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枷锁 - 草稿

将爱情比作让世界转动的齿轮,金钱则是那轴上的润滑油。

成长小说。《人性的枷锁》是毛姆的半自传体小说,

理想与现实,到底哪个来得更加实在,更加重要?究竟是要仰着脖颈欣赏暗夜里钉着的明月,还是要低下头颅捡起道旁一枚闪着寒光的六便士银币?

阅读成长小说时,有一则方法可以取用,即试图将自己代入情景,随文中的主人公一同成长,在他生命的每个重要转折点都感其所感,才能更好地体会整个故事所传递的精魂。

菲利浦从奢侈的大手大脚花钱的有疼爱他的父母的家庭,去到刻板节俭得有点吝啬的大伯家生活长大,这个落差很大啊。看菲利普是如何调整自己适应变化,这一变化又对他的未来人生产生怎样的影响呢?又来到了寄宿男校,可怜的菲利普。

在自己心中已经搭起了一个避难所,一个能够远离生活中种种悲戚之事的地方。他在冥冥之中创造了一个完美的幻境,而幻境之外的现实世界则是无尽苦涩与失望的源头。

对各色老师的描写真生动。

是不是每次当你得到了梦寐以求的东西后,都会后悔不迭?——对人心理的描写真一针见血。

对文学有独特的见解,能将自己的一腔热情痛快淋漓地表达出来。他能与作者感同身受,看到其身上的所有闪光点,再滔滔不绝地围绕作者进行评论,其中不乏许多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主人公与老女人的露水情缘,凉薄的男人和女人啊!主人公对此的粉饰。主人公步入学徒生涯,会记学徒只做了一年。着重描写了他在伦敦的孤独。因为身体的残疾和孤独菲利浦不顾一切代价地希望成为别人而不是自己。“在巴黎,好像残疾并算不上什么了不起的。”从出生开始带着的枷锁现在开始慢慢地消失了。情爱的枷锁似乎只是刚刚开始。

去巴黎学画画。安排克朗肖这个人物用意何在?探讨生命的意义吗?“我亲爱的朋友,”克朗肖当时是这样说的,“根本没有什么道德概念!”——原来克朗肖的作用就是帮助菲利普破除道德这一人性的枷锁。克朗肖波斯地毯的梗不知什么意思。

他爱上的不是人,而是爱欲本身。

一名出色的画家必须能画出两样东西——人和人灵魂的诉求。

对享乐的追求是促使人类盲目前行的唯一动力,也正是这种放肆的欲望剥夺了所有快乐。

一个人之所以要画画,是因为他根本控制不了自己。画画是一项人体机能,只有少数人才有的。批评指正对艺术一点作用都没有。人们评判的都是些客观事实,可艺术家从来都不是客观的。

画画是从里到外的艺术——要是能强迫所有人用我们的方式看世界,那我们就称得上是伟大的画家了。

成功既不是腰缠万贯,也不是声名远扬。到底是什么呢?他也没有确定的答案,也许阅尽世间百态或者把自己的潜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就是一种成功吧。

曾几何时,他也曾有着美好的设想和无尽的希望,但挫折和打击却一点点消磨了他的锐气,让生活变得晦暗无光。日复一日的推杯换盏变成了快乐的唯一来源,未来也漆黑一片,没有光亮。——还是将成功定义为腰缠万贯,更加容易。

真正的画家、作家、音乐家的身体里都有那么一股力量,在促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这种力量让人无法抗拒,只得为了艺术奉献出自己的一生。他们臣服于一种无意识的影响,被占据自己身体的本能玩弄得团团打转。生活从他们的指缝中溜走,白白被荒废殆尽。

好不容易发现了自己的平庸,但却为时已晚,这才是最残忍的事啊。

疼爱主人公的伯母去世了,主人公也确认了自己并没有画画的天赋。飞利浦回到了英国,准备开始医学生的生涯。伦敦的医学生生涯,让主人公遇到了第1段刻骨铭心的爱恋,这是一场求之不得的爱恋。母性的诺拉帮助菲利普走出来了,成长了。正当我以为菲利普会从情爱的枷锁里出来的时候米尔德里德回来了,菲利普还爱着她。可怜的菲利普又一次被米尔德里德玩弄了感情。善良的菲利普遇到做皮肉生意的米尔德里德,又帮了她一把,最后这女人求爱不得报复菲利普一番离开了。菲利普投资失败露宿街头后,做起了商场指路员。

“只要不惊动警察,做任何事都要随心所欲。”

在巴黎的那段日子里,最让他视若珍宝的就是精神上的自由。

似乎决定我们行事方式的不是我们的思维方式,而决定我们思维方式的正是我们的为人。

只要了解了一个人,那么关于他哲学体系的所有问题也自然会迎刃而解。菲利普认为想要了解一个人必须通过三种不同联系:他与其所生存世界的联系,他与身边人的联系,以及他与自己的联系。

他在德国待了一年,又在巴黎生活了很久,学习起怀疑论的教义来自然非常从容、得心应手——旅居国外的好处。

他告诉自己力量才是王道。一边是社会——一个遵循着特有规律而自我发展、自我保护的独立有机体;另一边则是个人。凡是对社会有益的行为就被标榜为一种美德;而对社会不利的行为则要贴上罪恶的标签。善与恶无非就是这样来的。罪恶是自由的人们应该摆脱的一种偏见。社会有三把利剑专门用来对付人:法律、舆论和人们心中的道德良知。

他曾经想过爱情的到来必定气势汹汹。一旦坠入情网,整个世界都会春暖花开。他曾经期盼爱情能够带来如痴如醉的幸福,可现在当爱降临,品尝到的却只有灵魂的渴求和痛苦的欲望,这般苦涩是他从不曾想过的。

艺术(他看待自然的角度本身即是一种艺术)能拯救灵魂于水火之中。

口袋空空又想畅游,只好当医生了。——从来没想过做医生有这样的好处。估计外科医生跟内科医生不同,以前的医生跟现在的医生不同。

他想过将来应该怎么做,可不知为何,真等到需要行动了,反而在本能和情感的支配下败下阵来,活像一架由内外两股力量共同作用的机器。理智充其量只是个旁观者,事实鲜血淋漓地暴露在眼皮底下,他却无力干预。

他们确实不是作恶之人,只是斤斤计较、俗不可耐,就连幽默感里都带着肤浅的低级趣味。

活着究竟有什么意义?人生在世,所作所为皆是徒劳

付出与回报如此不相称。年少时的灿烂希冀只落得破灭殆尽的下场。如果生命是一座天平,那么伤痛、顽疾与不幸已经把一端压得倾斜不平。究竟为什么而活?

一句话把人的一辈子概括:生而受难,久难而终。生命没有意义。人活着没有目的。一个人是否降生在这世上,是否还活着或已经死去,这些都是无关紧要的事。生命微不足道,死亡更无足轻重。

似乎人生中最后一重枷锁已经从他身上卸掉,他第一次感受到了彻底的自由。他的卑微成为他的力量,他忽然觉得自己可以和迫害他许久的残酷命运来场勇敢的对峙。如果生命没有意义,这世间也就没有什么残忍可言了。他做过什么、还没有做什么,都已经无所谓了。失败不重要,成功也一文不值。他是这群占据地球表面很小一部分的人里最微小的一个。而他又无所不能,因为他从世间的纷乱混沌中参透了一个秘密:生命毫无意义。

织毯子的人在编织花纹时也许仅仅凭借着一种审美的感觉,并不是出于什么“目的”。人生在世也是如此。或者说,如果一个人不得不相信自己的行为是不由自主的,那么他就可以这样看待生活,视生命为编织地毯上的花纹,既无意义,也无用处,只图一乐罢了。人们以生命中的一举一动、所感所想作为灵感,也许能设计出或规律、或精致、或复杂、或美丽的图案。尽管最终这只是一场幻觉,是妄想自己在这天地之间竟能拥有选择的权利;尽管这只是一出障眼戏法,是现实与幻想交织而成的迷梦,但这些都无关紧要了。

也许衡量生命价值的标准并不在于此。幸福和痛苦都无关紧要。它们就像其他琐碎的细节,一同被设计到生活的图案之中。

生命中的每首插曲都使复杂的图案更加精密,当日子终了那天,我们会因这幅图案的完成而欣慰不已。这将是艺术品,是最最美丽的杰作,因为只有设计者本人知道它的存在,随着他的死去,图案也将散如云烟。

人生既已如此颠簸可怖,知道它没有意义反而使人鼓足勇气、大胆面对。

所有遇到的不幸充其量只是生命中精美的装饰吧。他一遍遍地告诉自己必须笑对人生,不管是忧郁还是喜悦,是快乐还是痛苦,正是它们让生命的图案更加丰富多彩。

一个人之所以还能在世上苟活,只是因为生活本身毫无意义罢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性的枷锁 - 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