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期彪悍行动营复盘—李圈圈老师的得与失

李圈圈

2019.1.5凌晨3:39,在行动营正式营完成第一次打卡。当天是礼拜六,上午8:30我要参加一项考试,为了完成在中午12:00之前打卡,凌晨还在看《微习惯》这本书。

已经N多年没有熬过夜的我那天晚上竟然坚持一整夜没合眼,而且在打完卡之后还在继续备考复习。

清晨7:00,在天空刚刚露出鱼肚白的时候,我就出发赶往考场了,整个过程似乎也没有感觉到太明显的倦意,而且很镇定自如地完成了考试。虽然成绩还没出来,但我一直自信满满,觉得应该会过,因为我扎实地感觉到了自己为这次考试所做的努力和付出。

考完试,坐在公交车上就看到了各位老铁的点赞和点评,下面有个“执行力一级棒”的评语,而且下午就收到了“打开先锋”的勋章。当时就感觉自己被点燃了,对这一个月的训练期待满满。但很快,就被现实打脸。

当群里的消息铺天盖地向我扑来时,我选择了忽略,因为要忙着打卡。有时候偶然看一下手机,发现有几百条未读信息时,匆匆去爬个楼,结果却发现自己的书还没看几页。

积攒的未读消息越来越多,错过的活动也越来越多,我开始逃避。开始我还沉浸在读书写作的自我救赎中,以为把文字输出内容做得优秀一样就能脱颖而出。

但是我忽略了自己来到这里的初衷,行动营的目的不是专职教我们读书写作的,而是做自己的主人,时间的主人,可是在行动营的快节奏和大量信息面前,我还是迷失了自己。

我的文字没有一篇获奖,连进步奖都没有。一个月下来,第一天的“先锋个人”是我在行动营收获的第一枚勋章,也是唯一一枚。

行动营刚开始的时候,我还在上班,每天都是趁着空隙时间看书、打卡。晚上回家还要给娃洗澡、陪玩、讲故事、哄睡,每天好像也能完成任务。只是每天觉得时间很赶、很忙碌,总想着放假了就能全身心投入。

但是真正放假了,反而失去了重心,而且特别容易被打断。后面的参与度越来越低,甚至连一场个人分享都没有完成。

2019.1.27晚上7:00,点开今天的“每日一问”,看到零星的几个点赞和评论,内心怅然若失。行动营已经进入尾声了,在这一个月里我开了一个好头,后面却马马虎虎,劲头越来越小,最终成为了这个群里的隐形人。

也曾反思过,用清单管理自己的每日事项,但还是手忙脚乱,根本无暇顾及。说到底,还是自己没有把极致践行落到实处。

而群里面相对活跃的积极分子反而都收获满满。像“大媛、阿初、锦年、沈妈妈、辉哥”等等活跃分子不仅在群里有足够的存在感,还拿奖拿到手软,个人分享以及演讲也都做得绘声绘色。

我想也正是自己平时缺乏参与,没有借鉴参考其他老铁的打卡文章,没有认真学习群里的读写说训练方法,所以自己的文字才一直停留在之前的水平上,没有一点进步。

但不管怎么样,行动营还是深深感染了我。它的设计其实很巧妙,通过输出倒逼输入,帮助我们培养阅读和写作的习惯。再通过群里的个人展示帮助我们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不断地目标梳理帮助找到个人努力的方向。

我在十日读书营的收获:

【1】一本书可以不用全部读完,记住并去践行20%对你有用的,才是有效读书。

【2】不管是写作,还是给日常生活列计划,清单体都是最好的文字呈现。

【3】去教他人是让自己的所学内化的最好形式。

【4】用讯飞+幕布可以在看书时快速列出内容提纲。

我在十二篇打卡文章中的收获:

【1】影响力比财富更重要,如果只想着挣钱,事情往往事与愿违。但如果想着去影响他人,往往会有意外之喜。

【2】时间比金钱更值钱,时间精力投入在什么地方,金钱就在什么地方。

【3】普通人想要逆袭,进入互联网行业同时在某个领域深耕精进,就能快速实现弯道超车。

【4】告别傻瓜式练习,正确地反馈和纠正才能将“刻意练习”这件事做到极致。

我在每日一问中受到的启发:

告别玻璃心,把细腻敏感投入到工作中去。

我在老铁们身上学到的:

极致利他,多想想自己能为他人做付出什么,而不是去问别人有什么。

最后再送给自己一句:知道≠做到,不去做,然并卵。

你可能感兴趣的:(十一期彪悍行动营复盘—李圈圈老师的得与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