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舆论》——人人都能看到你表面上如何,但只有少数人能够摸透你实际上如何

通过对《传播学概论》的学习,让我认识到了李普曼以及他提出的拟态环境。在老师的推荐下,我买来了这本书并开始了阅读。

《公众舆论》这本著作是传播学领域的奠基之作,它第一次对公众舆论做了全景式的描述,至今仍在传播学领域保持的着权威地位。这本著作以独特视角解读了舆论在传播学中一系列难以回避的问题,它对成见、兴趣、公意的形成和民主形象等问题做了精辟而深刻的探讨,完成了新闻史上对舆论传播现象的首次全面论述,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在这本著作中,李普曼的主要观点是:“现代社会越来越巨大化和复杂化,人们由于实际活动的范围、精力和注意力有限,不可能对与他们有关的整个外部环境和众多的事情都保持经验性接触,对超出自己亲身感知以外的事物,人们只能通过各种“新闻供给机构”去了解。这样,人的行为已经不再是对客观环境及其变化的反应,而成了对新闻机构提示的某种“拟态环境”的反应。”

《公众舆论》里一个主题就是人们无法自觉形成公众舆论,无法处理公共事务,人们多数关注自己,关心自己,除非经过专门的学习和训练。对于这个观点和看法,我其实完全赞同的。就拿我们一直在关注的民生新闻来说。所有的民生新闻都强调互动,但这种互动并不是有意义的有效的互动,百姓抢着上电视,爆料、投诉、发表意见,有多少是真正有价值的?恐怕更多的是为了好玩、图新鲜,而媒体也为了拉近与观众关系,吸引眼球,乐得打互动牌。

李普曼在这本书里有一个非常深入的思考,即个人利益与自我中心的人思考。他在这个方面的思考上,非常精辟,切合事物的本质,他认为:“人这种生物实在是太复杂了,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要想这么多世界统一起来,除非是发生世界大战那种特殊情况,否则真是很难。就算统一起来,也是同床异梦,各怀鬼胎吧。”这个也从侧面指出了公公舆论的威力。

李普曼《公众舆论》这样的书,一遍当然是不够的。因为看似同一的里面,有很多微妙的细节需要注意。我们要更加深入的阅读这本著作,发掘这本著作内在的更多的想表达的东西。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候也要摆脱自己原有的观念,从另一个角度,另辟蹊径,来解读自己对事物的一个全新的看法。

你可能感兴趣的:(《公众舆论》——人人都能看到你表面上如何,但只有少数人能够摸透你实际上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