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也回不去的故乡(二)开学

        “大儿子,快起来,时间快来不及了”,老宋在不停的摇晃着宋词。

        宋词睁开朦胧的睡眼,问:“怎么了爸爸”,“你忘记了吗?今天要去学校报到,抓紧时间穿衣服”,老宋急切的回答。老宋除了有典型的大男子主义,还是个急性子,干什么都火急火燎的?

        宋词三下五处二的穿完衣服,哗哗的往脸上撩了几下凉水,牙刷牙膏还没有买呢,心想算了,今天先这样吧,宋词推门出去赶紧去找他爸。

        宋词跟随老宋走出旅馆,天还没有完全的亮,东方还是鱼肚白,房檐上的冰流子滴的那么长,他们去了团部的商业一条街,先去吃早餐。街上,冰雪还没有完全融化,路上融化的雪水,又重新冻成了冰碴,走在路上就会发出咔嚓的声音。主街是一条沙石的土路,商业街里面的店铺都是木质结构的,在宋词的眼里看来,挺特别的,因为在老家都已经盖了砖瓦房,在小兴安岭地区,木屋的房子也是相当常见的,因为这里盛产木材。

        他们进入了一个小店,爸爸点的是豆浆和油条,油条粗长又蓬松,店里是一对老两口开的,是四川人,上次老宋曾经来过这个店吃过早餐,那是去年十月份的时候,他们来签合同,所以他们对老宋也是有一定的印象,男店主说他曾经在部队的炊事班,退休之后就开了早餐店,他们的儿子就在农场工作,闲暇之余还要帮忙带带孙子,就一直在农场了。

        宋词只觉得油条太美味了,豆浆就像冬天的白雪一样白,昨天没吃的饭,今天早上都补上了,足足吃了五根油条,喝了两碗豆浆。从早餐店出来,天已经大亮,太阳公公刚从地平线上升起,北方的冬天,太阳升起比较晚,这个时间也差不多七点了,走了十几分钟,他们来到了学校,宋词跟在老宋后面,走进了教务处。

        教务处办公室里两张办公桌,对面而坐一男一女,一个头发花白稀少带着高度近视镜的是夏主任,他是哈尔滨知识青年,来到北大荒插队之后,就一直在这里奉献自己的青春,教书育人,是德高望重的老师,那时团部中学还有高中部,他主教高中数学,如今,高中部也只剩下最后一届高三了。年轻干练的张老师是副主任,不到四十岁,两年后夏老师退休了,她就成为了张主任,又几年后又成为了JY农场学校的校长。

      夏主任先是询问了宋词的学习情况,在哪里上的学呀?学习成绩怎么样啊?转校学籍单开了吗?……,怎么学籍上什么成绩都没有啊?宋词一一作答,他上初一了,学习成绩在他原来上学的学校期末考试考了前几名,说话的时候,张主任在旁边的书柜里,拿出了初一的去年冬天期末数学试卷。于是宋词就打起了试卷,张主任给他计时,这是老宋出去办事了,不到一个小时,宋词答完了试卷。

        夏老师把试卷拿过去看了一会儿,宋词你的成绩还是不错的,如果你要是继续上初一的话数学是可以,顺便问了句,你的英语怎么样?宋词觉得自己的英语一直是不好的,因为在乡里上学的时候都是由民办老师来教课的,换句话说,这些老师平时还要种地呢,许多都是民办老师转到公办的,这是他心知肚明的。

      JY农场的教育水平要比宋词老家那好得多,虽然这里是边疆,但是老师的教育水平却比较高,因为这里很多人都是师范师专学校毕业,学生的思想都非常的先进和开放,团部和省会哈尔滨往来的也比较密切,虽然建场多年,这里依然可以看见部队的影子。

        宋词的英语一直不好,张主任跟宋词说,现在我们的六年级是预备班,预备班就是为升初一准备的,他们现在正在学习初一的英语,预备班的老师也是非常有经验的,张主任建议宋词还是从预备班六年级开始,打牢英语基础知识,宋词想了想,反正到这个陌生的学校,他也不打算读书了,也像他爸爸老宋一样包地种田,上预备班和初一也没什么区别,都是陌生的同学,陌生的老师,宋词欣然接受了张主任的建议。

      学校走廊里,夏主任在喊孙桂珍老师,“你到我这来一下”,夏主任和孙桂珍老师在走廊聊了好一会儿,孙老师的口才非常的好,见到两位主任一直是笑脸相迎,对宋词也是刮目相看,相信他未来一定是一个好苗子!班主任孙老师叫上宋词向班级雄纠纠气昂昂地走去!

(明天继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再也回不去的故乡(二)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