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段时间和几个同事一起吃饭,不知怎么就聊到了房子。
“最近又跑了几个小区,还是没有合适的,均价都TM的5、6w。”小A说着将一颗花生米扔进嘴里,又灌了口酒,“要不是为了孩子,真不想在这定居。”
小B叹了口气,“海淀的学区房,正常。你这五环外还好些,中关村这儿早就六位数了。”
这时,刚毕业不久的小C露出一副不可思议的表情:“哇!原来北京的房价这么高啊!”
而我则坐在小A旁边,举着根烤串,道了句:“你说的对。”
转眼毕业六年了。不得不承认,买房似乎是人生里绕不过去的一道坎,尤其是对于那些在一线城市工作并打算定居的漂一族。
当然,也不排除那些已年近三十的人们,用老人的话来讲就是:“你不小了,该考虑买房成家,安稳下来了。”
请注意下定语,是先买房后成家,毕竟让人家姑娘婚后跟着你四处漂泊,也说不过去。
这不,几年下来,身边越来越多的朋友相继“沦陷”。
今天小A发了圈,说终于签下了人生的第一套房,从此不用再漂泊。看得出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他满心的激动与欢喜,当然也有背后那掏空了六个钱包的无奈与辛酸。
不管怎么说,祝福他。
02
关于买房,我其实一直是持中立态度的。一面不是刚需,另一面则通货膨胀得厉害。实在叫人头疼。
但每次仔细一想,就又会将这念头丢到九霄云外去。总觉得一下子要负债30年,就好像手脚被牢牢绑住,不得不循规蹈矩地老实活着。
不过在中国,循规蹈矩,平淡安稳,似乎是大多数人的生活。
经常听一些朋友抱怨工作加班强度大、没有生活等,可接着就又会听到他们的那句“熬过去就好了。”
又如买房,有些人掏空积蓄,东拼西凑地勉强交了首付,然后面对沉重的房贷,一边抱怨着压力大,另一边又省吃俭用,不断地安慰自己“熬过去就好了。”
熬过去……熬过去……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我们又有多少个十年……
也许是年纪大了的缘故,态度变得消极了些,经常会忍不住思考下人生,然后对那种一眼便可望到头的生活,百般抵触。
当然了,只是心理上的抵触,身体依旧老实地向“钱”行走着。毕竟还要生活。
记得有次午后,我透过办公区的窗户向下望:一两辆小车慢悠悠地停下等红灯,外卖小哥从前方横穿而过,人行道上几个年轻人说笑打闹着,不远处的大树下一个白裙女生正推着辆共享单车走过。
风吹树叶,白云蓝天,是自由的味道。那一刻,我强烈渴望能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为什么呢?
或许正应了那句话:在一个地方待久了,便会想要逃离。
我想,恐怕人生中最挣扎的事情莫过于一面循规蹈矩地活着,另一面则躁动不安地心向远方。
03
最近在读梭罗的《瓦尔登湖》,里面有这样一段话:
人生的真谛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活着?当我们用教义问答的方式试着给出一个确切答案时,看起来好像真的如此:人们之所以选择这种通常的生活方式,是因为和其他方式相比,这种更加令人满意。
这一段我读了好多遍,总觉得那个“更加令人满意”的主语并不是我们自己。
攀比的心理,他人的目光,长辈的训诫,犹如一条条已铺设好的轨道,在不同年龄段里为我们指引出方向,冷冰冰地告诉你:走就对了。
我知道,这样的路定会平坦一些,但也会无趣一点。
如今,2020年已过近半,还记得去年底我在一篇文章中写:漂泊久了,便想要寻一个归处,落一份心安。
那时的我和自己倔强着,至今依旧如此。
这半年来,几乎每天都被工作塞满,只有夜深人静时才缓过神,望着满城灯火问自己:这是你想要的生活吗?
真的十分羡慕那些可以抛掉一切,边旅行边打工的人。在我看来,他们是自由的,属于大自然,属于这个世界。
可我承认自己没有那个勇气,只觉越长大肩上的胆子便越重些,若不计后果地逃离,只会让未来在遇到风险时手足无措。
那是一种深深的无力感,仿佛下一秒就会窒息消亡。
人生还是要继续,但绝不是循规蹈矩,也不是一意孤行。我不知道自己将会走出一条什么样的路,但至少应该问心无愧吧!
2020.06.19 11:27 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