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思想(一)

老师建议我把以前写的《哲学与思想》通俗一点,接地气。这也是我的希望,就修改原文,不知是否让大家满意?

第一部分:什么是哲学?

    一、哲学的概念

1.词源

出自古希腊,含意是爱智慧,大家注意了,智慧不是哲学,“爱”智慧才是哲学,哲学是行动,是为了有智慧而进行的思想认识活动。

2.中文翻译的由来。

哲,智也。——《尔雅》;哲,知也。——《说文》;

从字义上看,我们祖先和古希腊人是相通的,都是指有智慧的活动,沟通的桥梁是一位伟大的日本人架起的,他就是西周。

1874年,日本启蒙家西周,在《百一新论》中首先用汉文“哲学”来做翻译。在《生性发蕴》中,西周就“哲学”这一译词之产生过程这样说: “哲学原语乃英文(philosophy) ……爱贤者之义……周敦颐之所谓士希贤之意也……指专讲理之学。”直译则为理学、理论,为避误解译作“哲学”,以区别于“东洲之儒学”( 《西周全集》第1卷,第31 页) 。日本学者上山春平认为西周避用“理学”而取“哲学”,“概因其已于朦胧中理解到philosophy 的真正态度是——摒弃一切教条而获得真知”

3.我觉得有必要给大家介绍一下西周,他的思想值得我们学习。

西周是第一个将西方哲学系统地介绍到日本的人,被誉为“日本近代哲学之父”。西周将大量西方社会科学术语翻译成汉字,是中国哲学、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源头,诸如“科学”、“主观”、“客观”、“理性”、“悟性”、“现象”、“实在”、“归纳”、“演绎”、“义务”、“权利”等等哲学、社会学的学术名词,都是西周翻译的。

西周有这么高水平的原因:一方面因为他自幼接受儒学教育,有深厚的儒学造诣。另一方面,1862年,33岁的西周又被德川幕府派遣留学荷兰,学习西方文明。西周兼备了东西方两大文明。

荷兰是第一个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革命成功后发展迅速,是日本接触到的第一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日本派了大批留学生前往荷兰学习西方文明,西周就是其中之一。

研究历史我们可以发现,日本人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不打肿脸充胖子。当我们强大时它派“遣唐使”来学习,当时航海技术不发达,几乎往返途中总有船只遇难,十九次“遣唐使”只有一次来去平安,可以说是冒死学习;当发现西方发达时,日本又马上学习西方的先进文明,最终超越了我们,在近代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伤痛。

1895年《马关议中之伊李问答》记载有伊藤博文和李鸿章的谈话记录,伊藤博文问李鸿章“十年前我在津时,已与中堂谈及;何至今一无变更?”,谈及的就是进行制度改革,并且伊藤还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例如“都察院多不明时务者,使在位难于办事。贵国必须将明于西学、年富力强者,委以重任,拘于成法者,一律撤去,方有转机。”伊藤博文一针见血地指出,都察院都是一些不明时务的庸人,他们在位置上就会使国事难办。中国只有大胆起用学习西方、年富力强的人才,委以重任,将所有旧制度都要撤掉,才有希望。”李鸿章的回答是“我国之事困于习俗,未能如愿以偿。”;“以都察院之制,起自汉时,由来已久,未易裁去。”在李鸿章看来,都察院是汉朝时就建立起来的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不能够轻易裁撤。这种因循守旧、不思改革的思想太可怕了,给我们的教训也太残酷了。

为了我们的民族复兴梦,日本人虚心学习、锐意改革的态度值得我们好好研究。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秉持虚心学习、锐意改革的态度是我想强调的第一个观点。

你可能感兴趣的:(哲学与思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