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说“作女”的事,惹得有女同胞反感。为了平衡一下,这次说说“作男”。
载在史册里的作男不少见。比如韩信。
从秦始皇赢政一统天下,到汉朝建立,这期间短短20年。虽然说“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但有能力争这单大生意的,不过三个人而已——一个英雄,一个无赖,一个凡人。
英雄是项羽。项羽不是凡人,小时侯看见秦始皇出巡,行人们都低头避让,项羽不肯。他叔叔项梁怕他惹事,拉他低头,告诉他男人活着就应该这样(大丈夫生当如此)。项羽不服气,说我能取代那货(彼可取而代之)。这当然是少年轻狂。可如果少年时都没轻狂过,那这个人这辈子也就难能有什么出息了。可项羽失败了,败给了他自己的英雄气概,败给了他自己的贵族血统。我们回观历史,是站在了上帝视角。当时的项羽并不知道,自从秦始皇这个病人获得了成功,我们的整个民族都不能淡定地健康下去了。陈胜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时候,潜台词是:一个精神病都能统一天下,为什么我不能出将如相?
所以,刘邦赢了。刘邦不是什么好人,当然也不是什么坏人。至少在他自己那儿,没有项羽那种是非对错的评判标准。年轻时就游手好闲,甚至骗吃骗喝。他爹也看不起他,总说他不如他哥。后来刘邦当了皇帝,给他爹贺寿时还说:“你原来老说我不如我哥会置办产业,你看我现在置下的产业比我哥哥怎么样啊?”这货打败仗的时候为了逃命,把妻儿老小全都推下车,就为车着能跑得快点。结果一家全都让项羽给逮着了。项羽架上大锅,说你要不投降我就把你爹煮了。这货无耻地回答:当年咱俩拜过把子,我爹就是你爹。你要煮你爹,别忘了分我点吃哈!——这不是无赖是什么?故事的最后,当然是无赖赢了。无赖的胜利这给我们的民族树立了一个榜样:人至贱则无敌。项羽乌江自刎的那一天,标志着我们民族英雄时代的彻底终结。之后的历史,便是刘邦们的辉煌了。有心理学家说这20年是我们这个民族堕落的起点,我觉得很有道理。
还有一个人,从才能上来说,似乎比刘邦和项羽都更有能力成功。这个人叫韩信。
这人是个破落的贵族,成天腰里别把剑架着个贵族范。实际上常常吃不上饭,以至于赖在别人家里混吃混喝,还让人给挤兑出来了。有次走在大街上,让几个混混拦住,说我们看不惯你别把剑装逼,你要么拿剑把我捅了,要么就从我裤裆里钻过去。韩信想了一会,果断钻了裤裆。很多人会把这事当成是怂,有人说这是不屑。究竟是怎样我这里暂不评价,但我想这个事对韩贵族的心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个活在贵族的精神世界里的人,亲身体验了现实世界是如此的不同,在他的内心里一定会产生很多的冲突吧。究竟是要坚守着贵族的骄傲,还是向那些原本他看不起的流氓们靠拢?这形成了韩信一生的核心冲突,直到死,这个冲突都没能解决。甚至,这个冲突直接导致了韩信后来的命运。
内心冲突必然导致行为冲突。韩信先是尝试着保留贵族的骄傲,所以去投了项羽。可大贵族项羽没把这个破落户当回事,这让韩信有个很不好的感觉——他被他的同类抛弃了。于是又去投刘邦,最初刘邦也没看上他。这个时候的韩信心灰意冷:贵族不要我,无赖也不要我。可以想象,破落贵族的身份本就带给韩信归属感上的不确定,这是他的核心情结。两次被怠恰恰就是这种内心冲突的外在表现。究竟是项羽和刘邦怠慢他在前,还是因为他的内心冲突让他在语言行为上勾引别人怠慢他?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说,几乎可以肯定是后者!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如此,别人对待你的方式,一定是你勾引他们这样对待你的。只是多数人对此并不自知,所以会抱怨遇人不淑,抱怨世道不公,其实外面的世界不过是内心世界的投影罢了!
这时韩信的心理治疗师出现了。这人叫萧何,跟刘邦造反之前是沛县的主吏掾,差不多想当于现在的县委组织部长,搞人力资源的。萧何当然不是心理治疗师,但就跟现在的人力资源师一样,这个角色多多少少承担着一些治疗师的功能。只是现代意义上的心理治疗师是为来访者服务的,萧何这样的业余治疗师是为公司服务的,所以他考虑的是公司利益,而不是韩信同学的利益。但不管怎么说,韩信终于遇上了一个能够理解他的人。这几乎就是一个自恋面临崩溃的人抓到了一棵救命稻草。于是,他留在了刘氏猎鹿公司。
留在刘氏公司让他的心灵得到了些许的稳定感,他也努力试图让自己内心的天平向无赖倾斜,以至于后面也做了些挺无赖的事儿。但祖辈血液里贵族那部分人格并不会轻易消失,此时只是被压抑而蛰伏了,骨子里他还是看不起无赖的。所以后来刘邦问他:你看我能带多少兵?韩信回答:就你那能耐,顶多十万。刘邦问那你能带多少兵?答:哼哼,越多越好!
这是无意识的攻击。这是骨子里的傲气。
还有一次更“作”。韩信去攻打齐国,但刘邦做了两手准备,派了人去游说,并且游说成功了,齐国宣布投降,按理说这仗就不必打了。可韩信不理会齐国的投降声明,直接攻下了齐国。这是在干嘛?这是在跟刘邦抢功劳啊!这也是在向刘邦示威啊!这货压根就看不起政治手段,能用拳头解决的,为毛要多说话?
这还不算,攻下了齐国的韩信派人去给刘邦送信,要刘邦封自己做“假齐王”。刘邦看见信都气炸了。这会刘邦被项羽围攻,打得焦头烂额。你这货自作主张攻打齐国也就罢了,这会还不来救我。不来救我也就罢了,还来要挟我。可刘村长是什么人?这个节骨眼上很是拎得清轻重,直接回信说:要做就做真齐王,还做什么假齐王,行了兄弟,现在你就是齐王了,别再提“假齐王”这事了。于是才有了后来的垓下之战,逼得项羽兵败自杀的那场战役。指挥官不是刘邦,是韩信。也只有韩信这个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军事天才能够打败项羽。
韩信手下有个谋士,多次劝韩信造反。当时韩同学也确定有这个实力,如果那时侯真的反了,很可能天下就姓韩了。然而,历史无法假设,发生了的就是唯一的可能。韩信同学的心理冲突导致他不可能造反,但也不可能忠诚!再后来又窝藏造反失败的政治犯,这也是内心冲突的表现。
“我是真的想造反,可造反之后呢?我的内心又该归于何处呢?回到我的贵族祖先那里吗?那太遥远了,遥远到一片模糊。不,那不是我的归宿,我已经被他们抛弃了,否则为什么我自幼贫穷?否则为什么项羽待我如此傲慢?
“我要做村长那样的人吗?不,决不!那是我鄙视的人啊,我不能这样堕落,不能活成我讨厌的那个样子……
“把我从齐王贬到淮阴侯?你以为我在乎这个吗?刘邦,你也太LOW了。我年少时见过比你更下作卑贱的人,我钻过他们的裤裆,你以为我不敢杀了他们?NO!那无所谓,在我的眼里,他们根本算不上是人,只不过是些没有意识的爬虫罢了。这羞辱不到我,钻裤裆羞辱不到我,贬爵位更羞辱不到。这些压根就不是我想要的。
“可我要去哪里呢?当我的才华尽显,当我打败了不败的战神,当我证明了我才是天下第一的军事天才……然后呢?我要去哪里?去哪里?去哪里?”
在这样没日没夜的心灵拷问中,韩信同学走到了人生的尽头。老板娘和人力资源总监请他去长乐宫玩,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韩信死了,死于空心病。他没能像刘邦那样在俗世的尘埃里荣耀,也没能像项羽那样在华贵的精神里永生,更无法像老庄那样找到属于自己的解脱之道。他终究是个凡人。
2000年后的今天,有个叫“互联网”的怪兽创造了很多语言。用它的语言评价韩信只需要一个字——“作”!这是多么简单而又粗暴的评价。然而个中滋味,却与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