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小方法,从小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如今女儿4岁多了,已经上幼儿园了,有了自己的小伙伴,每天有不少时间是跟自己的小伙伴玩的。在与小伙伴的交往过程中,大部分是愉快的,也有出现矛盾的时候。作为父母,当然希望她在与小伙伴的社交活动中得到锻炼,受到欢迎。但对于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我自己却比较迷茫,因为自己本身并不擅长社交。

还好,近期听了康妮老师的课程《如何培养受欢迎的孩子》,里面提到了一些方法感觉很实用。课程主要分享了触发孩子社交主动性和得体社交的三个方法,分别是:通过传球游戏练习一对一的对话;通过赞美游戏寻找别人身上的亮点;通过邀请小伙伴到家里玩,来掌握社交主动权。在此进行简单归纳总结,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方法一:传球游戏


可以两个人玩,也可以几个人玩。彼此相距1-2米,手持一个球(或者一个小物体也行)——充当话题。首先由持球的人提出一个问题,然后把球抛给另一个人,让他回答得尽可能具体、深入,才能把球抛回来或者给下一人。

比如,我跟女儿可以这么玩:

我先提一个问题:“你喜欢看《超级飞侠》吗?”然后我把球扔给她。

如果她只是简单地回答:“喜欢”,那么球就只能停在她手里,不能再传给我。

但是如果她说:“喜欢,因为超级飞侠喜欢帮助别人,是愿望守护者,帮助别人实现愿望。”那么,她就可以把球再传给我。

这个游戏的核心在于,一方提出的问题,另一方的回答必须深入、具体,能给提问者一些新的由头来提出更多的问题,让谈话可以继续下去,球才能来回传递。缺乏内容的对话,或者不着边际的闲聊都不能把球传递下去。所以要注意四个要点:

第一, 孩子卡壳时要慢慢提示启发问题。

第二,你要使用一些话术,不断鼓励孩子把对话进行下去。比如“真棒,我喜欢你的回答。”或者“这真是一个好的开始,这个话题真有意思。”或者“太好了,我们进行了10分钟的传球游戏了,都没停过。”

第三,你可以进一步鼓励孩子开启新的话题。

第四,你要寻找恰当的时机,让孩子明白传球游戏在生活中的意义。比如别人问她,她回答太简单。“球”——也就是话题,停在了她的手中,游戏就没法进行下去了。然后讨论她应该怎么回答,才能把“球”再传出去。


通过这个游戏,可以教给慢热型的内向孩子如何不冷场,外向型孩子如何不夸夸其谈招人烦。

其实,对于我们成年人来说,也可以锻炼我们的沟通交流能力,不至于跟别人聊天时很容易就聊死了或者没话题了。


方法二:赞美游戏


这个游戏可以让孩子学习观察别人,关注别人,主动寻找他人的亮点,分享自己的赞美给他人。

游戏刚开始更适合在家里和家人一起玩,可以在周末大家都有空时,吃过晚饭之后,全家人坐在一起,每个人都要说出挨着你的下一位在这一周内值得表扬的事情。

比如在我家可以从我先开始。我说:“妹妹这周感冒咳嗽,但是能够按时吃药,打针也不哭,表现得很勇敢,顶呱呱!”

妹妹听了很高兴,还不忘告诉爷爷奶奶说自己打针不哭。然后对旁边的姐姐说:“姐姐在家做了很多家务,煮饭、洗菜、摘菜,晾衣服,给你顶呱呱!”

轮到妈妈了,她说:“爸爸煮的菜真好吃,我吃的很撑,顶呱呱。”……

如此反复进行。

其实,每个人天生喜欢被人家真诚的赞美,孩子更喜欢。比如我四岁的女儿,当她做了什么值得表扬的事的时候,总会积极地找机会跟我们汇报,实则等着我们赞美她。所以,孩子会比较乐意玩这个游戏的。

等孩子慢慢熟练之后,除了让孩子关注家庭成员外,还可以让孩子注意观察周围人或者同学的优点。

赞美他人的训练除了让孩子学会关注他人的优势,见贤思齐外,还让他们具备了一个社交优势,就是赢得别人的好感。因为任何人都希望自己被关注,善意地关注他人,就会赢得对方的好感。


我小时候就是比较缺乏这方面的训练,哪怕长大了知道赞美的重要性,也知道了赞美的常用方法,但还是不太善于发现别人可赞美的地方或者表达不得体。毕竟这种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看几本书就能学会的,而是要经过多练习才能够真正融会贯通的。


方法三:邀请其他孩子来自己家玩


通过邀请其他孩子来自己家玩,占据主场优势,因为是在自己家,孩子对环境更熟悉,会更积极、放松,也更能锻炼孩子的社交能力,尤其在一些特殊日子,比如生日,节假日等。

父母可以跟孩子一起提前准备好一些零食,以及要玩的游戏,比如一般男孩子喜欢枪战,搭积木,或者到户外玩球;女孩子喜欢玩过家家,做手工,画画等等。

等到活动结束后,送走了客人,我们再跟孩子做个“采访”,让他讲一讲今天为什么玩得很开心或者不太开心,下一次打算邀请什么样的小伙伴。还可以跟孩子讨论小客人身上有哪些亮点或特长,有什么可以学习的地方。


我小时候(包过到现在)很少邀请朋友来家里玩,那时主要原因是父母不太支持,不喜欢别人来家里玩,家里条件也不太好,从而导致了自己这方面的社交能力得不到应有的锻炼,慢慢变得不喜欢社交以及不懂得社交技巧。

反观我的一个要好的伙伴,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他们的家长也很支持,所以我们都特别喜欢去他家里玩,感觉就像在自己家一样。因此他人缘也比较好,事业方面发展也挺好。不得不说,这跟他父母小时候在社交方面的有意培养有关。


总的来说,不管什么方法,在孩子小的时候,都需要靠父母耐心的引导,用心的陪伴。多跟孩子进行互动、聊天,在聊天中适当地加以启发和引导。

有时候,哪怕是陪孩子一起看动画片,也可以一边动画片一边谈论动画片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渗透一些教育元素,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明白一些道理。那么,陪孩子看动画片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了,或者变成一种教育孩子的方法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三个小方法,从小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