错误,就运用不同的惩戒形式,而不是胡子头发一把抓,笼统配方,包治百病。在实施过程中,讲方法,讲策略。如对于课堂违纪的孩子,钟老师的惩戒是与学生互换角色——学生上台当小老师五分钟,而她呢,则在台下装坏学生,故意挤眉弄眼,大呼小叫。之后,让这个同学谈感受、话体验。推己及人,换位思考。用这种体验法帮孩子认识自己的错误。对于搞不好人际关系,喜欢扯皮打架的同学。钟老师的惩戒法子是——你讲一个笑话,要能让全班同学都笑起来。对于不按时完成作业的同学,她的法子是——犯错的同学,教会老师一个游戏。在学习的过程中,钟老师往往表现得很“弱智”,这位同学要很费力,很耐心地教,一直到钟老师学会为止…… ——因错而罚,合理“量刑”。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帮孩子尽快找到错误的根源,促其反思,努力改正。而不是泄老师一已一时之怨气、怒气。教育的总原则是引导孩子,帮助孩子,使其获得生命的成长。所以,无论采用什么样的形式,都以不能伤害到孩子的自尊为前提。

陶行知先生四颗糖的故事流传很久了。对一个刚打过架的同学,他没有疾言厉色的训斥,没有痛下狠手的责罚,而是用小小的四颗糖,硬是把那个犯错的男同学给奖哭了。

——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是更高级的教育智慧!当然,陶行知先生是知言合一的一代大师。大师的教育艺术高不可及,但足以给后人启迪、思考。

教育是一门最复杂的科学,因为人的心灵是最为复杂的。所以,当学生犯了错误,在老师已无法忍受之时,在老师将要对其实施惩戒之前,我必须对自己作这样的告诫:一定要多一份谨慎,多一点思考,多几项“兵器”选择,多几种变通的法子,曲径通幽,不战而胜,以此,达到教育的目的……

                      20181015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学生罚站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