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故事是我的

这几天在读《致青年教师》中第二辑中的第一个小标题,在读完这一小节后,心中豁然开朗,于是借此开始我的产假学习之旅,写下那些我自己的故事!

2020年7月5号,石头黄疸住院治疗,我与张老师在医院陪护,那天晚上孩子在照蓝光,我们守在蓝光箱旁说了很多无关家庭的话题:

回忆八年教师生活:学生角色在心中的转变:学生,我的学生,孩子,会心疼会着急的一群孩子。自己角色转变:老师,用家长的角度教育他们,到课下可以像朋友一样聊天,希望他们有一个好的未来。这两种角色的转变让我自己感觉很充实,对得起这份职业,因为有用心去教,孩子们成绩也还可以,这让我感觉付出值得的同时也直接的养成了一种模式型的教学,4年我没有换过自己的教学方式,孩子们的成绩让我一直误以为它是有效的,可是真相不是这样的。

1篇课文:生字1课时,音、形、义,组词;课文2课时,串讲课文,其实就是翻译课文,用直白的语言让孩子们明白课文讲了什么,然后分段,总结中心,几乎每节课都套路。练习1课时,刷题。然后就是不停的考试,用《致青年教师》中的原话是:频繁的考试如磅上称猪,用拼命喂食的方法去增加体重。

后来因为缘分与坚持,在网络上认识了很多很厉害的大咖,他们的圈子带给我很多很多的资源,有一次听了《部编版教材分析》网络讲座。从部编版教材推行以来,我们培训过无数次的课改方案和教材分析,不知道是没有用心听还是培训不够深入,无论培训多少次,依旧照部就搬的按自己的方式进行。部编版教材,语文要素中低年级的字词,从二年级一成不变是我教到了五年级,没有侧重的引导学生自学能力,对于其他的语文要素也没有在相应的年级在课文教学中进行渗透教学,年级越高,就越累,课文内容越来越复杂,要教的知识越来越多,而我的每节课都是满堂灌。满满的一堂课讲完以后非常充实的,因为总认为该讲的都讲了,但是结果总是不容乐观,在练习与测试中发现,孩子们最擅长的仍然只是字词,那种无能为力总是让我产生一种不适合当老师的念头。但是这节课给了我颠覆的认知:突然间发现从部编版教材开始,所有的一切都是错的。开始对自己几年教学的全盘否定,感觉非常的恐怖,三年的时间我到底在干什么?也许就是因为这种灌输式的教学让我开始没有了自信甚至自卑:当学生在一个分数段上不去的时候,感觉自己教不了了,不适合再继续教了,在怀孕后却又开始担心在产假期间学生是否会忘记我,这种种的担心开始让我有了玻璃心,各种矛盾不断,促使着自己充电学习,真怕不学习就真的教不了了。这些心事让人产生一种强烈的自卑感,这种自卑感无处可言。

张老师说,能发现这样的问题,说明你还是清醒的,最起码没有在学校混日子,你要知道自己干什么,教什么,一定要看书,多储备知识并坚持下去,用5年10年的时间去坚持,就像他画画一样,进步很小,但是从来没有放弃过。

2020年7月9日,我的二胎石头满月,这是难熬的一个月,因为总是不断的穿梭在医院与家中,加上今年的新冠疫情,让一切难上加难。

9晚上,在《致青年教师》的第二辑【不要急一章】中有这样几句话:

你当了十年教师,怎么可以把自己的实践贬的一文不值?这种虚无的态度会使你在以后的工作中妄自菲薄,自我矮化教学实践的意义!不要忽略自己的职业作用,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故事都应当是独一无二的,教师的很多工作不过是验证常识,然而那些故事是你的,你的作用可能谁也代替不了。

这几句话开始让我敢于说出自己现在所处的一种状态,敢于面对那个并不优秀,甚至有点不合格的自己,5年的时间,从教书到学习教书,无论我的表现如何的笨拙,那都是我的经历,我的故事,因为笨拙所以付出比他人更多的努力,想来也问心无愧!不管早晚,启程总是对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那故事是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