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七个月的婴儿 正在探索世界”

                                                           一 

七个月的笑山在客厅的垫子上开始爬行了。

开始从俯卧撑一样,手带动胳膊支撑起来身体,脚丫立起来,身体往前一点点挪动,再到越来越熟练地爬行。

我买的垫子大概在2米x2米,这个长宽度慢慢不足以他施展的空间。

小婴儿这种好奇探索一切的热情,非常鼓舞。

我在录制音频课时,听到客厅里,奶奶训练笑山爬行,“往这边爬,对,很好,加油。”

然后笑山可能就爬出去垫子边界了“赶紧回来,不然挨打了。”没两分钟,又听到几遍“很好,或者“回来,不然打你了。”

实际上,奶奶非常爱孩子,也不会轻易打孩子,只是挂在嘴边用来“警告”的。

她只是把“打”这个字经常挂在嘴边,认为这是有效的改变孩子不良行为的方法。

听着,突然想到熟悉的巴普洛夫训狗的实验。

反馈、刺激、正向奖励,负向惩罚,行为主义的经典条件反射实验,用在教育当中,也很多年了。

孩子可能还理解不到奶奶的爱,只是听到这样的信号,“如果我不听话,就会有被打的威胁。”

有一篇文章里分享过,行为主义进入中国校园,非常流行。笑山奶奶也是资深的教育工作者,好的行为给高度表扬,不好的行为给惩戒,在小婴儿身上开始训练。

这种训练的好处是,简单、高效。

风险在于,孩子和动物的区别,孩子是有情感的、是需要在有充分安全感的环境中成长的。

                                                              二

小婴儿爬到垫子外面,不是故意的,是在探索自己的能力。

他还无法表达感受,如果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可能说:

“我是一个七个月大的小婴儿。

当我在奋力爬行时,我可以感受我的力量;

当我爬到了垫子的外面,大人可能会觉得地板不干净,所以希望我回到干净的垫子上;

这时候,我听到“不回来就挨打”;

我是个小婴儿,不是故意做错一些事情;

即使在有在大人认为的“不良行为”时,我也只是在尝试和探索;

一次次地“打”的信号,可能不是真心要打我,也只是吓唬我,让我听话。

在我的脑海中,有可能会形成条件反射,害怕被打,害怕权威;

当然我也可能会非常大胆,不害怕这些威胁,我行我素;

我还是个小婴儿,谁知道我会是什么脾气和性格呢?

当我长到两三岁,我可能也会做“错”一些事情,或者因为大脑控制情绪的部分发育还不完善,会发小脾气;

了解了这些常识,是因为“适龄”而做出的下意识反应;

大人就有了常识,也不会因此而生气、而要“打我”来解决问题;

我知道你也只是吓唬我,不会真正地“打”我;

但这种方式,如果为温和坚定地指令,我可能会少了很多恐惧。

我是不会被溺爱的,因为我可以接受你温和坚定地指令;

也愿意在恢复脾气后,和你讨论该如何改进;

有你们的爱的陪伴,就足够了。

我是如此地可爱,也是如此地爱你们。”

笑山奶奶之前非常信奉李玫瑾教授的言论,认为孩子不能骄纵,要有奖惩的边界,所以也是她提出“打”的理论基础。

研究了李教授的理论后,发现她是研究犯罪心理的,提出的观点是父母需要对孩子的人格品格严要求,不能纵容孩子的恶习,以免犯罪而骄纵不知。

                                                       三

理论没有问题,只是一些家长的理解出了问题。

以为要对孩子日常的行为,只要“犯错”,严厉指正,潜在风险是让有的孩子畏惧错误,害怕失败,恐惧被家长恶狠批评。当然孩子的性格特点不同,反应不同,这也是一种风险的可能性。

从人格发展阶段来看,尤其是对于2-5岁的幼儿,如果简单粗暴地制止、呵斥,容易让幼儿产生畏惧心,甚至有的产生了强迫症的行为。

从两个维度来看,我们家庭的实际情况。

第一维度,品德要求。比如笑笑在公交车三岁就懂给别人让座。耳濡目染的家风,品德没问题。

第二个维度则是平时的“不良行为”。

比如三岁叛逆期扔馒头、“撒泼”。“撒泼”这个词之所以打引号,因为这个词也是从成人视角来理解的。

从大脑和心理发育来看,是这个年龄正常的一些行为,需要在孩子恢复情绪后,给予理智疏导,孩子就可以听得进去。

这些行为,和李玫瑾教授讲述的品德严格是两个概念。

树立规则,是在平心静气的场合下,通过引导,启发,可以实现的。

“打”是最快速奏效的,可惜只是从行为改变来孩子,从心理上并未学习到怎么更好地面对错误,和处理情绪,容易产生几种反应:1. 因为恐惧权威和疼痛而顺从;二.产生更大的逆反、或者偷偷摸摸行为。3. 自我放弃。

先疏导情绪,再解决问题,孩子就可以接收,感受到家长的信任、关爱,也在养成自我思考的习惯。

笑山奶奶疑问,为什么之前的孩子都是这么教育,没什么问题,挨打也没事儿,现在怎么注重这么多,包括语言?

我借用陈默老师的观点解释到,这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从人的需求层次来说,80年代以前,我们国家还需要粮票供给,衣物还普遍匮乏,大家能有吃穿就不错,对物质层面的需要是第一位的;而90后这一代崛起之后,93年国家取消粮票政策,也意味着衣食无忧的时代到来了。人们对于“被尊重”“平等对话”“自我价值”都有了更深入的诉求。

很多家长也在和孩子的沟通中遇到很多问题,当家长放下高高在上的身段,去理解孩子,孩子也和家长的关系更加紧密了。

笑山奶奶是非常智慧的,当我和她交流以后,她也果断地调整了语言和方式。这是非常难得的。

家庭当中平等、开放的交流氛围下,我经常会听笑山爷爷奶奶对我的指导,有时候我的想法也很坦诚地和她们交流。

笑山奶奶说,听到我和笑山爷爷对话,就像说相声,让她的心情更加愉快。这对我来说,是非常大的幸福感。

对于孩子来说,愉快的和谐的温馨的家庭氛围,永远是最重要的。

----------------------------------------

作者:Melody曾婷,俩娃妈,思维教练,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传播学硕士;致力于女性的心智成长。

微信公号“女性成长思维”。三次在TedX平台发表思维主题演讲。

思维类文章发布于2000+在线平台; 一对一助力200+ 女性客户思维蜕变。

教练微信:37035772。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是七个月的婴儿 正在探索世界”)