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唇舌的授权》有关的记忆

12月9日,也就是明天,第六期张文质写作研修班将正式开启,第1场是由张文质老师带来的讲座《回到1997年,我是怎样写<唇舌的授权——张文质教育随笔>的》。

《唇舌的授权》成书较早,我读到的时候,已是近10年以后。这是张老师写的第一本教育随笔。在此之前,很少人会用那种形式书写。

《唇舌的授权》是我拿到的第一本张文质老师亲笔签名的书。这本书的内容总体看起来相对零散,但仔细阅读,你会发现里面藏着很多珍珠,很多钻石,闪闪发光。我曾有感而发,这本书并不比张老师后来出的任意一本书差。这样的表达虽然不是很准确,但足以感觉我对这本书的评价是多么高。

比如书里那句“我首先要为内心写作,为自己、为自己能够继续活下去而写作。”就深深地触动了我。让我有了写的方向——为内心而写。通过自然记录,梳理,让内心更安定,更好地生活。我也因此更坚定地书写。

类似这样的感悟,类似这样能触动人、影响人的金句,书里有不少。

  “一个人渴望自由,他就在内心拥有了自由。自由是为自己精心锻制的绳锁”。

  “纯洁的爱从来都是稀有的”。

  “持续膨胀的声音,仿佛是一个巨人”。

    “刻骨铭心的始终是灵魂和其中的苦痛”。

  “黑夜在扩展,但愿它也是创造的河床”。

  “你不需要更丰富的知识,甚至也不需要判断,一切都有自己非常确定的明晰性,边缘却是模糊的,它们彼此渗透。谁站在自己的根基上,当我们失去了与大地的联系,当我们不再瞻望未来,我们的身体便虚悬了,欲望控制了整个心灵”。

  “在我沉思默想之时,那些思想是我的,容我咀嚼,容我厌倦。为了守住这些权利,我将沉默更久”。

张老师说,刚开始的时候,他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会是一本可以出版的“书籍”,他完全是信笔而作,这些文字大都记录在各种纸片上:校样稿的背后、撕开的信封、随手找到的稿纸、大开本的廉价的笔记本等等,既是每日生活的呈现,也是心灵的感悟,所有的灵光一现都被记录在案,它是随机开合、信马由缰的生存文档,是诗歌,随笔,也是一个父亲记下的女儿的学校生活的掠影,从某种意义上看,是他个人的“教育史”,也是他女儿的“成长史”,或者是“受教育史”,片言只语中浮现的是两个生命交叉或重叠走过的轨迹。

这些细碎的,不连贯的,没有主题的、人性的经验,瞬间被击中的状态,在张文质老师的不断地自我书写中被呈现了出来。经由文字,直击读者的内心。

这次写作班课程,张文质老师会分享关于《唇舌的授权》什么故事呢?还是挺让人期待的。

像《唇舌的授权》这种书写样式,大多数老师是比较容易模仿的。他几乎就是一些日常的记录,一些日常的思考。可能某一段文字,开始的时候只是被记在某一张随手拿起的纸上。可能某一个故事,就是接孩子回家,那随意的闲聊。

像这样,很日常的一个片段,很日常的一点思考,可能就会成为书的一部分。而这些记录,这些故事,让人读起来,是那么的亲切,那么的有画面感。那些思考,仔细品味,甚至有一些哲学的味道。

这本书,阅读起来也算是比较舒服的,你可以从头读到尾,也可以随意放到中间阅读。里面的故事有联系,但不影响他的独立性,任何一个故事,任何一点感悟,都可以随意抽取,无需前后语序的连贯。连起来读,又能看到一个延续性。

一般写作者,要写出结构严谨主题鲜明的内容,可能有些困难。但是要像《唇舌的授权》那样有意识地坚持记录,通过一些暗线的联系,再把这些内容串起来,还是可以的。

我今天在审核一篇文章,准备推荐到行走公号发表,那是一篇写吧的文稿。是一位挑战者写的,被志愿者管理员挑出来的文章。那位老师准备写1000个幸福的瞬间。然后就开始记录,到现在已经记录两三百件。

像这种根据一个联系不是很紧密的主题,然后有意识的做一个生活的观察者,记录者,对一般的写作者来说,可行性更大。

现在我们写吧挑战群中,还有近百位老师在接龙打卡。其实挑战的时间已经快到一半了,到现在还有这么多人能坚持下,的确不容易。

我注意到大家的接龙打卡时间,很多老师有这样安静的一块书写的时间是很难得的。大家其实都很少有这样一块专门的时间。大部分老师处理完工作的事、生活的事,开始阅读,开始反思,开始记录,其实已经很晚了。有好多位老师都是踩点打卡的。

不过这样的记录,如果能用一条线把它串起来,也是能够成书的。

期待老师们早日出书。

你可能感兴趣的:(跟《唇舌的授权》有关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