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学生一起学做思维导图

进入你大脑的每一条信息-每一种感觉、记忆或是思想(包括每一个词汇、数字、代码、食物、香味、线条、色彩、图像、节拍、音符和纹路)都可以作为一个中心球体表现出来,从这个中心球体可以放射出几十、几百、几千、几百万只钩子。每只钩子代表一个联想,每个联想都有其自身无限多的连接及联系。你已经使用到的这些联系,可以被认为是你的记忆,你的数据库,或是你的图书馆。当你阅读这些词汇的时候,你可能始终会坚信不疑,即包含在思维之中并阅读着这些东西的就是一个数据处理系统,它比这个世界上所有最先进的计算机分析、储存能力加起来还要出色。

——东尼·博赞《思维导图》

做为数学老师,我深知思维的重要性!

无意中得知王秀红老师也在学习思维导图,感到很吃惊!做为教研员的王老师平时工作忙忙碌碌,还在不断充电,我自感惭愧!

何不尝试一下,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制作?心中突然的想法,让我心潮澎湃。说干就干!

通过上网搜索,查阅资料,学习思维导图。

超漂亮的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一种常见的图形思维工具,能帮助学生迅速理清思路,绘制思维导图有以下8种方法:



  树状图(Tree Map)

  树状图主要用来对事物进行分组或分类。

  树状图主要用来对事物进行分组或分类。在最顶端,写下被分类事物的名称,下面写下次级分类的类别,依此类推。

  括号图(Brace Maps)

  括号图多用于分析事物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一般括在图的左首写上主题,然后放一个大括号,囊括这个主题的主要部分,之后对每个部分用一个括号再描述细节。

  桥状图(Bridge Maps)

  一种主要用来进行类比和类推的图。

  这是一种主要用来进行类比和类推的图。在桥型横线的上面和下面写下具有相关性的一组事物,然后按照这种相关性,列出更多具有类似相关性的事物。

  气泡图(Bubble Maps)

  气泡图通常用于定义事物的属性或相应的联系。

  气泡图通常用于定义事物的属性或相应的联系,主要是使用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来描述物体。在画气泡图的时候,一般在中心圆圈内写下被描述的物体,外面圆圈内写下描述性的形容词或短语。

  双重气泡图(Double Bubble Maps)

  双重气泡图也叫气泡图的升级版,这也是一件分析“神器”,主要用于两个主题间的比较和对照。

  双重气泡图也叫气泡图的升级版,这也是一件分析“神器”,主要用于两个主题间的比较和对照,从而找到它们的差别和共同点。具体在绘制的时候是将两个主题分别画在两个圆中,周围的泡泡就是关于主题的属性或者联想,如果一个泡泡和两个主题都关联,那么它就可以用线跟两个主题圆都连起来。这样的好处是,两个主题有什么共性就可以一目了然了。

  流程图(Flow Maps)

  流程图主要用于描述一件事情的各个过程(包括发生顺序、时间过程、步骤等)。

  流程图主要用于描述一件事情的各个过程(包括发生顺序、时间过程、步骤等)。绘制时通常是在最大的方框内,先写好这个事情的主题,然后用小方框描述完成这个事情所需要的每个步骤,并且用箭头将这些步骤联系起来。

  多重流程图(Multi Flow Maps)

  多重流程图主要用来描述一个事物的因果关系。

  多重流程图主要用来描述一个事物的因果关系。绘制时首先定义核心方框,描述这个事情,之后再在左边方框描述事件产生的原因(用箭头指向核心方框),右边填写事件的结果(用箭头从核心方框引向结果方框)。这是一个先后顺序的过程,能够看到事件发生的原因和结果,通过考虑原因和结果来分析为什么,结果是什么。

  圆圈图(Circle Maps )

  圆圈图主要用于把一个主题展开来,联想或描述细节。

  圆圈图主要用于把一个主题展开来,联想或描述细节。它有两个圆圈,里面的小圈圈是主题(主题可以使用词语,数字,图画或者其他标志或象征物来表示你尝试理解或定义的事物),而外面的大圈圈里放的是和这个主题有关的细节或特征。

  思维导图的三种用法

  第一种用法:提取“关键词”

  这是思维导图主要应用方式。主要是通过对文章提出概括或细节性问题,提取文章中的重要信息(时间、地点、 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等)。 从软件设计的角度上讲,这种方法主要在于培养我们目的性阅读的意识,提高对文章内容的把握速度和程度,让 我们以导图的形式将文章的各级主题及枝节完整详细地展现出来,凡有所读,必有所得。

  这种方法,一般针对文章信息明晰的提取性阅读,我们要做的只是按逻辑顺序提取、标注,算是思维导图最基本的应用方法 。

  第二种用法:对信息进行逻辑分析决策

  逻辑分析决策,是指利用思维导图,对混乱的资料信息进行逻辑分析,得出结论或做出决策。这种方法不同于上一种方法的 信息全貌展现,而是更侧重信息分析,是对已知的信息进行筛选、分析,最终概括出观点、结论或做出决策。

  如一篇结构较为松散的文章,通过对各部分内容的整合和逻辑分析,得出文章论点;或要在一件事情的选择上做出决断,把 各种选择的优缺点列出,通过分析各种选择优缺点对自己的迫切程度,斟酌损益,得出最终决定。

  这种方法目前在软件中的应用不是很多,但对个人的实际生活和工作帮助很大,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和正视自己,明了做一件 事或不做一件事的主客观原因有哪些,深层原因又是什么。而这些深层原因所反映出的心理状况,多数情况下是被我们潜意识忽视掉、却对我们 的人生发展影响重大的要素。

  如果说关键词信息提取法考验的是按图索骥过程中的速度与细心,那么逻辑分析决策法考验的就是对外物和自我的分析。

  第三种用法:头脑风暴法

  这种方法,目前在精英特思维导图训练中也是没有的。但它是思维导图创始人托尼·巴赞先生以及所有使用过它的人极力推荐思维导图的根本原因,简单说来头脑风暴就是从0到1、实现创造性 突破的方法。

  头脑风暴在思维导图中的应用方法是:在导图的中间画上目的关键词的图像(最少要有3种色彩,以激发大脑思考的激情), 在图像周边,将自己能想到的与关键词相关的词语都写上,不考虑是否符合逻辑,不考虑是否具有可行性,尽管写下来,并将这些词以各种角度 延展或彼此间建立联系,直到将最符合主题的思路完整展现,算是一个头脑风暴的结束。

  这种方法其实是最符合托尼·巴赞对思维导图的设定:以整体性、发散性、色彩性等符合人类大脑工作规律的特性再现个体思 考的过程,并使这种思考更有趣、更活跃、更具有创造性。

  与前两种方法相比,头脑风暴是对大脑的创造性思维最有帮助的训练方式,因为它不是对信息的粗暴提取,也不是对现有资 料的整合,而是创造一件事物,使其从无到有的过程。

  以上三种思维导图的用法,基本涵盖了我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能帮助我们快速阅读,更能激活我们的大脑 ,很多人都使用它来做笔记、做计划、做决策、做创造……目前,网上有很多专业的思维导图制作软件,精英特中的思维导图训练则指导着我们如何更好更快做阅读,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需要 ,选择适合自己的用法。


这张思维导图惊艳到我,让人有种急不可待阅读的那种感觉!

学生作品

学生作品

学生作品

学生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制作出了一张张漂亮的思维导图。我让学生们选出优秀作品,让作者上台讲解。学生们的讲解条理清晰,思路明确,台下的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收到了较大的效果,学生们也乐意!我心也很欣慰!

这种方法还要坚持下去!

你可能感兴趣的:(和学生一起学做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