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叫日月换新天

昨天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位航天员为我们进行了一堂精彩的太空授课,内容包括了:航天员在轨工作生活场景展示、太空细胞学研究实验展示、太空转身、浮力消失实验、水膜张力实验、水球光学实验、泡腾片实验以及天地互动交流。

看后心潮澎湃之余,回顾中国航天史的奋斗征程,不禁感叹:“中国人真的很了不起啊。”始终是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信心追逐远大理想。

在那个一枚铁钉、一根火柴都需要依赖进口的年代,如果有人说中国人将来可以遨游太空,在天上“过年”,一定会被当成痴人说梦。从“神一”到“神十三”,从“天问”到“天和”,中国航天从零开始,以敢为人先的勇气向苍穹出发,取得了令世人惊叹的显著成就。

“最美航天员”王亚平出征前说,梦想就像宇宙中的星辰,看似遥不可及,但只要努力,总有一天能触摸到它。

正是因为中国人民“不信邪”,我们才先后甩掉了“东亚病夫”“中国贫油”等一个个标签,让“民族独立梦”“两弹一星梦”“全面小康梦”一个个成为现实。

鸟儿就该向往天空,树木就该向阳生长。每个人的未来存在着无限的可能,年轻人应该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让逐梦之舟突破陈旧思想的羁绊,驶向未来的星辰大海。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恒心砥砺前行。以“洒向千峰秋叶丹”的初心擦亮公仆底色。

经过层层筛选首批入选航天员的邓清明,23年间作为“备份”与“主份”一起进行过无数次同等强度的艰苦训练,用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为“国之大者”作了最好的注解。

风沐沙路,砥砺前行。回首当年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18年前,杨利伟那一句“神舟五号报告”还在耳边,举国欢腾的那一日仿佛就是昨天。

18年后,短短一年内,银河畔又将两度留下中国人的足迹。如此成就引得世界瞩目,但又谈何容易?

中国航天人在缺条件、乏设备的艰苦环境下,用中国智慧、中国担当绘就飞天梦想。

在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刘纪原的记忆里,在中国航天事业刚起步时,科研人员吃的是馒头就咸菜,试验一去一天,回来满身是土。执行此次“神十三”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王亚平则说,对航天事业的热爱让她克服所有的困难,战胜所有的难关,甚至牺牲生命。

在问天之路上,中国航天人守得晨星、吹得寒风、坐得冷板凳,行得崎岖路。肃州风急,逼不退中国人的问天之心;漠北沙粝,却磨出了航天人的求真之质。

神舟乘风起,扶摇直上。千余载飞天梦酣。迈入载人航天时代的第18个年头,作为中国空间站“天宫”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的最后一次任务,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此次飞行意义非凡,可谓为“天宫”放上最后一块奠基石,之后“天宫”即进入建造阶段。

中国人独有的诗意浪漫在航天逐梦路上不会缺席,“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神舟”应势而出、乘风而起,恰似鹏鸟气贯长虹、势不可挡。

可谓是实现了毛泽东当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伟大梦想。

东风送神舟,揽月逐星。中国问天正在其中。

当前,科技进步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实力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

中国建设科技强国步履不停,在各科研领域掀起经久未息的科技创新热潮。在航天领域,“神十三”凭借“径向交会对接”和“6个月长期在轨”两项关键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再度打响中国航天品牌。

创新不只是灵光一闪,更是厚积薄发。记得一位火箭设计师曾说过,“中国航天有个传统,每一次成功的喜悦也就持续一顿饭的时间。

的确,对于研制团队来说,成功不是光环,更不是休止符,而是下一次任务的起点”。对中国航天人而言,成功总是在下一次。待“神十三”归来,新的探索又将出发,“天宫”的开放还面临着诸多技术难题,前路迢迢难测。

但中国航天人的字典里没有“后退”,更没有“畏难”,他们坚信只要咬定目标、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久久为功,厚积一定迎来薄发,前路总有光明。

天梯亦为人造,有何不可摘星辰?中国航天揽月逐星之路还在继续,千千万万的航天工作者赓续航天精神,攀登科研高峰,奔赴星辰大海,他们的问天之志激励着我们所有人。

爱祖国、追梦想的模样多么美好,践初心、担使命的精神多么可贵。

有他们,“中国号”飞船一定能行稳致远,一往无前。

你可能感兴趣的:(敢叫日月换新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