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

      童年是人类生命最原初的状态,儿童的身上总是跃动着人性之初的灵动光彩。相较之下,人类个体生命的成长过程,以及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就是一个不断遭受外部世界异化的过程,“人类的文化越是向前发展,就越是远离了人类的自然需求,离开了人类童年的真实感受。”

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儿童是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获得发展的,在这一过程中,儿童的经验不断被改造,不断地同化、顺应和获得平衡,而儿童经验的丰富与改造主要是在儿童的生活中进行,在游戏和探索中进行。另一方面,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仍处于前运算时期,这便决定了儿童只能够通过生动、具体、形象的教育方式来习得经验知识,而这其中最生动具体的场域便是儿童的生活。

童年”这一概念是特殊的,这是源于其区别于其他概念,具备了独特的内在精神文化。童年的生长是自发的,是永恒的,而童话教育在其中便起着 “沃土”和“肥料”的作用。童话的意义就是为人们建立起这样一座童年精神的乌托邦,它能够冲破现实的桎梏,实现了对这种永恒的人类精神的捍卫与守护。在那些优秀的童话作品中,我们常常能够感受到这样一种永恒而美好的生命力量的存在。在童话作品中,我们看到了儿童天性中那种永远不被现实束缚的自由精神。

正如方卫平所言,这是“童年最‘真实’的精神内涵之一”“哪怕是在最压迫不堪的生活下,童年生命都一直渴望着要突破囚笼,哪怕只是存在与幻想之中。除非童年自身被过早地结束。这是童年有别于成年的独特美学,也是儿童有别于成人的独特生命体验。”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优秀的童话作品所体现的正是对这样一种自由不拘的童年精神的人文关怀与温暖观照,它们用成熟而丰盈的生命智慧悉心地呵护着儿童纯真而美好的天性,卫护着儿童对自由的追逐和向往,这一切正如同在儿童的心中种下一颗幸福的种子,静候生命在未来的成长中绽放出美丽的色彩。

童话为人类的童年精神提供了一个自由而可靠的港湾,对儿童而言,它是一种深切的童年观照。童话为儿童带来了丰富、有趣的形象,用拟人化的、夸张式的表现手法,为儿童展现了一个想象中的美丽新世界。一方面,童话中的智慧或愚钝、美丽或丑陋、善良或邪恶的各类人物形象,在一个个场景中切换,它们用隐喻的方式帮助排解孩子们内心的冲突与不安,使儿童能够从心灵创伤中解脱出来,释放内心的压力,在童话中儿童能够收获精神与心灵上的成长。另一方面,童话也可以将现实生活中的美丽与丑陋、善良与邪恶等用一种儿童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展现出来,儿童在童话教育的过程中便能够更好地领略人类历史与现代文化,以及蕴含其中的永恒的文化价值。“儿童在听或读童话时就会在无意识的层面上获得一些教益。”这种适合儿童又被儿童喜爱的教育方式应该被加以重视。

在进行童话教育时,幼儿园应发挥其重要作用,积极尝试运用多种方式,使儿童在童话教育中获得最好的发展,呵护儿童的最美童年。与此同时还应积极发挥家庭的重要作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必须两方面结合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童话教育不能仅凭幼儿园的一己之力,不能缺少家园之间的合作。积极尝试不同的家园合作方式,将童话教育效能发挥到最大,这是幼儿园童话教育的努力方向。

失去儿童,必将失去成人。当我们回到教育的原点,进一步地思考童年与儿童问题时,我们才更深切地认识到童年对于儿童与成人的重要性。童年消逝与否尚待商榷,但是呵护童年,保护稚嫩的童年精神存在,这是每一位教育者都应该认识到并付诸实践的态度。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习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