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傅雷家书》有感

谈及父亲,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熟悉的背影。无论这个父亲是知识渊博的或是一个只会下地耕作的农民,他们都一样伟大。“家书”给了我一些神秘感,本月我带着探究的心境来读此书,多了些许期待……别人的父亲是个什么样?他是怎样来教育引导孩子的?迫切想从中找到答案。

在读傅雷家书的时候,字里行间都洋溢着浓浓的亲情,读着读着就让人对这份父子情钦佩。他们虽身隔万里,但父亲却通过儿子的信,深入地了解儿子,写下感人的回信。信中有对儿子学业的指导,更多的是对儿子人生的指引。信中的话充满着父爱,蕴涵着真理。用儿子傅聪的话来讲:“爸爸是个赤裸裸的人,不仅对我,对朋友也这样。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写,他的内心生活全部在信中反映出来了。但这些信都是他五六十年代写的,都带着当时的时代气氛和他的心境、情绪。虽然他一直是坐在书斋里的人,但从信中可以看出他的思想是跟当时的社会生活血肉相连的。”

信中写到“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钟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体现了傅雷对傅聪离家的不舍但又不得不为的矛盾心理。

傅雷跟所有父亲一样爱唠叨,爱叮嘱。“孩子,希望你对实际事物多注意,应办的即办,切勿懒洋洋的拖宕。夜里摆龙门阵的时间,可以打发不少事情呢。宁可先准备好了再玩。”“孩子,我真恨不得天天在你旁边,做个监护的好天使,随时勉励你,安慰你,劝告你,帮你铺平将来的路,准备将来的学业和人格……”

阅读至此,不仅让我联想到我的父亲,从小父亲对我的要求比较宽松,对哥哥要求却比较严格,或许是因为哥哥是男孩子的缘故,以至于哥哥上高中时有些叛逆,与他交流越来越少矛盾处处显现,最终哥哥决定到沿海城市就业,作为父母当然有许多不舍,但哥哥去意已决,也就作罢了。哥哥第一次远离父母,外出十日也没有消息,父亲吃不好,睡不着,几天时间消瘦不少,终于收到哥哥报平安的来信,激动的高兴了半宿,拆开信来读了一遍又一遍。哥哥的一句“路途虽非一帆风顺,但总算到达了目的地。”让父亲深深地陷入沉思……他猜想到哥哥在路上一定发生了什么事?多方打听,才晓得那趟车在路途中遇到劫匪,耽误了时日。当晚立即给哥哥写去了回信,让他在外照顾好自己,万事多加小心,有什么困难和需要告诉家里,我们会想一切办法来帮助你,我估摸着当哥哥收到那封信时,定会感动的热泪盈眶,感受到父亲对他那份暖暖的爱意。

爱孩子,就让他向外发展,让他在经历风风雨雨后学会成长,傅雷夫妇对傅聪和傅敏的爱,是那么含蓄却又深刻。他们没有把他们宠成温室里的花朵,当傅聪遇到挫折跌倒哭泣时,傅雷并没有心疼地把傅聪扶起来然后跟他说“孩子,前面有困难,咱不前行了”,而是通过和风细雨般的鼓励让傅聪自己爬起来,然后勇敢地向前。

爱他不等于包容他的错误,面对错误,他鼓励傅聪“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做人不仅学会做一个有品德的人,还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傅雷用自己现身经历的说法,告诫傅聪要有民族荣辱感,做一个宽容大度的人。

傅雷先生在信上不仅谈艺术学习,还谈生活、恋爱,谈做人,谈修养,甚至于儿子写错字,父亲也会郑重其事地指出并耐心分析、纠正。我想有他这样一个父亲是件幸事,但回归现实生活中,不是每位父亲都有他这样的素养和智慧,不是每位父亲都用这样的方式去教育自己的子女,去影响自己的孩子,但我们不能忘记不论我们是多么的任性,不论我们曾经做出了多么荒唐的事,父亲总是一如既往地关心着我们,从不因我们的一时不懂事而丢弃我们,这种感情叫父爱。无论我们走得多远,总有那么一根线,牵着我们,无论我们在外面生活得多累、多疲倦,总有那么一个港湾,让我们停靠,这是家的力量,也是因为家里的那一根顶梁柱——父亲。相信每个看过这本书的人都会深有感触。我会经常拿出这本书来翻翻,它会引导我除去一些浮躁,给我一些启示,在教育儿子的道路上柳暗花明。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傅雷家书》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