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回到人之为人的特性1

你好,欢迎来到《沈祖芸·全球教育报告》,我是沈祖芸。

这是《全球教育报告》的最后一讲,之前你已经了解了可以通过组织、空间、教育者、学习内容、学习方式、教育目标和评价体系这七盏灯的框架来看教育的变化趋势,但是这七盏灯并不是孤立的,还需要找到基本轨道彼此联动,才能真正应对未来世界的挑战。

这个轨道是什么呢?就是回到教育的本质,也就是人之为人的特性。

过去,因为受制于工业时代的需求,教育只有按照学科专业分门别类,才能把人类几千年积累的知识用高度浓缩的方式进行传授。这么做无疑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最广泛的普及。

但是,追求效率的同时,教育目标也在无形中发生了偏离,用同一把标尺去衡量,结果原本不一样的“人”就不见了,都变成了标准化产品,教育离“人之为人”的本质越来越远。

然而今天,在信息化、数字化、全球化的背景下,人类不仅手脚得到释放,连头脑也可以通过搜索引擎、人工智能被外包和延展,更重要的是这些趋势还将以我们无法预知的方式和速度继续塑造明天的世界。

此时,我们必然重新审视教育的本质,只有让每一个不一样的人经过教育成为更好的自己,拥有属于自己的核心素养,具备适应力和持续学习的能力,才是教育应对未来挑战的唯一道路。

这就意味着,教育目标这盏灯要转变为培育核心素养,那为了确保核心素养落地,无论是教育者、学习内容、学习方式,还是学习空间,这四盏灯都要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来展开。而且,组织之灯的支持力量需要凸显出来。当然,评价体系之灯要用成为终身学习者来衡量并贯穿于“人”成长的始终。

让我欣喜的是,2019年,教育七盏灯的运转开始逐渐回到人之为人的特性。

但是这场回归想要应对挑战,有个很关键的点,就是需要七盏灯都围绕着“人之为人”的教育特性联动起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08 回到人之为人的特性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