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杨宁
来源 易度门
序
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皆因分别执着不能证得。这是法身佛的智慧,这种智慧即法界之心。
第一部空花
(十七)人间真情
第二天,当他们回到A市时已是下午四点钟了。路上,山口铭川说,本来昨天他到她屋中是想告诉她一件事的。他接了一个电话,日本总部发生了一些事,需要他立即回去处理,他要今天先赶回澳门,然后立即回日本。但当他进屋看到她穿着睡衣披着湿漉漉的长发的样子时,就把所有的事都抛到了脑后,只顾盯着她看了……“不过,如果事情处理顺利的话,我半个月后就可返回中国。”在楼下分手时,山口铭川说。他没有吻她,只是静静地盯着她看,似乎有一丝光芒从他心底深处溢出来,充满了柔情蜜意的眼眸。他的眼神中,情、欲、爱、分离的留恋混合缠绵地交织成一往情深的海洋,瞬间将吴爱真深深地淹没其中,吴爱真的眼睛湿润了。她不敢看他,只在下车后,冲车窗向他摆了一下手。在登上楼梯时,她听到了汽车发动离开的声音,瞬间她泪流满面,她不知道自己是喜、是爱、是悲,还是不舍,也许都有……
十五天,她几乎足不出户。她坐在家里整理写作关于心理学方面的书籍。饿了,就煮牛奶,快餐面。有时候累了停下来,她就会想起山口铭川,想起他们在一起时的情景。她的手里常抚摸着一块圆形的玉,玉色白如羊脂,圆润光滑,有一块银元那么大,玉的造型,圆的像十五的月亮,只在月边很精巧地雕着一只金蟾,它灵巧地伏在“月亮”的边缘,使厚厚的玉有了一点灵动。这块玉是山口铭川走时留给她的,并说是他最喜欢的一块玉。玉的表面已经被山口铭川摸得光滑柔润,看到这块玉,吴爱真总会想起他背上的樱花和光洁的皮肤……山口铭川一直未打电话给她,她也没有打给他。她觉得他们之间的一些东西似乎是超越语言的,有一个梦将她与他紧紧相连,任何东西都不能介入,包括一个电话都会惊扰那种梦境。那个梦在她的心中,也在他的,不管他们相隔多远,他们心中做着同一个梦。他的一切,包括他的任何一点味道都停留萦绕在她周围,她每天都能感觉到他,听到他,嗅到触摸到他,他的爱并未离去……她就在这样爱的梦幻中独自生活了十五天。
她也有一次下楼,去信箱拿佛教杂志,她收到了郑美琴的来信。
吴医生:
当我给你回这封信时,我怀着一丝羞愧和忏悔。这几天,我反复看了你写给我的信,听了那张碟,还有你寄来的杂志。最重要的是,丁一鸣找我长长地谈了一次话,他说你找过他,这一切都深深触动了我,让我反省这几年的所作所为,我在问自己,我究竟怎么了?!我究竟干了什么?!曾经我认为丁一鸣非常不理解我,但现在,我却终于明白,我又能了解他多少呢?是我用我的心去揣度他,是我不理解他而已。他以前对我的指责,其实只是他看到了我说的与做的不一样而已。他希望我能弥补这些不足,而我却因此疏远了他,才使他对我越来越失望,使我们的关系几乎到达崩溃的边缘。
在与任情非的交往中,他曾提到过我有强烈的控制欲和占有欲,使他受不了。当时我只认为他是在为逃避责任找借口,但我现在明白了,对自我情感的迷恋必然形成对外在情感的强烈依赖,因依恋而恐惧失去,因怕失去而造成强烈的控制欲和占有欲。而这种占有和控制使任情非逃掉了,没有人能承受得起,因为它是感情的牢笼,是爱的地狱。
而对自我情感的迷恋又来自于绝对的自私和自爱。一个自私自爱的人,在与所有的人相处中,她的情感始终是放在第一位的,任何不尊重她、抛弃她、伤害她情感的人都会变成敌人。这就是我,也是米朗因此而犯的错误。我们在彼此享受报复得到的快感时,我们却失去了一位尊贵的人格应具有的优秀品质,我们都得不偿失。
《论语》中孔子说:君子当“以直报怨,否则何以报德”,这是君子所为。当我看了你的信,我明白了,佛教中的菩萨是“以德报怨,以‘爱’报德。”虽然我现在还理解不了菩萨的这种“大慈大悲之爱”,也做不到佛教中的菩萨所为,但我自认为今生能做一个谦谦君子。
我不会再去找米朗的麻烦了,而且还找他谈了一次话,虽我们的分手不能再做朋友,但我希望在我与他的心中不要留有恨!我现在做到了,在你的智慧与爱心的启发下。吴医生,真诚地谢谢你。
对于与任情非的一段感情,我不知他是否与你在一起。但如果你能见到他,请转告他,我不会再抱怨他的不负责任,也不怪他的离去,对我曾经在那段情感中的表现向他致以歉意。感谢他曾带给我的快乐与满足。人们常说,爱与恨是同时生长的,是人类爱情的一体两面,但我从你那儿却明白了,如果每个人稍微改变一下自己的自私,就会让我们所爱的人沐浴在爱的阳光里,而不是囚禁在“恨”的牢笼里。其实与恨同时生长的爱并不是真爱,是占有、是嫉妒、是控制、是嗔怒,是在用“爱的名义”折磨别人,也在伤害自己……
对佛法所弘扬的道理我还是从你寄来的信和杂志中第一次真正接触到。你谈到的慈悲、博爱的法界之心我虽未曾真正领悟,但我却从你的大度、友爱、洒脱中看到了一位修学佛法之人所体现出的魅力和风采,虽然你一再讲自己只是领略了佛法的一点皮毛。佛法博大精深,佛菩萨的著述浩如烟海,但我愿意去涉足,我愿意让自己的心沉浸入佛法智慧的海洋中,我希望先行一步的你,能在这方面给予我指导和帮助。
曾几时,我自命自己在做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事业,但我自己却并未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吸取养分,去修身、立命,去完善自己的人格。我每天口里讲着要去传播弘扬传统文化,心里却只想着自己的情感和公司的利益。丁一鸣说得对,我只是一位利欲熏心的企业领导人和一介书商,并且虚荣而爱出风头。孟子说:“知耻而后能勇”,我希望“知耻”后的这点改正错误的勇气能给我带来新的生活,新的人格,新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诚然,一个人的生命很重要,情感很重要,但生活却是人与万事万物之间的一种关系。我们生而为人,就注定我们已经处在了一种庞杂的生命关系中。每个人在这其中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着独立的人格与尊严,不管他在我们的道德规范中是好人或坏人,能够坦然地面对,处理好自己的情感得失,处理好自己与每个人的种种关系,和谐地与人与世界万物相处,才是生活的真义。否则,生命只是无源之水。但能做到这种与万事万物和谐相处而又能自得其乐的人,一定是具备了佛教慈悲、博爱的宽广胸怀。因唯有如此,才能“和谐”,唯有如此,才能使自己不以一己的情感得失之欲而失却“道”的平等,“德”的宽容。也才能真正达到修身、立命、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君子宏愿。罗嗦这么一大堆文字,无非就是想抒发一下自己这几天的一点感悟。打扰你了,如蒙不弃,我愿意成为你的朋友,经常得到你的指证。
另:你建议我买的几本佛教书籍,均已购到,我会认真阅读的。
愿你一切如意!
一位非常惭愧又感恩的朋友
郑美琴敬上
XX年XX月XX日
看完信,郑美琴趾高气扬的说话神态,一见如故的热情,狐媚的笑,用纤细的长长的手指夹着烟卷沉思的一幕幕又浮现在吴爱真眼前。但因为她正全身心的处于爱的沉静中,使这一切在她的面前都变得全部可爱起来,都变得那么富有个性,神采飞扬。连她打了米朗都似乎像两个小孩在玩,生气了打架一样,而且米朗头上缠着纱布的狼狈和滑稽,恶狠狠骂人的神态现在让吴爱真回忆起来,都觉得没有什么,只是一个坏小孩的顽皮和恶作剧。在“爱”面前,一切都变得神奇而美好,没有什么不可原谅的错。吴爱真感叹自己心中生起的这种爱意是这么美好!它似乎充满整个房间,充满整个时空,在这种爱意中,没有孤独,没有寂寞,没有失落,没有得失的恐怖,这种爱,可以让人的觉受超越时间、空间,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吴爱真马上给郑美琴回了一个短信,告诉她信收到了,并传达她对她充满爱的问候。郑美琴回信说她正在外地出差,收到她的短信非常开心,她回到A市后再拜访她。看到郑美琴欢快的语言,吴爱真竟想如果这个世界的人们每时每刻都能开心快乐,那这个世界是多么的美好!
在收到郑美琴信的当天晚上,吴爱真还接到了丁一鸣的电话,他说,他现在正在中央党校学习,原来准备再约吴爱真一块去看她师父,但因忙着赶时间,只能等回去了。“那天的感觉真是太神奇了,我都忘记问你怎么回去就一个人走了,准备的红包都忘记给师父。”“没什么,师父不在意这些,我打车回去的。你在北京学习多久?”“大概要半年,但中间如有休息日可以回去。我打过你几次电话,但一直不通,后来与郑美琴说起此事,才知道将你的电话号码记错了,真的很不好意思。”“没什么,知己之间常会发生这种事,因心意相通,电话常会不通。”丁一鸣听了大笑……
十五天过去了,吴爱真仍没有山口铭川的消息,她主动打了一个电话,但山口铭川与慧子的手机全部关机。
她心里稍有点忐忑不安,不过,她想,才不刚过十五天吗?他办事还能算得那么准确吗?只要他们父女都平安健康就好。但如果山口铭川不来呢,从此杳无音信呢?吴爱真转念又马上否决了自己的念头,绝对不可能的事!一定是有什么事,连慧子都无法联系,她心中隐隐生出一丝不安。
于是,她尽量调整着自己的心态,让自己仍处于快乐愉悦的等待之中,并写自己的一部心理学小说。
第十七天时,吴爱真等来了郑美琴。郑美琴从外地出差回来了,带了一大包好吃的来看她,并为她买了一身唐装。嫩粉色的上衣长长的,几乎快到膝,下面是一条黄红色的裤子,穿上像印度女孩。吴爱真穿在身上在客厅来回学模特走了几步,郑美琴高兴地拍着手说,我就知道你穿这款唐装一定好看。吴爱真说她也很喜欢。
当郑美琴在聊天中,知吴爱真这几天一直吃快餐面、牛奶、面包时,马上决定留下来为她做几天饭。虽然吴爱真一再解释自己只是这几天在写作,心思不在做饭上,平时也会自己做得色、香、味俱全的。郑美琴也不理会她说什么,直接挽起袖子下厨房去了。一会儿跑出来,说冰箱里什么都没有,又风风火火地出去采购回一大堆菜来。吴爱真只好随她,仍去写自己的东西。
中午,吴爱真被郑美琴的大嗓门喊出来吃饭时,她惊讶地合不拢嘴。郑美琴简直可与大厨媲美,在短短的时间里,鸡鸭鱼肉一大桌,还煲了可口美味的汤。吴爱真边吃边赞不绝口,说丁一鸣太有福气了,娶了你,能进得厅堂,下得厨房,还做得这么美味。郑美琴听了却笑得很勉强,有点黯然神伤的样子。吴爱真便闭口,不再提丁一鸣了。
吃完饭两个人休息了一会儿,躺在那儿说了一大堆闺房悄悄话。提到丁一鸣时,郑美琴说:“感激不是爱。”吴爱真的心里有些疑惑,也有点为丁一鸣打抱不平,但她忍了忍说:“那你是说你对丁一鸣现在只剩下了感激吗?”
“我不是这个意思,我们毕竟从大学就开始相恋,而且常言说一日夫妻百日恩,我们也是有一定的感情基础的。只是丁一鸣的大度让我很惭愧,我与他在一起时,心中有时会充满负罪感,我的心无法回到最初的激情,无法回到以前平等的爱之中,而更多的是一种愧疚和感激。”
吴爱真笑了:“你真傻。你如果现在还不能从心中完全扫除这些障碍,你才是真的对不住丁一鸣,对不起属于你们的那份爱了。也许在人的一生中,很多人都会犯错误,而你是幸运的,遇到了一位宽容大度,无怨无悔珍惜你们之间情缘的男人。你也应该觉醒了,如果你还留恋着他的话,你现在应该做的是全身心地去爱他,珍惜他,珍惜你们现在仍在一起的每个刹那,不再让任何外缘和内心的这些犹疑、矫情破坏这份爱,这才是你在这份爱中真正的惭愧和感激。从法界的角度讲,我们的每一刹那都在轮回,都是新的生命。你和丁一鸣爱情的每一天每一刹那都是新的,都是第一次相遇,如果这样去想,你也许不仅会找回那份最初的激情和温馨,还有初恋时的神秘和浪漫。”
郑美琴也笑了,笑得有些伤感。“你对爱情理解得这么洒脱、透彻,真让我羡慕,我试着按你的方法去做吧。不过,你能说说你的爱情生活吗?我很好奇。”
吴爱真一时沉默了,停了一会儿她说:“我现在的爱情是等待和奉献,曾经经历过的都很美。”
郑美琴疑惑地说:“我听任情非谈起过你的感情,说你曾有一位恋爱很长时间的男友,后来因你修行而分手了,你与任情非的感情也没有什么结果,我觉得任情非对你还有不理解和抱怨,而你又是这么睿智,对好多问题看得很透彻,你为什么不能跟他们好好谈一谈,是否修道与爱情有冲突?”
吴爱真这次沉默了很久,眼里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泪光。“其实并非全是修道的原因。拥有完美的家庭生活并不影响修大乘菩萨道。但修行人的生活方式在有些时候确实与常情有些冲突,比如人生观、价值观的取向,还有走实证路线的修行人,在修证的某一阶段,确实也需要短时间离情去欲的闭关修证,这些事在世俗人眼中也许都是离经叛道之事。因为修行需要很长时间,有时也许一生追求都无法得到。众生是着相的,他们即使开始对你的选择还能理解,但如果久久看不到你成功的光环,他们就开始怀疑、揣度、诽谤你的所为了。更何况,修行人未成道之前,自己身上还有未脱俗的习气和欲望,很易使别人对你的所有修道行为产生误解,不理解是正常的。即使独身修行也并不容易,这个世界情缘随处可以碰到,即使有戒律的束缚,对‘情缘’深厚的众生还是很难抵抗那种身心的诱惑,对大乘行者更是如此。上上根器之人可以‘出污泥而不染’,但对一般的修行者,可能一碰到这种‘业缘’,恐怕只剩一颗向道之心了。
至于我的感情经历,即使我不修行,我想这些情况也可能会发生。只不过‘情缘’成熟的对象可能会不同。人与人之间的爱情不是心里有奉献就可以甜蜜而长久的。大家都易被这个世界的种种色相诱惑,也不能否认我们在一起时的情感不真实,大家也都在爱着对方,但却是那么易变。也许很少有人真正清楚自己每个时刻应该拥有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而更多的是时刻想着还能拥有什么,是否能拥有更多。我有时也迷失。但佛教中有些乘愿再来的大乘菩萨,他们的愿力决定了他们一生只能将成道放在第一位,只能为利益三界众生而活着,他们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这个愿力更快达成。为了众生的利益,有时会无法兼顾到个人、家庭的情感得失。师父曾与我谈起过这些,我自己在禅定中也观过自己的宿缘,但即使曾有多大的愿力,我现在始终还是一个人,是应该尽人道的义务和责任,照顾到别人情感的觉受的。但因为师父给我的任务和要求,需要我去亲身尝试种种不同的成就法门,而一般的修行者只选取其中一种法门就可以了。故我在修证中能留给自己个人的时间、空间更少。我曾为自己无法尽的孝心和情感深深地愧疚,我唯一能做的,是将修行的功德回向给所有爱我,给予我帮助的人们,也回向给仍在六道轮回中的众生。” 郑美琴坐在床边,边听她说话边静静望着半躺着的吴爱真,看着她慈和平静的脸,看着她眼眸中闪现出的一丝忧伤,她忽然心里觉得有所触动。
“吴医生,说实话,我曾经听任情非谈到你时,有一些嫉妒和误解。我认为你修道有什么好,照样在情感上还不是与世俗的女人一样,起起落落,优柔寡断。但我与你交流后,却又觉你的心胸是那么豁达,是那么富有爱心和智慧的一个人。你这样的人不应该把自己的感情生活弄得一团糟,你是应该有力量把握自己的情感航向,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磊落果断,是非分明的。但现在我明白了,你与我真的不同,也许我们都在情感上有过失落,有过挫折,但你是因为利益一切众生的愿力,而我是为了一己私欲的满足。所以在情感的得失中,你会不断地净化、完善、提升自己,而我这种为了一己私欲的情感只能是让自己变得放纵,堕落和迷失。这就是我觉得你愈来愈智慧,愈来愈平和,而我却愈来愈狭隘,愈来愈自私。”
“我没有你讲得那么好,但你说对了一点,即生生世世的愿力对成道很重要。佛法讲有什么样的因会结什么样的果。但未成道之前,即使是为了愿力去做事,也会时时有习气欲望流露出来。也不能说有愿力,就不会堕落,我也常时时反省,自己所作所为像不像一个修行人。”说到这儿,吴爱真停了下来,转而笑着说,“你也不要太谦虚了,你的睿智、热情和爱心也是我一直欣赏的,而且你又那么有才,琴棋书画样样能行。”
听到吴爱真的夸奖,郑美琴开心地笑了……
下午,吴爱真继续写作,郑美琴在书房学打坐。但未坐十分钟就起来找了一本书看,说脚发麻了。吴爱真笑她没有一点毅力,刚开始打坐要学会忍耐,要坚持。郑美琴说她的心里很烦,静不下来,跑到客厅抽了一支烟才又坐下来。她随手翻吴爱真写的书稿,有一段话吸引住了她。
有一在家弟子问一位禅师:“师父,什么是爱情?”禅师:“爱是奉献和宽容,情是尊重、体谅和信任,这一切加在一起就是爱情了。”又有一次,一位在家女弟子问禅师同样的问题:“师父,什么是爱情?”禅师:“对你来说,爱情是忍耐加发现别人身上美的东西并认可它、欣赏它、赞叹它。”女弟子:“如果我发现不了他身上美的东西,也忍耐不了呢?那是否爱情就结束了呢?”禅师:“非矣!这正好可以旁观你自己的痛苦和烦恼不安是怎样的无常,然后再忏悔自己是小人,因君子总是能从别人那里发现美的,只有小人不能……
“喂,哪有这样的禅师,这样的禅师是不是你小说中编出来的?有一次,我在寺院里见到一位据说成就很高的女尼,我问了她几个感情方面的问题。女尼说:‘一切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我能观空别人的,但观不空自己的。到了你这,又说要慈悲、博爱,不能将别人的情感草率置之,要平等、要尊重、要宽容等等,我连别人的情感也观不空了。”听了她连珠炮一样的话。吴爱真笑着说:“你压根就从未观空别人也未观空自己。如果真观空了,对每个人一定都会平等地对待。你一直率性而为,喜欢的两个都不空,不喜欢的懒得理他,当然可以轻易把他置于梦幻泡影般的位置上,这不是观空,这是自私。你错误地理解了《金刚经》的这句话。我送你一本《金刚经》,每天读一遍,慢慢领会吧。”
“你小说中的禅师是不是你师父,我听丁一鸣提起过。”
“不是。虽师父未回答过关于爱情方面的问题,但我师父也是一位能随机施教的人,我从他那受益匪浅。”
记得有三个人问过师父同一个问题:第一个人非常傲慢,他自认为自己对佛法经、律、论三藏已经研究得有一定造诣。他问师父:“师父,佛是什么?”
师父闻言沉默而坐,未发一言。他在静候中忽然有所悟,叩头而去。
第二个人心中恍惚,问:“师父,什么是佛?”
师父:“放下现在你心中所想的即是。”
第三个人心存很强的嗔恨心,问:“师父,什么是佛?”
师父:“佛是宽容。”
“禅师所有的回答都是要破学者内心深处最执着的那一点的。我的师父能根据你的根基及你当时问话的状态对机而答。而且即使他不发一言,他的沉静与寂定却像是道尽了法界的一切言语文字,道尽了一切法,使有缘弟子从他的静默中了悟“空有不二”的道理或得到不可思议的加持,他有那样的证量。
但有的禅师是口头禅,即使巧言善辩,也终不能让弟子真正得到多少。”
吴爱真在回忆师父所说,师父的音容笑貌历历在目,每次回忆起来,不知为什么,吴爱真都有种想哭的感觉。现在师父闭关了,那是在山口铭川说想见师父时,她给师父打电话才知道的。接电话的是一位出家弟子,是给师父护关的,说师父已闭关不再见任何弟子和客人。吴爱真推算他进关的时间,恰恰就是在她与丁一鸣去拜访后的第二天,但师父在第一天却没有对她提起过一点消息。她倒不是怪师父,只是觉师父忽然闭关是不是有什么事要发生,她心里想起来也是隐隐感到不安。
郑美琴听到师父闭关的消息很遗憾,她说她多么想尽快见到这位老师父。吴爱真发现郑美琴对佛法很多观点一点就透,领悟力非常快,而且马上就能与现实结合起来提出自己的主见。吴爱真想现代众生见多识广,学佛法在领悟方面并不比当年印度佛陀在世时的弟子差,但却无法证果,大概重要的是只说不行,当时佛陀的弟子们都是听佛说后马上信受奉行的。
郑美琴说不愿照着做是自己心中还并未把佛法当成最重要的事,或自己心中最想要的东西;其二是未从修证佛法中看到利益。郑美琴说佛要给众生造一些玩具出来,让众生觉得佛法里面很好玩。众生的心智未成熟之前,永远不会知道自己心中真正想要什么,每一个阶段都不一样,刹那刹那都在变……希望佛菩萨们多做些玩具,像她这种见利忘义,贪吃贪玩又眼光敏锐的人,一定会捷足先登的……
两个人几乎除了吃饭、睡觉,就在聊天,只偶然有很少的时间吴爱真写东西,郑美琴打坐。
郑美琴提到她现在公司倡导的儿童经典诵读工程,说起来,便眉飞色舞,无法压抑自己的喜悦和激动。她说看到从那些十几岁的孩子口中朗朗上口地背出《论语》、《三字经》、《弟子规》,用英文背诵出《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独立宣言》等时,她有时会激动得热泪盈眶。孩子们的记忆力超乎她的想象,他们现在还不懂这些经文的意思,但这些圣人与名家之言已注入了他们的脑海中,总有一天,它们会随着孩子们的成长渗入到他们的灵魂深处,与他们每一个起心动念水乳交融,他们虽无缘再见圣人面,但他们的心将与圣人相应,他们的言行将步圣人的道德规范。她从孩子们流利的背诵中,彬彬有礼的举止中,儒雅的行为中似乎寻到了中国的根,看到了祖国的未来。她正在几个城市做试点,她希望有一天,这些教材选编的内容和教育孩子成长的规划模式能列入到国家教材,进入正规的学校中,让中国的每一位孩子,包括世界上的孩子都受益,让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接轨。她说,已经十年了,很多人投入到了这个事业中,她走得很难,众说纷纭,但她坚持走了下来。孩子们毕竟生活在新时代,传统文化中儒家礼教一些守旧不合时宜的东西,孩子们自然随着自己智慧的增长和领悟而有不同的理解扬弃,但更多好的东西我们却不能丢掉,要继承发扬下来,老子返璞归真的无为,孔子修身立命的君子之道,孟子诙谐幽默、鼓盆而歌的生活态度,都会给现代身心无法放松的人们无限启迪,让他们从经典、从文字中去领略圣人们的风采,去思考同样为人,我们应该拥有怎样的生活态度,我们的生命应怎样度过。
郑美琴沉浸在这些言谈中时,吴爱真看到她的眼睛闪闪发光,充满希冀,充满智慧。她的脸上挂着柔和的光和笑意,而且她的整个身心似乎罩在一种超凡脱俗的神韵中,让人情不自禁地受其感染,情不自禁地愿意接受她的观点,与平时沉溺于情欲之中的郑美琴简直判若两人。小沙弥曾对她迷恋,也大概是看到了她这最美好的一面。人为什么不能让这最美的一面时时刻刻在身心闪光呢?!吴爱真在想郑美琴也在反思自己。郑美琴此时身上所焕发出的神采正是来自于她不再只想着自己,而是想着成千上万的孩子,想着天下每个人的快乐和幸福。人如果不再活着只为自己的利益得失,情感的恩恩怨怨去算计,而能以利益他人、利益万物的角度去思考,即使她不做,只是这样想一想,她也会自然焕发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神韵。那是一种平等的,来自于慈悲、博爱的神韵,得到它并不难,就在自己的每一个起心动念间,每个人即使是多么微不足道的人,都具备这种能力,都可以让自己瞬间焕发出这样的神采。只要你在瞬间放下自私的念头,去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想,去宽容,去尊重,去无私地爱,别人都可以从你身上见到这种非凡的、不同一般的神韵。它是圣人们具有的,是菩萨们具有的,也是每一位凡夫众生具有的。
吴爱真终于接到了山口铭川的电话,说他无法返回中国,现在他的处境很危险,事情非常棘手复杂,他不便与她多联络,也无法确定再见面的时间。他说很想念她,让她保重。吴爱真什么也未说出来,山口铭川就匆匆挂了电话。吴爱真一连几天脑子里常出现电视中黑道火拼的场面,还有可能暗杀什么人失败了,山口铭川正被追杀。她只是时刻感受到山口铭川潜伏在内心深处的冷酷和残忍。但她未真正见到他在行为中把它表现出来,反而在她面前表现出了他沉着、冷静、智慧与富有爱心的一面。不管他是什么党的头目,现在在吴爱真心中,只有柔柔的爱意与牵挂。她常静静地想,也许在某些人眼中,他真是个十恶不赦的人间魔王,如果她发现了他做的恶行与劣迹,她会大义灭亲吗?也许,他在她面前永远都会掩饰得很好,不以另一面示现,永远让她抓不到他任何恶的把柄,他在日本,水长路远,她可能永远无法了解他在日本的所作所为。他闲暇时来中国,匆匆与她相会,等待他们的未来会是什么呢?常说“道不同不相为谋”,她与他是截然两条道上的人。在行为上、在意识层面,他们的追求、观点似乎截然相反,但他们却和谐地相处在了一起,是因为里面有爱。吴爱真想到这叹了一口气,这种爱又能维持多久。爱是无常的,但也许人的宽容,人的理解,人的无私可以让这种爱刹那重新点燃。她想到了丁一鸣对郑美琴的宽容,想到了郑美琴内心生起的惭愧和感恩,这些都是重新点燃爱的火种。而滥情或轻易就移情别恋的人才恰恰是熄灭了自己爱的火种。也许他们在另一个人的身上重新燃起了爱欲,但如果不懂得宽容、惭愧、感恩,不具备做人的美好品质,对任何人的爱都会是无源之水,有一天都会枯竭的。没有爱的人将是痛苦而冷漠的,没有爱的生活会让人似处于漫漫长夜中孤独而恐惧。但爱来自于人类所有美好的品质中,只有我们自己拥有这种品质,我们才永不会失去爱。一个人选择怎样的生活无可厚非。但用怎样的态度去面对你的选择却是需要学习的,需要从你所信仰的宗教,所接触过的每一位朋友、书籍,生活中不断探求、思考、反省,这样你的生命在不同的阶段才会活得精彩。
郑美琴走后,吴爱真一个人想了很多。从丁一鸣和郑美琴身上忽然对爱情有了新的领悟,她不会再为爱情失落,她不会再认为这个世界没有持久的真爱。当然,这种身心的领悟也应该感谢山口铭川,是他以一种恶的形象、爱的心让她从心中破除了她对“善”的执着,她决定回老家去探望父母。她觉得,一个人一旦对爱不再有疑惑,对爱不再有时间和空间的阻碍,她就不再孤独,不再寂寞,她就不再有什么牵挂担忧了。那一刻,她不再为山口铭川担心了,她坚定地认为,爱会带给他好运的。
(未完待续)
内容简介
《法界之心》是一本以“佛法修证”为题材的小说。小说的作者在修证佛法的路上已探索了十多年,她对佛法中大乘、小乘、密乘的一些实修实证后的见地,像一粒粒闪光的珍珠一样,用小说的故事情节将其串了起来。而且文中还涉猎到了作者对基督教、道教等领域的探索,并提出了自己的独特知见。
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吴爱真,被塑造成一位佛教中“乘愿再来”的菩萨。她是追求佛法智慧的大乘行者,肩负着弘扬佛法的使命和师父的重托。同时,她也是一位平凡普通、柔情善感的女子。在滚滚红尘,曾与无数世俗的女子一样,苛求一份纯净、圣洁、不变的爱,内心潜伏着强烈的对生命完美的追求。但当她未尽的习气、欲望、所追求的一切互相冲突时,她是怎样面对,怎样调整自己的生命状态,又怎样从情感的起落得失中去反省和体悟佛法“空有不二”的真谛。最终,她又对生命达到了怎样的认知,让她的修证与红尘生活相契相融。
想每一位能暂时放下浮躁之心,用平和、宁静的心态读完小说的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和收获。愿这本书与每一位读者,每一位愿意走入佛门或已经在佛法修证路上的朋友结出善缘。
作者简介
二十年前,年轻、好奇、充满生活激情的她为了探寻“生命的奥秘”踏上了修证佛法之路。不断的禅修、闭关、朝山,一路走下来,遇到数不清的善缘相助和令人难以置信的奇遇,同时,也经历了种种因“我执”带来的坎坷磨难,生命曾一度徘徊在死亡的边缘……
作者杨宁
如今,所有能提起的往事都已融化在她“自以为折腾”的笑声里……有人问她:“在您的修行历程中,最值得与大家分享的心得是什么?”她说:“在修行路上,最有力的武器是慈悲。每一次当我濒临绝境时,都是慈悲心的瞬间流露拯救了我。整个法界中,慈悲无敌……”
杨宁现居于广东珠海,成立珠海玛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弘扬,并以网络的形式重点介绍释迦牟尼佛的智慧,建立佛法实修网站:易度门 。她认为,“佛法”是人类有记载的文明中,对“生命的奥秘和意义”诠释的最圆满最透彻的智慧。她希望借助网络,能与所有人分享她二十多年从中受益的点点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