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学习计算机的心得1

入这一行已经有3年了,这3年是打基础的3年,马上我们就要面临自己的一个很重要的选择,(保研,出国,考研,工作,创业)。

很多人都说,选择比努力重要。一个适合自己的方向,比什么都重要。在这样一个全民996的时代,虽然说还没有步入工作岗位,但已经能感觉到危机。

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的大火,人工智能的浪潮,人们总是听着这样的新闻,人工智能博士在某公司入职第一年年薪超过200万,某互联网公司平均月薪7.2万,计算机相关本科应届毕业生平均月薪过1万等等。大家浅浅的把互联网公司与高薪画上了等号。最有感触的一点就是,在我入学的那一年,java老师问我们有多少同学是被调剂过来的,年纪一共150人,大约有5个人举起了手,老师笑着说,他九八年入学的时候,绝大多数人包括他都是被调剂过来的,根本没有人愿意来学这样一个专业。2016年的时候,天大的软工在我们那里还是收分很低的专业,而如今已经变成全学校收分最高的专业。不仅如此,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大一的时候,一个研三的学长说他当年,随便复习了两三个月就考上了,而如今,却不得不面临来自各个专业的精英的竞争,听说考研成功的难度已经达到了40:1。像我这样留学党,同样能感受到这种压力,和同gpa的其他专业的同学相比,自己只能选择比较低层次一点的学校。可以说,计算机是在是太火了。


学过经济学的朋友肯定知道,一个行业如果赚钱很多的话,那么在未来同样会被拉到平均线。

目前互联网公司的收入却是高过很多行业,但随着人工智能变现的问题,资本变得理智,慢慢的退出市场,2018被成为了互联网的寒冬。市场上早就已经供大于求了,程序员的工资也在慢慢的被拉低。大一的时候,老师说我们这行不愁找工作,而现在,老师可能再也不敢说这句话了。编码其实门槛并不高,在互联网资源如此丰富的情况之下,只要愿意学习的人,都能通过网络学习到编码技术。网上还充斥着3个月入职BAT,5个月入职人工智能,年入30万等等的培训班广告。网络上的幕课,可以明显的看见,播放量最高的都是计算机知识。多年前,能掌握一门语言就能找到工作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如今,招聘一个实习生都必须掌握3门语言,熟悉各种数据结构,精通网络,操作系统,有项目经历。在其他行业,明确要硕士博士。最让我觉得有意思的是,很多公司招聘的实习生,得要3年工作经历。

如今供大于求的局面,造就了公司完全可以招聘有实力的实习生,用实习生的工资来创造收入,而随着这股计算机的火,这样的人供不应求。最让我感到担忧的,是程序员如何熬过35岁这个槛这个话题。要知道,一线的互联网公司,平均年龄都没有超过30岁,言外之意就是35岁大致意味着事业,这对一个中年人来说,重新来过,意味着什么呢。

我们同学之间流传这一个段子,说是在某公司干到35岁,肯定能保证年薪过百万。然后下一句就是在这样一个高强度的公司,不生病能干35岁的没有几个人。

时代是在进步的,如今很难说有铁饭碗,每一次科技的进步确实会对各行各业造成很大的冲击,会伴随这很多人失业。我不害怕35岁失业,我害怕的是35岁失业我能干什么。在这样一个全民996,甚至247的时代,我们难道不是一台工作机器吗?我有这终身学习的兴趣与决心,但迫于生活成本,高房贷,我们的生命都被工作所填满。在国外,往往能看到50-60岁的程序员,他们都在不紧不慢的工作环境中有一个良好的成长。而在国内,这种环境,真的让人太压抑了。

吐槽完了,还是得要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学习呀,不要想太多了,可以的话,希望能读到博士,呆在学术圈吧。毕竟学计算机真的出于兴趣,不为了钱。同时也希望大家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你可能感兴趣的:(#9 学习计算机的心得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