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修阶段

分阶段修行的说法还挺有道理的。


何为灵修?灵修与心理学有什么关联?作为一个业余爱好者和读者,我个人的理解为,灵修就是灵魂的净化过程,而心理学所研究的是人的心理活动以及治愈心理疾病的科学,当然,心理咨询也能起到治愈人的心灵作用,然而灵修是自主的、主动的灵魂的解放过程,而心理治疗,尤其是向专业咨询师的咨询是以外界力量为依托来解决内心的冲突从而达到灵魂的净化。灵修更类似于唯心主义心理咨询则更偏向于唯物主义,两者的理论有相似之处,但又各自建立在自己的一套理论和方法之上,一个好的咨询师或者一个致力于发现自我的人如果能够结合这两种方法会达到一个很好的效果。


        灵修根据境界的不同可以分为不同阶段,按照我读过的书籍以及自我理解,我认为灵修可以至少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张德芬。前几年张德芬本人与其出版的书籍《遇见未知的自己》都很火爆,张老师自己出了好几本书又有一个读者众多的公众号,其出版的书籍也几乎个个都是畅销书。我读过她的两本书,并且她也算是我灵修过程中的启蒙老师。张老师的书其实属于灵修初级阶段可以读的书籍,她的书在告诉读者你们都有各类问题,而这个问题无关他人,而是你自己的问题。她的书会让我们思考或者让我们意识到生活确实充满了各种问题,纵然有时候我们意识不到或者意识到了却视而不见。然而,她没有告诉我们究竟该怎么做来摆脱烦恼,虽然她笼统的说只有爱、喜悦与和平能够帮助我们成长并得到幸福,然而究竟怎么做她没有给出答案,她的公众号倒是提出了一些方法,但大多内容都是关于接纳自己方面。


        第二阶段,一行禅师。一行禅师是越南著名和尚,也是诺贝尔和平奖提名者,他写了很多书,这些书通俗易懂,却也耐人寻味,他的书籍是灵修的第二阶段需要拜读的,他相比于张德芬对于读者而言更有利于灵修,因为他的书籍里有一些实用办法,他关于正念的概念就是一个特别好的东西,他还介绍了正念的呼吸和正念的走路,通过修持的办法让我们的心灵卸下负担,他的觉知办法有助于我们时时觉察到我们内心的暴力和冲突,在一行禅师的帮助下我们可以时时擦拭我们的内心,安住在当下,和平的走路和生活。


        第三阶段,克里希那穆提。如果说一行禅师是“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那么克氏就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克氏的书籍是教人认识空性,放下执着,不产生时间感,直至达到冥想状态。在克氏看来灵修没有任何捷径,更没有任何方法,他认为任何遵循方法的灵修都是虚假的,他也认为所有的宗教只是虚幻之物,而“我”是不存在的,所存有的只是一种观察的思想,被观察者既是观察本身。只有放下“我”,放下界分感,我们才能不再感觉到对立和时间,从而真正做到不再有任何烦恼。


        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已经很不容易了,当问题产生时能够正念以对更是难上加难,而放下“我”则难如上青天,我甚至于怀疑现在的高僧大德们是否能够做到放下对于“我”的执着,或许是自己执念太深所以才很难相信有谁能够做到彻底放下吧。

        我执故我在,先从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开始做起。


你可能感兴趣的:(灵修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