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是金,但孤独是病。

鲁迅先生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于是乎,人们看到了历史的画册上留下了鲁迅先生的影子。

人们本能的去相信了,沉默是可以让人爆发的,而且能量巨大,但不幸的是总是忽略后半句,灭亡。

通过各种传媒手段,我们认识了梵高、哥白尼、 陈景润等这样孤独的伟人,又加深了我们心中的信念,嗯,沉默真的可以爆发。

愚蠢的是,随着社会发展,沉默被我们大部分人理解成了孤独,于是,标榜孤独的人一波一波的诞生了。(这真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图片来自网络

恕我直言,你所谓的孤独不是孤独,是矫情和寂寞、渴望有人陪伴的综合体。

一个人去超市怎么了?一个人喝咖啡、看电影又怎么了?如果你认为孤独可以使人成长,那就不应该有这样的抱怨。

伟人选择孤独这条路,是因为他们没得选择,没人支持他们的理想、没人理解他们的执着,找不到志同道合的人,因为自己内心的笃定,所以选择孤注一掷,远离那帮有异样眼光的蠢人。

而我们所谓的孤独,是我们主动去抛弃社会,放弃和别人的交流,哪怕别人一直在试图走进你,现在标榜的孤独是病。

如果在一个人发完朋友圈“一个人的生活也挺好的”之后,(这真是一个励志的故事)仍然念念不忘自己的手机,仍然想搞点娱乐性质的东西消遣一下生活。

那抱歉,你真的不是一个人,毕竟,手机能带给人的笑声和吸引力可比朋友强多了,几个人一起聊天的的笑声,可能都没有几个人盯着一部手机的笑声大,不是吗?

终究我们还是羡慕别人的热闹生活,哪怕只是朋友圈里的那种不知真假的充实,仍然让人心向往之。

因为我们的本意不想一个人,只不过是因为学习、工作等环境的改变我们还没来得及适应,在新的地方在还没有找到知心者之前,总是怀念以前,不知不觉忘记了和他人认真的交流,导致最后我们都害怕向别人开口,真诚问上一句:“下班后一起看场电影吧?”

一个人时间长了,连交流都会变得生疏和胆怯,因为会去考虑万一别人拒绝怎么办?所以会想到底问还是不问?最后很可能得出的结论是,我一个人去好了。

我们的孤独是胆怯、是寂寞、是无知。

我们榜样的孤独是无畏、是勇敢、是信念。

所以在搞清楚自己究竟为何一个人之前,我们仍然应该主动和这个世界交流,去享受和别人一起生活的乐趣,不要到最后孤独成性,自怜自艾。

朋友圈里对生活事无巨细的描述背后,是城市生活中的各色各样的人,光鲜亮丽背后的孤独,这些孤独未必能让人成长。

真正能使人成长的孤独是,在大部分人对尘世的喧闹趋之若鹜的时,却有一些人毅然转身走向寂静的人烟小道,只给世人留下模糊的背影。

但实际上,他们没有自甘堕落,放弃交流,而是无视于世俗中的财富,转而去追寻另一种境界的优美——生命的富足和精神的充实。

“人,无法选择自然的故乡,但可以选择心灵的故乡”------卢梭

他们选择并找到了心灵的故乡,而我们这些个凡夫俗子必须要回到生我养我的故土,才能找到些许安宁和充实,更何况于心灵。

不要轻信那些把孤独的好处说的天花乱坠的心灵鸡汤,毕竟伟人是无法模仿的,我们首先的目标是把自己活的像个正常人。

所以,别轻易标榜孤独,以防自己病入膏肓。

你可能感兴趣的:(沉默是金,但孤独是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