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从来没有看过关于财富类的书籍,主要是觉得相对于我来说“财富”是遥不可及的事情。就算是看报纸偶尔有关于财经方面的内容,我都是顺手翻过去,感觉和“财富无关。”
我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学习的,对看工具类的书,没有一点兴趣。
早起习惯,还是我在笑薇老师办的上期免费读书营开始的,不过不能读书写作,是为家人做早餐(这也算是我来读书营以后的改变吧)。
有同学分享利用碎片时间,我也学到了一些,就在摘菜,切菜准备午餐的时候“听书”。真让我坐下来好好的看书,还有点难度呃。
这次的《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就是在这段时间听完的。原来这本书也不是想的那么无趣。
因为听的入迷,炒菜的时候忘记了放没放盐,胡乱加了些,结果菜苦了。
对这本书有两点比较深刻:
一、认知
钱是挣来的,不是省出来的。哈维.艾克在书里写到:“父母的金钱观,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听到这段话的时候。我想起了儿子小学的时候,他说想买个轮滑鞋,我说“你去借同学的学着滑,家里哪有闲钱给你买那么个玩的东西?”于是儿子一直到现在都不会轮滑。有时候看到有小孩穿着轮滑鞋路过,儿子还会说这个事情。而我,现在听起来觉得特别内疚。
儿子还会回忆起很多关于他问我要钱,我都以“和学习无关”为借口阻拦他。甚至他买衣裤我都是去的地摊,为此给儿子留下了太多的阴影。
现在他上班每月领着万元以上的工资,但是用钱特别扣,不是非用的物品都不买,哪怕是自己的衣物鞋袜都是拣最便宜的买。儿媳妇怎么说他,都改不了。
我没有想到,因为我对钱的认知错误,会让儿子也对钱的认知有缺陷。
没有谁会愿意让自己的孩子穷一辈子,更不愿意看到他工作能自己挣钱了,还是“穷人意识”(对此,我决定让儿子也好好看看这本书,让他从潜意识里改变他的内外世界)。
人生中的一切事物,都有我们的内心所塑造,内心的想法,可以影响和改变我们周围的环境。
二、想法和行动
哈维.艾克在书中写到:有钱人会专注于他们想到的东西上,而穷人专注于他们不要的东西上。
刚生完孩子的时候,想着反正是带娃,我就萌发了想开个私立幼儿园的想法。和老公筹划了差不多半年时间,思来想去总觉得哪里缺点什么。
开始是觉得钱不够,可能会借很多钱;后来觉得教体局没有熟人,恐怕不好办事;然后又想着自己带一个孩子都这么麻烦,真开了幼儿园,带那么多的孩子,万一出事怎么办?
就在我们还在想用什么办法能避免上面这些问题的时候,镇上第一家私立幼儿园开张了。我和老公相互埋怨了一通,只能在心里默默遗憾。
心动不如行动,世上哪有什么问题都解决了才办事的道理?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只顾着想困难,错过了一个成为“有钱人”的机会。
哈维.艾克在《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这本书里》对有钱人的想法和行动做出了总结:
有钱人会专注于他们想要的东西(机会)上面,而穷人更专注于他们不要的东西上,有钱人在一切事情上,都专注于机会,对他们来说处处是机会。
小的想法和小的行动,只会导致贫穷,没有成就感。哈维在书中写到:
实现的程序就是:设定+想法+感觉+行动=结果。
先设定,有了想法,找到感觉,最后的行动才是根本,才能得出最终的结果。
这次的读书营,老师教了一个RIA读书法,以前没有听说过,意思就是先阅读+理解+内化,这是一种致力于把书上的知识拆为己用的读书法。
我把其中一篇读书笔记发了微头条,结果推荐量才6000多。阅读量太少才100多,但是点赞量还可以有20多个。这说明虽然阅读的人少。但是其中有20%的人还是认可的。其中有一条留言说:感谢分享,让我们知道穷人之所以穷,穷在哪里?
这一周,我对自己的执行力还是很满意的。以前从来没有这么专注地做一件事。还认真地做了笔记。每天准备三个本子,一个用来写老师和同学们说的好句子,一个用来做课程笔记,还有一个就是草稿本,听到精彩的句子就赶紧写下来。以备写读书笔记的时候,用作找灵感。
我的底子薄,只能用“烂笔头”,即使这样,也还是赶不上那些优秀的学友。
感到不足的就是,我写不出高大上的名言警句,写不出“某某人说过”,这让我感到憋闷。
“为什么我看过就忘记了?”,“我是不是不适合读书笔记这些高水平的写作变现方式?”
究竟行不行也要尽自己的全力,就算不行,我也努力过了,不留遗憾!
设定,想法,感觉,行动才知结果,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