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并非万能

图片发自App

一年一度的校运会,全校师生齐欢乐,但也给一些不安分的同学提供了“出手”的机会。昨天下午,二年级的谢老师在学生跑完接力赛回到办公室时发现自己的包被搜了,其它东西都在,独有钱包不翼而飞。打110报案的同时,校安卫办迅速调取摄像头视频锁定“嫌疑人”,很快被指认出是五年级的小吉。

我第一时间联系孩子的老师,让她联系孩子,叫孩子先别把钱包扔了,毕竟里面的证件对于丢失者来说更重要。接着我再找刚休产假的班主任了解情况:小吉,女,11岁。父母离异,外地的母亲在她还不记事的时候离开了她,父亲外出打工,留下她和弟弟给年迈的奶奶抚养,平时从不关心孩子。从一年级开始几乎每年都会犯“盗窃”的事,每一次家校共同教育也只有奶奶会到场。班主任发来了留下的承诺书照片和曾经偷窃的“赃物”的照片。极其有耐心、又有爱心的班主任老师也表示对孩子很失望,无语了。

看到这,我心中了然,教育大概真到了无能为力的地步了。这个时候,我想到了求助。于是,给全国知名班主任肖盛怀老师和资深心理咨询师廖晓玲老师发去微信,说明情况请求帮助。肖老师很快回复了我,他建议:让公安介入,把事情闹大,尽早让孩子接受最严厉的惩罚。听到肖老师这样的建议,我的心里咯噔一声,毕竟我们还是小学,做得更多的是呵护花骨朵发育成长。但肖老师的另一句话使我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他说:“可以说,学校对她一次次的宽容其实是对她一次次的纵容。”听起来,似乎真是这样。

廖晓玲老师的回复很简洁:自尊越高越自律。我立马翻出了考心理咨询师证时的心理学教材,社会心理学章节中的“自尊”,书中这样定义:自尊,指个体是否对自己有积极态度,是否感到自己有许多值得骄傲的地方,是否感到自己是成功的和有价值的。自尊=成功/抱负。影响自尊的因素,第一条:家庭中的亲子关系。看到这,我立即明了,在移送公安机关的后续工作里,树立孩子的自尊感是我最应该做的。

关于移送公安机关,对于小学教育工作者来说,到底还是畏首畏尾的,害怕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害怕由此给孩子的心中种下更加罪恶的种子,害怕孩子因为学校的举动而出现不好的事情……这种时候,“戴着镣铐跳舞”这句话莫名地蹦出了脑袋。跳吧,到底还是要跳的!咨询苏法官,关于盗窃一千元以上该接受怎样的处罚,得到的答案是:触犯刑法,已经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可判拘役或有期徒刑。对于未成年人,不必受刑罚,但可接受行政处理。

再咨询公安朋友,公安朋友的观点:如果公安介入,对孩子的声誉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教育效果会比学校教育更好,前提是监护人必须同时接受教育。听起来,这算是目前来看最好的解决方案。

今早来校,叫来孩子,孩子带来了钱包,但里面少了310元钱,而孩子咬定只拿出了200元。直到丢失者与她当面对质,孩子才说是拿了310元钱。归还之后,我向校长汇报事情的经过和进展,校长要求与孩子面谈。不知校长与她谈了什么,回到办公室后的孩子只低声抽泣,但令我感到意外的是,在抽泣的同时她向我打开了话匣子。关于母亲,关于父亲,关于弟弟,关于堂姐,关于奶奶……我了解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共鸣,这个时候,心理咨询师的“共情”技巧到了该施展的时候。对于母亲这个人,孩子已经没有了任何印象。关于父亲,一年到头从不给孩子打电话,也不给奶奶打电话,孩子连父亲在做什么工作都无从得知。唯一能说出的,是父亲有一次出了车祸,脸被撞肿了。对于小吉来说,她最在乎的,应该是她的弟弟,和弟弟对她的评价。堂姐比她成绩更好,堂姐也常给弟弟买好吃的,所以弟弟当然更喜欢堂姐。而堂姐更听话,成绩更好,又有零花钱,奶奶和弟弟都更喜欢堂姐,这些也成了小吉妒忌堂姐的理由。

对于内心没有方向,不知道如何寻找自身价值的她来说,通过偷窃别人东西的这个途径,她可以为自己带来经济上的享受,可以搏得弟弟暂时的喜爱。在很小的时候,她就已经让自己习惯了这种方式,虽然偶尔也会害怕或自责,但她还是在盗窃这条不归路上越走越远,越陷越深。

在谈话即将结束的最后,她问:“老师,你会告诉我奶奶吗?”

“我暂时只会和你爸爸联系,如果联系不上,我再联系你奶奶。怎么了?”

“奶奶会叫大伯和姑姑打我。”

“每个人都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你在做的时候就该想到,在这点上,我不会帮你。你只能承受这次打的教训。打完之后,来‘阳光课堂’上课,我会帮你。”

打了一天的电话,她爸爸都没接我的电话,或许是逃避,或许是真的联系不上。但是我知道,在这件事上,我们能做的真的不多。教育不是万能的,教育也有无能为力的时候。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育并非万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