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对不起

        在听了潘老师的《不吼不叫,正面管教》后,忽然想起我的一个学生来。他叫小杰,单亲家庭,跟着爸爸生活。我几乎从他的脸上看不到别的表情,满脸的冷漠,似乎什么都走不进他的心里。作业几乎不做,怎么说都不见效。他的爸爸整天在外面工作,把他扔到托管上,几天都不见人。爸爸对他的学习很关心,表现出来就是着急,打,骂。我也很着急,表现出来就是批评,教育,批评,教育。但是一直不见效。

        我一直找不到走进他心里的方法。去年有一天,我校邀请一位家庭教育专家到校做报告,教育孩子要爱父母。小杰的爸爸没有来,他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有父母陪着的同学们中间,仍旧是那样一张冷漠的毫无情绪的脸。孩子们和家长互动的时候,在专家的感染下,好多孩子都哭起来,我看到小杰突然仰起头,痛哭起来。我正要到他身边,就看到他用袖子狠狠地擦了擦脸,又若无其事了。

        那一刻,我的心突然柔软起来。是啊,他是个不听话的学生,可他也只是个缺爱的孩子啊。我没有打扰他,只是在后来的日子里,装作不经意地摸摸他的头,装作忽然发现他的优点,夸张地给个表扬……说实话,我并没有多大期待。毕竟六年级了,改变又能有多少?

        然而,他给了我巨大的惊喜。在我还没有觉察的时候,在我没有观察到的地方,他在悄悄地改变。他开始完成作业了,他的成绩开始提高了,到期末考试的时候,他的数学成绩居然稳定地排在前列!有一次居然因为没有考满分而哭了!

        这是多大的改变啊!老师们听到我说他的变化,都不相信。在我心里,他已经成了一个好学生。

        今年,新的学期开始后,我给他安排了值日,下午负责一排桌椅的卫生。因为认为他已经是个好学生,所以就高标准要求他,偶尔有做的不好的地方,我会严厉地批评他。批评多了,我发现他又变了,上课恢复了冷漠,作业又开始不交,成绩又下滑。我生气,更着急,就更加严厉地批评他。恶性循环。

        在听了潘教授的讲座后,我发现,原来我一直没有找准自己的定位,没有真正地走进他的心灵。去年的正向引导,让小杰有了质的变化,但是寒假中没有正向的刺激,返校后我又过高的期望,让小杰开始丧失信心,如果这时我能及时纠正,也许现在就不一样了。

        小杰,对不起!所幸还有时间,我们还有两周,我一定要在这两周中,尽力正向引导,让你的小学生涯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也让我不留遗憾。

你可能感兴趣的:(孩子,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