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声韵里岁月长

因为疫情影响,幼儿园迟迟不能开学。大好的春光岂能荒废?正是老师们精进业务、学习充电的好时机。五月上旬,园里公布了本学期的教师专业技能大赛方案,共分为半日活动设计、环境创设、弹唱、舞蹈、故事创编五大项,含八个小项目。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今天早上一进幼儿园,就被此起彼伏的琴声吸引了:老师们应该是周末选定了弹唱曲目,已经积极的投入练习了。

叮叮咚咚的琴声把我的思绪带回很久以前,那些我和琴的故事……


1.我对琴的初印象

我的小学时光在离家不远的村小渡过。印象中那座小学校进门是一条笔直的红砖路,两边好像是菜地;红砖路的尽头有两个小花坛和一座寺庙改建的会议室,会议室有着高高的青石台阶。因为是寺庙改建的,两边通透,都有大门,从另一侧大门出去,就是我们升旗的小操场。教室应该是在会议室两边……年代久远,好多记忆中的景象已经模糊,但依然清楚的记得会议室角落里那台半新的风琴。

整个小学校里只有这一台风琴。对,就是那种边弹边需要脚踩踏板、风箱扇动引起琴箱共鸣随之发声的琴。它有着朱红色的木质外壳,7组黑白键,木质踏板踩起来咯吱咯吱。现在如果在生活中看见那样的琴,你一定会惊叹的说:“哇哦!复古风!”可在当时,那就算是很奢侈的乐器了,据说方圆十几里的小学校只有我们一家有呢。

可是,小学校里虽有这么一台风琴,却并没有会弹琴的老师!琴放在会议室的一角,偶尔调皮的同学会去踩一踩、按一按,可是风琴就像一个伤风的人,呼哧呼哧喘着气儿,并没有声音,偶然有响声,也沙哑难听。这可真让我们“望琴兴叹”!

直到有一天,来了一位姓张的年轻男老师。只见他端坐在风琴旁,潇洒的踩着踏板、手指在琴键上飞舞,眼睛却并不看琴键,而是转过脸微笑着看着我们,高声唱着:“我—们—是社会主义接班人……”说来也怪!那台平时我们一踩、一摁只会发出锯木头般难听声音的风琴,在张老师的手下发出了那样美妙的声音!像林间的清泉叮咚,像空中的小鸟啾啾,像流淌的大河哗哗……小小的我们被深深的吸引了,静悄悄的聆听着,感受着……

小学生活离现在三十年了,所有老师的面容都模糊不清,个别印象较深的老师也只记得姓什么,可是我居然清晰的记着这位张老师的大名叫张志宽。我想,这与他带给我们对琴、对音乐的最初美好印象是分不开的。正是那些敲响在稚嫩心田的美妙琴音,在我们心中播下了热爱音乐,感受音乐的种子。


2.参加大合唱

在张老师的影响下,我们学校举行了几次大合唱,还去十里外的镇上参加了全镇学校的大合唱比赛!我们穿着当时“时尚时尚最时尚”的白衬衣、蓝裤子,脸上打着红脸蛋,头上是粉色的皱纹纸做的像兔子耳朵似高高竖起的头花,跟随着张老师潇洒的风琴伴奏,我们大声的唱着“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那一刻,我们的心里也很欢喜:镇中学的操场可真大!房子也气派!楼房是三层!……

是琴声,带领我们走出了小学校,看到了四角天空之外更广阔一点的天地——中学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3.遇见真正的钢琴

小学时光如飞鸟般呼啦啦飞走,那些关于琴与音乐的印象如树杈间的斑驳光影,明亮过、照耀过,也终于悄然淡忘。不知不觉,我上中学了。

那时的中学生学习压力不像现在这么大,成绩好的同学,可以报考中专、师范,也可以报考重点高中,像长安一中、二中;成绩一般的同学努努力也可以上普通高中。总之还是蛮轻松的。我记得我们参加过很多文艺活动,什么故事大王比赛、现代舞比赛、演讲赛……没有什么高大上的舞台,但同学们的表现都很棒,毕竟,青葱岁月,“给我一个舞台,还你一份精彩”是每个人的真实写照!

说来连我自己都有点不信,当时有一次文艺演出,我和同班另一个同学还对唱过秦腔《张连卖布》,那幽默诙谐地唱段至今可以随手拈来:

张连呀,我问你——

你把咱的大花猫卖钱奏撒?我嫌它逮老鼠不吃尾巴;

你把咱的切面刀卖钱奏撒?我嫌它不切菜光切指甲;

你把咱的大黄狗卖钱奏撒?我嫌它不防贼光咬你妈………

这样的唱腔,必须用地道的方言来唱才有味道;女孩子演丑角,也还需要几分勇气——放得开,才有趣。想来彼时的我们,是拥有一份宽松多元的学习环境的,对一座普通的农村中学来说,难能可贵。

因为在文艺活动中崭露头角,初三快要报考中专的时候,班主任推荐我和其他几个同学报考幼儿师范。在当时老师和家长的心目中,有一个朴素的想法:上幼儿师范就能当幼儿园老师,农村没有幼儿园,只有城里有幼儿园,所以“上幼儿师范=拥有城市户口=跳出农门”,在这个目的的驱动下,我们几个毫无基础的农村女娃报考了陕西省西安幼师。紧接着,就是备考面试。

当时的幼师选拔是先面试,面试过线再根据中考成绩选拔,因此面试是否过关是关键因素。我们的班主任是一位姓李的男老师,四五十岁,教数学课。头发不多,眼睛炯炯有神,非常严厉,管班有一套。

让我们出乎意料的是他居然会弹—钢—琴!没错儿,是真正的钢琴!他把我们几个带到学校的一件办公室,告诉我们那个靠墙放着的黑家伙就是钢琴。李老师打开琴盖,坐在琴凳上,手按琴键,脚并不需要踩踏板,一个个美妙的音符便从钢琴背部悠然飘出……老师带着我们一起发声,一起唱:

太阳啊,霞光万丈,雅鲁藏布江,起波浪;

高原春光无限好,怎能叫我不歌唱?……

在这明亮、清脆,有着金属敲击的质感与厚度、和风琴演奏完全不同的美妙琴音中,我们感受到了天籁般的美妙。

此刻起,我才终于遇到了真正的钢琴,和它有关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4.面试中的加分项?

也许是那个会弹钢琴的数学老师、我们可爱的班主任老李教导有方,我顺利通过了幼师面试,成绩比分数线还高出好几分!那场面试还囊括了我的好几个人生第一次:

第一次借别人的衣服去面试。爸妈一向俭朴,我的衣服也都很朴素,要去参加人生第一场面试了,可不能太草率吧?可是也许爸妈太忙,并没有带我买新衣,直到面试前一天,妈妈带我到同事赵大妈的宿舍(当时我们都随爸妈住在学校宿舍里),赵大妈有一个和我身高差不多的侄女,她有一条漂亮的粉色裙子,原来妈妈早都瞅上了!于是,这条借来的裙子成为了我面试时的“战袍”。

第一次当场看着实物画素描。这是考察我们的绘画基础。记得当时讲桌上摆着一个陶制花瓶,考生们坐在下面,位置不同自然角度不同。零基础的我完全凭直觉“照猫画虎”,快结束时看见近旁一位考生的花瓶旁边有一道黑黑的影子,看起来立体了许多,忙不迭的也给自己的花瓶添上影子。

第一次弹钢琴,虽然是“一指禅”。按照李老师之前的指导,报考音乐班的同学需要练一首曲子,我们几个报幼师的只需练一首歌就行了。我偷偷的记住了中央C的位置,心里记住了《小星星》的每个音节在钢琴上的位置,在家里桌子上模拟练习了好多遍。于是,面试的时候当老师问:“谁还有要展示的才艺?”,我就毫不犹豫的站出来,用“一指禅”的功夫摁响了钢琴:1 1 5 5 6 6 5,4 4 3 3 2 2 1……现在想来,那样的画面真是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迷之自信”啊!幸好老师们慈悲,没有打断我的拙劣演绎。

不管怎样,在这场面试中我跌跌撞撞的敲响了艺术的窗,而随后顺利过关并被幼师录取,命运为我轻轻打开了艺术的门。从此,我知道了书本之外、习题之外,还有美妙的音乐,柔曼的舞蹈、绚烂的色彩……新的学习生活就像一个万花筒,展现出它的斑斓色彩,让我着迷,也让我着急——

因为我真的什么都不会。


5.琴房难姐难妹:58号和59号

幼师的琴楼有7层,形状也比较特别,看起来就像一对展翅欲飞的翅膀,在当时周围的建筑群中可谓是鹤立鸡群。要知道,那时候的电子城,还被大片大片的庄稼地包围着呢!周围的建筑大多是民房,各个单位的楼也不过两三层而已。

按照学校制度,我的学号是59号,和我相邻的另一个双号同学58号,共用一间琴房。58号是来自未央区的美丽可爱的璐璐,她和我一样,是个琴盲,零基础。

第一次练琴,我俩欣喜的领了钥匙牌,气喘吁吁的爬上琴房五楼,激动的打开我们的琴房——咦?说好的钢琴呢?为什么只有两架风琴?我们俩像泄了气的气球,坐在琴凳上喘了半天。一问旁边琴房的姐姐才知道,只有音乐班的同学有钢琴房,还有就是如果在班里琴弹的特别好,老师也会奖赏这些同学用老师专属的琴房随时练琴。

啊啊,原来是这样啊!那还等什么?赶紧练琴吧!

万事开头难。从最初的练手形,弹单音节,到慢慢增加难度,我们扎扎实实的练习着。在风琴上练习,回课时却是钢琴,所以往往力度不够,软塌塌的。璐璐的钢琴老师是位老太太,我的钢琴老师是音乐学院刚毕业两年多的美女,年龄有差距,收拾起学生来却有着异曲同工、不谋而合的严厉!我们两个难姐难妹没少挨各自钢琴老师的板子!

严师出高徒。此话不假,在板子的鞭策下我们的琴技突飞猛进,好几次回课都得到老师的表扬。于是我们的小梦想被点燃:好好练,力争得到老师钢琴房的使用权!

于是,在一个期中考试即将到来的月黑风高之夜,58号和59号同学悄悄的潜藏在琴房里,等所有人都走了、琴楼大门也上锁了。我们俩开始尽情的练琴!累了,就说说悄悄话,互相打打气,继续!就这样,弹啊弹,谈啊谈……寂静的夜晚,偌大的琴楼,我们也并没有感到害怕,几分刺激,几分励志,几分豪情,支撑着我们度过了整个夜晚……快天亮的时候,都趴在琴上睡着了。

这样的壮举现在想起来都觉得激动。那也许就是青春拼搏的样子吧?


6.工作中的必备基本功

幼师三年须臾而过,转眼就毕业了!拿起厚厚的钢琴书,那些密密麻麻的小蝌蚪是自己弹过的曲子吗?耳畔隐约传来弹过的第一首乐曲《雪绒花》:雪绒花,雪绒花,小而白,洁而亮……熟息的旋律又浮在耳际, 那一瞬间,泪眼朦胧。再也不用挤着排队抢琴房,再也不用争分夺秒练琴法,再也不用心怀忐忑等回课……然而,我们再也不是学生了。

我们像一团蒲公英的种子,随风散去,在城市、乡村的角落里扎根、发芽。有的同学分配到了幼儿园,更多的同学像我一样,分到了小学,成为一名“万金油”老师。

幼儿教师“弹、唱、跳、画、写、说”无一不会,那是我们苦练了三年的基本功啊!因此,我们是小学里最受欢迎的人!办板报,你上!排节目,你上!演讲赛,你上!……机会与挑战并存,那一刻,感谢老师们曾经的严格要求,那些挨过的板子受过的训、琴房里被蚊子叮过的包,都化作每一次出色的表现———我们总算是游刃有余,没有给母校丢脸。

一边走,一边成长。转眼,在教育这径长途上已跋涉了二十年了!换过几家单位,从乡村到城市,从小学重返幼儿园,身边的人在变换,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初心未改,对弹琴的练习也从未丢弃。

记得2014年,参加省教学能手选拔,当年新增的考核项目就是儿歌即兴弹唱。整整一个月,我每天下班的时间就和钢琴度过,50首曲子一一细扣,扎实练习,恍惚间,仿佛重回当年在幼师学习的时光。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顺利通关。

这几年在管理岗位上主抓业务,对教师的基本功练习从不敢放松。当今社会大环境中,我们幼儿教师入职门槛低,社会地位还不够高,虽然工作繁重,但却依然常常被误解“不就是把孩子看好就行了么!”,面对这样的现状,我认为,我们唯有时刻牢记自己“专业技术人员”的身份,不断精进业务,学习充电,以无可替代的专业性去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这条路很长,但我们走的很充实、很坚定。就像当年第一次弹出的琴音,轻柔,但也蕴含强大的力量和决心。


7.生活中的锦上花

因为喜欢,几年前我给家里也买了一架电钢琴。白色的主体简约大气,德国进口键盘质感优良,再加上强大的录音、混响、伴奏功能,虽不是真正的钢琴,也绝不逊色。

闲暇时,我喜欢轻弹喜欢的乐曲。手指在黑白键上流淌,音符清泉般汩汩流淌,周围的一切都那样安静,那样美好;有时候,我也会邀请老公一起边弹边唱,欢歌笑语其乐融融;偶尔,用手机自拍自演,发个抖音,自娱自乐。年节的时候,邀请志同道合的伙伴来家里,开一场小小的“草根音乐会”,琴声,笛声,鼓声,歌声,吉他声,汇聚成节日里的“动人好声音”,凝聚着友情的甘甜美好……

不做无为之事,何以度有涯之生?琴声歌韵,为我的平淡生活增添色彩,让我的精神家园更加丰盈葱茏,繁花似锦。也因此,它将成为我今生的挚爱!

时光如歌唱不尽,琴声韵里岁月长!期待我们的精彩故事,继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琴声韵里岁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