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5种穷人思维,你占了几条?

电影《1942》里,张国立饰演的地主在逃荒路上说了一句话:“我知道咋从一个穷人变成财主,不出十年,你大爷我还是东家,那时候咱再回来。”

虽然电影并没有讲到他后来是否东山再起,但往往事实就是如此:经济富裕的人哪怕沦落在街头乞讨, 总能再次登顶;经济拮据之人突然机遇变好,但翻了身的咸鱼依然是咸鱼。

有句经典的话:“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这是典型的马太效应,反映的社会现象就是穷人越来越穷,富人越来越富。

相比于富裕的人,穷人缺少的并不局限于赚钱的渠道,还有开放的思维、独立的判断、独特的价值等。

那么,穷人思维具有哪些特征呢?


①没有独立意识,习惯“赖上”别人。

全世界的便宜,只能自己占了。

他们大都是共生意识,和家人一体,和亲朋好友一体,遇到棘手的事情,总想依靠他人解决。习惯借钱,也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借之前说很快就会还上,借到钱后经常一拖再拖,被催着还钱,又极为反感。

有求于人时,惯于施一些小恩小惠,也许很久都未联系,突然对人热情起来,对方一接招,不一会就谈到了“正事”。若遭到拒绝,又觉得他人翻脸不认人、自私冷酷无情,感叹世态炎凉,甚至会处处说他人的坏话。

有些起色时,在亲人朋友面前,他们反倒喜欢装穷,露富的话,就担心有一堆人过来要钱了。


②愤世嫉俗,各种看不惯。

他们有很多看不惯的人、事、物,每天都把自己弄得很犯堵。就连夫妻相处、亲子相处,也是一番责备的语气。

他们非常挑剔,看人专挑缺点,看事情专看负面,所以他们待人接物关系并不轻松愉快,大多是吵吵闹闹。

就连表达爱、表达关心都是责骂的语气:

给你说了,就是不听。

怎么就那么拗呢?

真烦人,我不管你了,你自己弄吧。

他们的人际氛围通常并不融洽,如果他们相互抱怨,话说不到几句就吵成一团,但是如果他们抱怨的事物一致,又很容易产生共鸣,抱成一团。

③固执己见。

一根筋,习惯用非此即彼的思维看待事物,评价一个人要么好,要么坏,看待一个事情也是从一个极端直接跳到另一个极端,缺少过度地带。

事物具有多面性和复杂性,如果只从正反两面看问题,很容易出现固执己见的行为。

他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很容易故步自封、自欺欺人。凡是符合他们既有观念的,他们往往容易接受,凡是和既有观念冲突的,他们往往一盘子否定,这进一步加剧了他们思维的单一性,使他们更加固执。


④在琐事中永无宁日。

他们很容易在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琐事中挣扎,涉及到自身和家人、亲朋好友的吃喝玩乐、各种人情往来。

任何一些小事,都可能让他们理不清头绪,对于一个无足轻重的问题颠过来倒过去地想,就是想不明白。当其他人在想方设法丰富自己人生体验的时候,他们向上的经历都消耗在了鸡毛蒜皮的事情和动辄不稳定的情绪中。

他们把自己的无能归咎于不能改变的外界和他人,而且越无能的人,越容易怨天尤人,不是怪出身,就是怪机遇少。却不知有一些人不仅比自己出身好,而且比自己更努力。

决定我们贫富差距的不是暂时的际遇,而是我们的“思维”。

出身贫穷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穷惯了,习惯性的一辈子延续着贫穷。

只有那些敢于承认自身不足和局限、发现和挖掘自身优势、咬着牙拼命大踏步向前跑、持之以恒坚持的人,才能踢破贫穷的枷锁,开启人生的阳光大道。

你可能感兴趣的:(这5种穷人思维,你占了几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