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回到老家,诸多不适应,是有原因的

黑熊/文


大城市冰冷,小地方热情。这是我们很多年轻人对城市的第一感觉。


常年背井离乡,去到大城市打拼的人们对此的感受更加深刻。


每年回到家里过年,亲戚、老友、朋友相聚在一起的时候,这种暖意洋洋的感觉,是在外面大城市很难感受到的。“来~出来吃个饭。哥们几个谈谈生意。” 几瓶酒下肚。满脸通红的哥们相互举杯。一句“哥们,xxx生意来钱。我们喝了这杯,一起搞!”气氛一来,桌位上的各位也异口同声“好,好,好。”


以前,并没有觉得这些有什么不妥。然而在今年。周边一些朋友遭遇,让我对一些事情有了新的看法。特别是想清楚一个特别严肃的问题。“年轻人,为什么会到老家做事,会有诸多的不适应?亦或是,为什么有些没什么文化的人,在小地方特别混得开?”


一个亲戚在春节之际因为一件事情,让全家人陷入的愁苦之中。事情是,这位叔叔之前和朋友一起合伙做事情。但是等着过年的钱,并不能如期结算到账。他们所一起做的事情,并不是什么特别复杂的事。就是叔叔买了一辆拉钢材的运输车。他的那个朋友有资源,拉钢材什么的就用我这位叔叔的运输车,按照工程量,按月结算。就是这事儿。


然而,每到结算的时候,叔叔的那个朋友,就说收支平衡,没赚什么钱。虽然运输车上面有GPS定位。可以看到运输车出车的次数。但是具体怎么样,赚了多少钱。我那个叔叔并不是特别清楚。


在询问叔叔的情况才知道。叔叔日常极为好客。性情好爽。以前时长在酒桌上认识各种哥们,并且做过几次比较好的生意项目,赚了些钱。然而这次,并没有前几次那么幸运。是遇人不淑?还是另有更加深层次的原因呢?


对比自己的经历。在昨天的散步中。我明白了,这件事情背后折射出来的原因所在。那就是:大城市喜欢谈合同,小城市喜欢讲感情。


应该就是很多在大城市打拼过的人,回到老家之后,极不适应的原因。


大城市从总体上来说,经济水平较高,大量的外来人口进入以及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多了之后。其结果就是,凡是遇到工作或生意层面的事情时,第一个想到的是如何更好的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而在一个相对陌生的环境之中,保护自己的方式更多来自于契约,也就是合同。所以会在如何制定和遵守契约上下功夫。


而在很多经济欠发达的小地方(三四五六线城市)。比如我老家。谈事情,喜欢在酒桌上面谈。喝高兴了,脑子一热就拍板。没有什么更多约定。别说什么合同之类的东西。有时一张纸都没有。更多的是口头答应背后支撑的是“兄弟义气,江湖感情”。


我明白这是经济发展过程中自然的产物。然而,把兄弟义气当做优先级的这种生意。并不利于生意上长期良性的合作。


谈感情时,别谈生意。


亲兄弟,明算账。


在大城市呆久了的朋友。回到老家的时候,常常不适应。更多原因是,在一个更多讲契约精神的地方,变成了一个更多注重感情的地方,一切都是那么的突兀。


“大城市(更多的)谈契约精神,小地方(更多的)谈感情关系。”存在的即是合理的。但不一定是正确的。


抽空码几个字,祝各位新春快乐。

你可能感兴趣的:(年轻人,回到老家,诸多不适应,是有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