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文学》有感

        以下内容更多的是我在读这本书时的一些感想,关于这本书的内容,周末我会写出读书的笔记。

        其实在我决定写这篇读后感之前,这本书我已经读过1/3。可当我静下心来,试着输出一些文字时,大脑却一片空白,完全记不得了读过的内容。于是我怀着读完之后要输出一篇读后感的想法重读这本书时,竟然读到了许多第一遍视而不见的文字,产生了很多的新意。这大抵就是作者在文中提到的由文生情,新意随文字不断源源而来那种兴会淋漓的感觉,并且切实感受到了自己的收获。

        当你想着要输出的时候去输入那效率就是比单单的想着去输入时高。最为明显的例子就是我学习英语的方式,只学不用,硬生生的搞了六年却还是没能掌握这门语言。这效率该有多低啊!可我竟然还一直不自觉,我觉得,在学英语这件事上,我是被自己身边的人教傻的。

        人生何其短暂,做什么事效率是我们不得不考量的因素。无论是学英语还是读书,我们的初衷都是为了涨见识,增进对这个世界真相的了解。过去,古人是因为相对来说没有很好的办法,只好孜孜不倦在书的海洋里探索这个世界。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吗!显而易见,行路即实地观察体验是比读书还要重要增长阅历的方式。而且游历可以吸纳自然界瑰奇壮丽之气与幽深玄渺之趣。在交通日益发达的今天,我们完全可以靠游行经历体验去接触观摩过去只能在书本中看到的世界。如此这般游行收获而来的价值要远远大于从书本中读来的。

行动就是计划在17年底,英语要达到四级水平,用起来英语,尽可能多的利用假期时间去旅行。

      反观自己一直以来在课堂上的学习方式,汉颜!作文课从小到大上了那么多次所学到的东西,竟然还没有我自学一下午对写作的感悟大。这也很容易理解,之前完全是不知不觉的学习,而读这本书则是我后知后觉主动选择的结果,其间的差异可想而知。而这个转变又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付费加入了007,约定要一起写七年,写了100多天后。感觉自己写的还是那么烂,于是想着提高自己的文笔,紧接着自己就从图书馆找来了这本书来读。

        一切都是自然触发的结果,在我心中,这才是真正的学习,你对什么感兴趣啦,自己去查资料搞懂它,在这个过程里你自然会接触到很多相关的知识,所能学到的自然要远比在课堂上老师灌输给你的深刻。拿我读这本书作为例子,我找这本书的初衷是为了提高自己文章的质量,可当我读完了这本书时的收获却远远不止有关写作的,当然作者对我有关写作疑惑的见解也很令我惊叹。还通过作者的文字在文学的殿堂里领略了一番,值得我欣喜的却是我过去苦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例如为什么不把哲学划归到文学中?文学的价值啊之类的?作者在书中都给出了自己的思考,这是不期而遇的惊喜。

行动就是跟作者走,稍后整理出朱光潜先生对于写作的诸多建议,之后仔细研读先生的其他书籍。


      有关做出好文章,作者在书中有一番论述——语言是思想的映射,语言跟着思想情感走,你不肯用俗滥的语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情感,你遇事就会深一层的想,你的文章断然不会落入下乘。可见好作家仅仅有文学的修养是不够的,还需要有逻辑的思想。所以写作是锻炼思考能力、逻辑能力、组织能力的极好方式。不过我也深知习惯力量的深广远非我们所能想象,人生来都有惰性,凡事都想着朝抵抗力小的路径走,沿着习惯去做,总比创新省力。所以说,写作是件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与文章的精炼与吻合,才能写出好文章。当然这是作家必须要有的素养,也是一个业余写作者必须看齐的目标。

   

      写作本来就是为了描述,与人分享你感受。所以写作要做到有话就说,无话不说,说须心口说一的原则。因此你必须要分清自己知解的限度,眼光注视那限度以内的事物,看清楚了,才下笔去写。记得不肯说谎这一个基本原则,每遇到可说的话,就要抓住机会马上去写。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在修改的过程中,也是你打磨自己思考能力,分析能力的时候。韩愈说过,好文章的标准是,唯陈言之除去。这恰恰也是最难的,我们常常以为我们所想到的意思样样都好,尤其是苦心得来的,要把他一笔购销,犹如心头割爱,这是大难事,其实这这是由于思想的懒惰与虚荣心而产生的彻彻底底的幻觉。

        遇到一个题目出来,不肯朝深一层想,只浮光掠影的凑合一些实在是肤浅,陈腐而又自以为新奇的意思,就把他们和盘托出,文章怎么可能好。很多时候都是语言越精炼,越能显现出作者思考的深入。目前在这方面,自己感觉无能为力,文章内容大半是苦思而来,当然苦思自有苦思的收获。

行动是有话说的时候,立刻就去写,做到有话就说,无话不说。将每天的日记记成一件作品。

你可能感兴趣的:(《谈文学》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