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好型人格的你,请继续“讨好”别人

文/柳树招风

1

最近几天室友总要忙到十点多才能回来,一回来就气鼓鼓地坐在沙发上,嘴巴不断地碎碎念。我知道,她是在小声抱怨她的老板娘。

不久前,她找了份在水果沙拉店的工作。最初几天,她谈起她老板娘的时候赞不绝口,又是美丽大方,又是体贴温柔。

可是相处得久了,真应了那句老话,“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一个多月过去,现在她每提起老板娘就是愁容满面,委屈极了。

“是我太好脾气了吗?当初,说好的每天下午七点下班。现在呢,每天都要忙到晚上十点才能回来。但又不好意思和她当面提,毕竟她对我也挺好的,自己也挺喜欢她,除了加班这点。”室友有点不满地和我倾诉。

我没说话,只是静静地听着。其实她自己也明白,哪怕老板娘出尔反尔,自己仍愿意留下帮忙的原因。

我们愿意受着一个人的气,可能是他人的对待令自己觉得还不错,更可能是自身的性格问题有些人的性格,就是充满着善意。


2

这段时间因为《奇葩大会》里蒋方舟的一段演讲,“讨好型人格”这个词被各个作者不断地拿去做诠释和被解救。具体什么是“讨好型人格”我也不多加赘述了,不了解的,可以自行去搜索一下。

这里我想谈下自己的看法,我始终认为粗暴地用心理学的某一种概念来定义全人类的一种行为,本就是不太恰当的。就像十二生肖把全人类分为十二种性格一样,都太笼统了。

其实每一个人去对照“讨好型人格”这个概念都或多或少能找到自己的影子,只是程度轻重的问题。难道说我们全部人都要去披上一层刺猬衣,去改正这个“讨好别人”的坏习惯?

我认为这绝对不是一个正确的观点,因为为他人着想,向他人释放一种善意本就是一件正确的事。

难道现在就因为这种善意无法得到一个好的回馈,我们就要完全杜绝这种善意吗?这岂不是舍本逐末,丢了西瓜捡芝麻的做法吗?


3

在我看来,“讨好型人格”是有一些问题,但还不至于要盲目地去压抑自己的真实想法。

具有“讨好型人格”的这类人要解决的问题也绝对不是该怎样学会全盘去拒绝其他人,而是更应该学会怎样去筛选哪些人是你值得去“讨好”的。

怎么筛选是个问题,这里有个小方法与你分享。

借钱给其他人是个难题,借钱容易要钱难。更多时候,我们拉不下脸皮去讨要借出去的钱。

高中的时候我们英语老师对我们说,每次有同事或朋友向她借钱,她都是只借两百,绝不多借。

“这两百块钱我就没打算要回来,约定的时间到了,这钱还不还都无所谓。到期不主动还钱的人,不管他用什么理由,以后我绝对与他保持距离,两百块看清一个人,也值了”英语老师说。

所以我们要为自己的善意设定一个标准,在没有很损害自身的利益下,我们给予每一个人同样的善意。

谁辜负了这份善意,你再去捍卫自己的权利,学会拒绝这个人的一切。而不是对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停止释放善意。


4

或许有人会问,这么麻烦,值吗?还不如直接拒绝所有人,一劳永逸。

我的回答是:值得。

我们要相信这世上有人会因为你的一个小小善意而改变他的整个人生,你也会因为现在的这一个小小善意而收获到更多的东西。

所谓的相信,并不是未经世事,单纯地相信这个世界是完美的,每个人都是好人。而是当你知道这个世界充满了不完美,谎言,你仍然愿意去为这个世界付出善意,这才是真正的勇敢。

艾力的书里说他曾经借给过24个人钱,其中4个人拿了钱就拉黑他然后消失了。

有朋友嘲笑他,那你现在还这么愿意借钱给朋友,是不是傻啊。

艾力说,可是还有20个人履行了诺言,把钱还给了他。因为他的无条件相信,他收获了20份更牢靠的友谊。并且其中一个人在之后很是照顾艾力留在老家的母亲,难道这还不值得吗?

善意不能单纯地用数量去计算衡量,你的善意被100个人当中的99个人所践踏,但有一个人会珍惜就够了。


5

这个世界很不完美,“聪明的”人太多,把别人当傻瓜的人也太多。我们很难说服这类人应该怎样去正确善待他人的善意,所以不必为这种人苦恼,远离他们就足够了。

你总能遇到那个懂得感激并且会回馈你善意的朋友,然后相互扶持,共同前行。

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但不管怎样,还是请继续保持你的善良。

你可能感兴趣的:(讨好型人格的你,请继续“讨好”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